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8年导游证考试备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忧考为⼤家带来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
⼀、藏族
(⼀)概述
藏族分布在中国辽阔的青藏⾼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治区,以及青海省、⽢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四省部分地区。现有⼈⼝628.2万。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族⽂字是参照梵⽂某些字母创制的,⾄今通⽤。
藏族以牧业为主,也从事农业。适应严酷⽓候的牦⽜和藏绵⽺是主要的畜牧对象,牦⽜与黄⽜杂交⽽产⽣的犏⽜,因其性格温顺、产奶量⾼⽽深为藏民青睐。培育犏⽜,种植青稞,是藏族在⼈类⽂明的特殊贡献。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藏族的医药、天⽂、历算、戏曲、⽂学、歌舞、唐卡和热贡艺术等,都有较⾼⽔平。《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新》并称中国“三⼤史诗”。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与《传》,已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锅庄
舞,⼜称为“果卓”“歌庄”等,因围着⽕塘举⾏⽽得名,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民间舞蹈之⼀。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药、等被列⼊⾮物质⽂化遗产名录。
(⼆)民俗
藏族农区多垒⽯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都建筑于向阳⾼处坐北向南。⼀般是以⽯块或夯⼟筑墙,形似碉堡,称碉房。楼房的下层多做仓库或牲畜圈,建有院落。⼆层为居室和卧室,屋⾥铺⽊板或坐垫。三层为佛堂和晒台。牧区则住帐篷,是⽤牦⽜⽑织成的,冬暖夏凉,移动⽅便。
藏族喜饮酥油茶、奶茶和甜茶,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礼俗;爱吃⽜奶制成的酸奶、奶渣等。藏族不吃奇蹄类畜⾁(驴、马、骡⾁等),⼤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藏族农区的主⾷是糌粑,⽤炒熟的青稞或豌⾖磨成⾯粉,⽤酥油或茶⽔拌⾷;牧区的主⾷为⽜⽺⾁,进餐时使⽤随⾝携带的⽊碗和短柄尖⼑。
藏族男⼥都喜爱戴藏式⾦花帽,上⾝穿绸布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藏袍,右襟系带,男⼥均穿氆氇或⽜⽪的藏靴。所以长袖、宽腰、长裙、长靴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另外,藏族服装颜⾊以蓝⾊、⽩⾊为主,配置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头饰的质地有⾦、银雕镂器物和⽟⽯、珊瑚、珍珠等,多为⾃然形状,是藏族服饰中的点睛之笔。
⽜⽪船是藏族特有的⽔上交通⼯具,还有独⽊⾈和⽊制的船只,过河有铁索桥、溜索等。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葬、天葬(鸟葬)、⽔葬、⼟葬五种。
在藏族的礼俗中,欢迎亲友互献哈达是最普遍的⼀种礼节。哈达种类繁多,质地、规格,颜⾊等也不⼀样,通常以⽩⾊为主。现在,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称敬哈达,应低头躬⾝,双⼿捧献给对⽅⼿⾥;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称赐给哈达,接受⼈应低头躬⾝,让上级或长者将哈达挂在脖⼦上;平级、平辈称互赠哈达,献哈达给对⽅⼿上即可。对⽅接受后应回赠⼀条哈达。藏族佛教徒遇到寺院、嘛尼堆、佛塔等佛教设施,都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
藏族的节⽇很多,⼀年中的主要节⽇有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采花节、望果节、赛马节等。
⼜名藏戏节,“雪”藏语为酸奶⼦,“顿”藏语为宴的意思,是吃酸奶⼦的节⽇。流⾏于西藏⾃治区、青海省、⽢肃省、云南省等地藏区。每年藏历七⽉初⼀举⾏,连续4~5天。最初是⼀种纯
