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咏物抒怀
一 海 燕
积累运用
1.juǎn cuàn chún qiè yín yá fěi háo yán
2.(1)抱 甩 摔 (2)穿、掠
3.(1)指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2)大声叫。 (3)胆小畏缩。
4.(1)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 胜利的信心
(2)①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5.苏联 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6.(1)表示语意的转折。(2)表示解释说明。
(3)表示声音的延长。(4)表示递进。
7.示例:蜡烛就如同我们辛勤的园丁,燃烧了自己,却将光和热留给了别人;春雨就如同无数的默默奉献的人,投入了大地的怀抱,滋润了大地,却牺牲了自己等等。
整体感知
1.散文诗 散文 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景象, 战斗英姿 , 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者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2.强 弱 消灭 弱 强 胜利
3.“闪电”“高傲”“飞翔”“大笑”“号叫”这些词表明了海燕的矫健、勇敢和乐观的特点。
重点品析
1.(1)比喻和拟人。这一句从形、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2)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3)拟人。“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4)比喻、拟人、反复。
“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2.描写大海的景象,可以烘托出海燕的斗争精神。
3.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4.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众的力量。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势力。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
5.(1)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2)“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黑的闪电” “高傲地飞翔”。(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4)写其他海鸟,是为了和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写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是抓住它们的声音、行动、情态去刻画的。(5)象征了当时现实环境中形形明哲保身、怯于革命的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千里马指什么样的人
6.拟人。 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7.前一句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 后一句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探究
1.象征 对比
2.景物,映衬了鹰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3.高傲,欢乐
4.鹰象征着敢于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勇于革命
而牺牲的革命者。蛇象征那些对于革命抱
以观望和一知半解的务实保全主义的假革
命或不革命者。海鸥、海鸭、企鹅。
5.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坚强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 白杨礼赞
积累运用
1.zōng qiào zǎi yān pósuō qiú nán qí dǐ
2.B
3.坦荡如砥 纵横决荡 潜滋暗长 妙手偶得
4.茅盾 沈德鸿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抒情散文 《见闻杂记》 尊敬和赞美
5. ①示例: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②示例:白
杨树不畏严寒,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做人
也应该具有像白杨一样的品格。
整体感知
1.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白杨树 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3. 黄土高原 干 枝 叶 皮 神美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挺拔
4.D
5.因为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重点品析
1.第一句好。“一排——三五株——一株”构成递减,这符合人们的思维过程,能以引起惊奇
的白杨树数量之少反衬白杨树给人的惊奇之大。
2.不好。因为原句中的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虽……却……”在句子中起强调作用,强
调白杨树的倔强挺立,这样着重表现白杨树
的精神,如果改了就去掉了关联词达不到强
调的效果。
3. 开篇点明题旨。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
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5.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比较中反衬白杨树的高贵品质。
6.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7.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