...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二夏商周时期早...
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命题点1 文字演变
1.[传统文化](2020·安徽)下图是汉字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B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命题点2 百家争鸣
2.(2021·安徽)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D  )
A中国历史知识.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3.(2019·安徽)以,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2018·安徽)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D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1.夏朝后期,牙璋(礼仪玉器之一)向周围辐射,东达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西至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北抵黄河中游的河套地区、南到华南地区甚至越南北部都有出土。这反映了当时(  A  )
A.中原文化的传播   
B.长途交通的发达
C.玉雕技术的发展   
D.统治中心的转移
2.[跨学科·地理](2022·北京)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见下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C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3.[时空观念](2022·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对应朝代的是(  A  )
A.司母戊鼎的铸造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郡县制度的确立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4.(2022·福建)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B  )
甲骨文
现代汉字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5.(2022·湖北孝感)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下图)。在《战国策·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  C  )
A.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水利灌溉技术成熟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6.(2022·宣城模拟)下表为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由此推知,这些战争(  D  )
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部分)
国名
姓氏
原所在地(今地名)
迁徙地(今地名)
湖北宜城西
湖北枝江、湖南汨罗及江苏六合程桥
卢戎
湖北南漳东北
湖南泸溪平江南、四川卢城
安徽萧县西北
浙江萧山、江西江青西、湖南潇水一带
A.使楚国率先成为霸主   
B.彻底摧毁了周王室权威
C.全部发生在南方地区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7.[历史解释]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C  )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奴隶制开始瓦解
C.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D.生产力快速发展
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D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开荒扩大耕地的面积
C.以集体取代个体耕作
D.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
9.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一时期的中国(  C  )
A.儒学占据统治地位
B.佛教与道教在民间盛行
C.各种思想交错碰撞
D.思想领域实现高度统一
10.夏商周是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商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改正:商朝改为夏朝
  ×  】(2)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改正: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  】(3)中国历史上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春秋时期。
改正:春秋时期改为战国时期
  √  】(4)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改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大放异彩的学术思想,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诸子学说的不少主张成为后世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
或理论形式。中国古代社会虽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国文化从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
——摘编自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
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局面的名称。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大放异彩为哪一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4分)
局面:百家争鸣。(2分)地主阶级。(2分)
(2)中国传统文化从未中断,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案一:同意;理由: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本、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的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发展为仁政,董仲舒则进一步充
实并发展了儒学理论。儒学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且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发展的。(6分)
答案二:不同意;理由: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阶段性特点,如秦朝的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明清时代的八股取士和等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未能延续。(6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