宗教的活动,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们施舍酸奶⼦和喇嘛们纵情游玩的节⽇。l7世纪中叶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节⽇期间,各地藏剧团云集拉萨市,先在哲蚌寺,后⾄罗布林卡,轮流上演传统藏戏。⼈们⾝穿节⽇盛装,会集罗布林卡,看戏饮酒,唱歌跳舞,摆摊设棚。串帷幕做客,主客祝酒,并唱祝酒歌,⼀直到傍晚才离开罗布林卡回家。
望果节,⼜称旺果节。“望”藏语指⽥地,“果”指转圈,即转地头。望果节是藏族⼈⼀年⼀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流⾏于西藏⾃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在每年秋收前⼣择吉⽇举⾏。为期1—3天。此节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绕本村⼟地转圈游⾏。队伍最前⾯,由捧⾹炉和⾼举幡杆的⼈引路,接着由苯教僧侣举着绕着哈达的⽊棒和⽺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求丰收,后⾯是随⼿拿青稞穗和麦穗的村民。绕圈后,把⾕物插在⾕仓或神龛上,祈求好收成。接着便进⾏竞技式的⽐赛,有⾓⽃、⽃剑、耍梭镖等项⽬。最后集体唱歌跳舞。
藏族敬酒敬茶有特殊习俗。到藏旗⼈家⾥去做客,主⼈便会敬上青稞酒。客⼈必须先⽤右⼿⽆名指蘸⼀点酒,配合⼤拇指弹向空中、半空和地⾯各⼀次,意思⾜先祭天、祭地、祭祖先。然后要遵循“三⼝⼀杯”的规矩,即客⼈轻呷⼀⼝酒,主⼈⽴即斟满,如此反复三次后,客⼈再喝⼲满杯酒。主⼈敬酥油茶时,会把茶碗捧到客⼈的⾯前,这时客⼈才可以接过来喝。客⼈不
能主动去端茶。
藏族禁忌有:藏族将佛像、佛寺⾥的经书、钟⿎以及活佛的⾝体、佩戴的念珠等物视为圣物,忌别⼈随便触摸;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向转动等。做奶制品的家具上不能放别的东西,接羔犊季节⾮亲属不能进⼊帐篷,拴牲⼝的地⽅忌⼤⼩便。忌吃狗、驴、马⾁,忌吃尖嘴动物的⾁、有⽖动物的⾁及鱼虾等⽔⽣动物的⾁;忌讳⽤脚蹬踩灶台或坐于灶台上;平时点⽕时,忌烧猪粪、狗粪或旧鞋、破布等不洁之物;忌把⾻头扔于⽕中;忌讳⽤有裂缝或豁⼝的碗、碟等器⽫待客,互不熟悉的男⼥忌讳在⼀个碗内揉糌粑和吃糌粑;饮⾷⽤的碗和茶具忌扣着放置;忌讳当着当事⼈的⾯谈及其婚事;忌男⼥混坐,男⼥⼈室后男坐左、⼥坐右。就座时忌双脚伸直、脚底朝⼈;忌讳在家中吹⼝哨、拍巴掌;扫地时忌讳直接从对⽅⼿中接过扫帚,亲⼈出门后忌讳马上扫地。家有病⼈或妇⼥⽣育时,忌⽣⼈来访;忌讳别⼈对⾃⼰的孩⼦过分夸奖。
⼆、彝族
(⼀)概述
彝族主要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四川省凉⼭彝族⾃治州是全国的彝族聚居区。现有⼈⼝约871.4万。彝族有⾃⼰的语⾔和⽂字,是中国最早的⾳节⽂字。彝语属汉藏语系,有六种⽅⾔。经整理的规范彝⽂已正式使⽤。
彝族的经济⽣活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是主要的副业,⼿⼯业制作也较为发达。
彝族流⾏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此外,佛教传⼈彝族地区的历史⽐较长,清初道教在⼀些彝区盛⾏,天主教和基
督教也于19世纪末先后传⼈彝区。
彝族⽂化艺术源远流长,⽤彝⽂记载的历史、⽂学、医学、历法、⽓象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的珍贵⽂献。《阿诗玛》是彝族民间的叙事长诗。传统⼯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享有盛誉的云南⽩药即为清代彝族⼈曲焕章所创。彝族的⽂化遗产中被列⼊国家⾮物质⽂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阿诗玛、⽕把节等。
(⼆)民俗
彝族的住房⼤多是⽊结构,低矮,⽆窗。房内⼀般隔成三间,中间为堂屋,内⽤三块⽯头⽀成⽕塘,塘内⽣⽕煮饭、取暖,旁铺篾席,为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左边隔⼀内室,内置术柜等家具。有的还在住房的⼀端构筑⾼耸的碉楼,是彝族传统建筑的象征。院落都建有围墙。
彝族主⾷主要有⽟⽶、养麦、⼤⼩麦、洋芋等,稻⽶很少。⼝味上爱好酸、辣。喜吃托托⾁(彝族的特⾊菜肴)、饮转转酒,故民间有“汉⼈贵茶,彝⼈贵酒”之说。忌吃蒜。
彝族服饰各地风格不同,极具民族和地⽅特⾊。在凉⼭地区,男⼥都穿右斜襟窄袖贴⾝镶边上⾐,男
⼦下着长裤,⼥⼦下着长百褶裙。男⼦头顶留⼀⼩块头发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扎成“英雄结”。男⼦以⽆须为美,左⽿戴⼤⽿珠,珠下缀丝线流苏。⼥⼦也包⿊⾊的头帕,中、青年⼥⼦头覆绣花⽡式⽅帕,压以发辫;还喜戴⽿环,在领⼝别上银排花。外出时男⼥都穿披风,形如⽃篷,下端缀以长穗,长可及膝,⽤⽺⽑线织成,多为⿊⾊。
彝族的节⽇主要有彝族年和⽕把节等。
⽕把节是彝、⽩、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等彝语⽀民族传统节⽇。流⾏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各地节期不⼀,云南省彝族、⽩族等民族⼀般在每年农历六⽉⼆⼗四前后。节期3—7天。节⽇活动内容有合村杀猪宰⽜祭神,每户都要杀鸡在⽥头祭“⽥公地母”,并燃点⽕把挨户巡⾏,边⾛边向⽕把上撒松⾹,认为可以”送祟”。⽩天,杀猪宰⽜,饮酒欢聚,并进⾏赛马、赛歌、⽃⽜、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活动。节⽇当晚男⼥⽼少燃松⽊⽕把奔驰⽥间。⾝穿节⽇盛装的青年男⼥在篝⽕旁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彝族的婚俗实⾏⼀夫⼀妻制。有“抢婚”之俗。
彝族的禁忌有:彝族男⼦头上都蓄有⼀蓬头发,这是他贵的地⽅,忌旁⼈⽤⼿触摸。彝族有敬“神树”的习惯,神树严禁砍伐;祭祀时忌外⼈观看。彝族⼈宰杀家禽、家畜时,忌外⼈在场。忌外⼈骑马进彝族寨⼦,到寨门的⽵篱笆前必须下马。到彝族家⾥做客,要坐在⽕塘的上⽅或右⽅,忌⽤脚踏三
脚架,忌掏挖⽕灰,尤忌在其中挖洞。彝族⼈对待客⼈,⼀般都⽤酒⾁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喝酒也要少喝⼀点,以表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但是彝族⼈忌把款待客⼈的⾷品带⾛,认为带⾛这种⾷品是不讲义⽓。
三、苗族
(⼀)概述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重庆市、⼴西壮族⾃治区、湖北省、海南省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的聚居区。其中以贵州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治州等⾃治州最为集中。现有⼈⼝约942.6万。
苗族语⾔属汉藏语系。苗族原⽆统⼀⽂字,新中国成⽴后创制了拼⾳⽂字,并通⽤汉⽂。苗族有三⼤⽅⾔:即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苗族的经济⽣活以农业为主。此外还经营畜牧业、纺织业以及喂猪、养鱼等家庭副业。
苗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化艺术,苗族所独有的银饰⼯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常⽤歌舞表达情感。情歌、酒歌享有盛名,“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向对⽅表达⼼意、显⽰才能的⼀种古⽼的对歌⽅式。芦笙舞是流传最⼴的民间舞蹈,芦笙是有代表性的乐器。苗
族青年男⼥婚恋⽐较⾃由,通过“游⽅”“跳⽉”等社交活动,⾃由对歌,恋爱成婚。
苗族的芦笙舞、苗绣、蜡染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已被列⼊⾮物质⽂化遗产名录。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或多神⿁,供奉祖先,崇拜⾃然。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少数苗族众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民俗
苗族⼀般都在依⼭傍⽔处建寨,聚族⽽居。住房⼀般为⽊制平房或楼房,楼房多为吊脚楼。
黔东南、黔南、湘西、⼴西⼤苗⼭及湖北、海南岛等地苗族⼤多以⼤⽶为主⾷,⽟⽶、红薯、⼩麦为辅;滇东北、黔西北、川南等地苗族,以⽟⽶、荞麦和⼟⾖为主⾷。苗族喜⾷酸辣味,酸菜、酸汤、酸辣⼦长年不断;酸猪⾁、酸鸡、酸鸭⼦味道鲜美。饮酒是普遍的嗜好,苗族⼈习惯先请客⼈饮⽜⾓酒。苗族普遍喜吃糯⾷,每逢节⽇或重⼤活动,都要舂糯⽶粑粑,蒸糯⽶饭。苗族⼗分注重礼仪,客⼈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分鸡⼼”是苗族的交友礼节,吃饭时把鸡⼼、鸭⼼夹给客⼈,以表⽰希望与其交友的意愿。
纳西族舞蹈 各地苗族服装有不同特点。男装简朴,⼀般为对襟⼤褂和左衽长衫两⼤类,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头裹青⾊长⼱,冬天腿上多缠裹腿。⼥装为右衽⼤襟或胸前交叉式两⼤类,每类⼜有众多的样
式和盛便装之分,下着宽脚长裤。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式各样的包头帕,包成尖顶或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架上⾼竖于头顶上。黔东南的苗族妇⼥服饰多将银饰钉在⾐服上,称为“银⾐”,头上戴着形如⽜⾓的银质头饰,⾼达尺余,独具特⾊。苗族妇⼥以银饰为主,分为头饰、颈饰、胸饰;银饰以⼤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
苗族的节⽇很多,主要有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等节⽇
芦笙节是苗族民间传统节⽇。每年农历正⽉⼗六⾄⼆⼗和九⽉⼆⼗七⾄⼆⼗九分别在凯⾥市⾈溪和黄平县⾕陇举⾏规模、影响最深的芦笙节。节⽇⾥苗族⼈民聚集在⼴场跳芦笙舞,因此得名。芦笙节的话动还有⽃⽜、赛马、⽂艺表演、球类⽐赛。青年男⼥在⼀起对歌,增进互相了解,建⽴友谊和爱情。
苗族的禁忌有:苗族⼈不吃⽺⾁,忌狗⾁上灶,忌在屋⾥煮蛇⾁。险恶环境中忌嬉笑,忌⼑⼝朝上,忌⽤凶器指⼈。⽗母或同村⼈去世,⼀个⽉内忌⾷辣椒,忌在家⾥或夜间打⼝哨。
四、纳西族
(⼀)概述
纳西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西藏⾃治区三省区相邻的地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和⽟龙纳西族⾃治县以及滇川间的泸沽湖畔。现有⼈⼝约32.6万。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
纳西族普遍信仰崇拜多神的东巴教,部分纳西⼈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东巴教保存下了⽤东巴⽂和哥巴⽂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之多,是闻名世界的古⽂字资料。东巴教、东巴经、东巴⽂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具特⾊的东巴⽂化。纳西族的灿烂民族⽂化遗存有世界⽂化遗产丽江古城(即⼤研镇)、《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东巴⾳乐、东巴舞蹈和东巴画、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等。纳西族⽂化在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的同时,还吸收了汉藏⽩等民族的⽂化营养。
纳西族社会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元朝以来,丽江古城区的纳西族接受了汉族物质⽂化和精神⽂化,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清朝实⾏“改⼟归流”后封建经济得到进⼀步发展。但是泸沽湖畔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治县和四川省凉⼭彝族⾃治州盐源县境内的纳西族⼈直到中华⼈民共和国成⽴前⼣,仍保持母系⽒族家庭对偶婚姻残余。
(⼆)民俗
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结构,普遍采⽤“三房⼀照壁”的形式,正房较⾼偏房略低;⼭区民居多系⽊楞房,上盖⽯⽚。
纳西族以⽟⽶、⼤⽶和⼩麦为主⾷;在宁蒗地区纳西⼈喜⾷青稞,喜喝酒、饮浓茶,吃酸、辣、甜味⾷品;丽江的⽕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鱼⼲,是纳西族的特⾊⾷品。
纳西族以⾃织的⿇布或粗布为⾐料,青壮年喜穿⽩⾊,⽼年⼈喜穿⿊⾊。丽江纳西族妇⼥服装具有民族特⾊,上⾝穿宽腰⼤袖⼤褂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百褶围裙,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料多为蓝、⽩、⿊三⾊,以⿊为贵。纳西族特⾊的服饰是妇⼥的“七星披肩”,劳动或出门披⿊⽺⽪七星披肩。披肩过去在肩部缀有两个⼤圆布圈代表⽇、⽉,
背上并排缀着七个⼩圆布圈,垂穗七对,⽤丝线绣成各种图案,俗称披星戴⽉,象征着纳西族⼈如蜂似蝶的奔忙,以⾟勤的劳动换取甜蜜的⽣活。宁蒗⼀带纳西族妇⼥穿短衫,下系百褶裙,背披⽺⽪,青布包头,以梳粗⼤辫⼦为美,⽤牦⽜尾或线做假辫,喜欢系腰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