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组曲《纳西一奇》
交响组曲《纳西一奇》
作曲家简介
朱践耳(1922~ )中国作曲家。安徽泾县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中学时代曾自学钢琴、作曲。少年时学习音乐。1945 年加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1947年担任华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实验歌剧院任作曲。1975年调入上海交响乐团从事作曲。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朱践耳的作品尚有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弦乐四重奏两部(其中 1部与施咏康合作)、双簧管与钢琴《春天的歌》、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无伴奏合唱套曲《绿油油的水乡》、独唱曲《远航》和《清晰的记忆》,以及影片《烈火中永生》的配乐等。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清晰的记忆》等,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钢琴曲《序曲第一号“告诉你”》、《序曲第二号“流水”》等,管弦乐曲《节日序曲》,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
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管弦乐音诗《纳西一奇》、《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   
代表作品:
电影创作音乐:《和平万岁》、《龙须沟》、《伟大的》。 管弦乐《节日序曲》、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幻想曲《血染的红花》.
作品简介纳西族舞蹈
自本世纪初期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以来,中西音乐在神州大地就在不断地进行碰撞与交流,包括朱践耳在内的诸多中国作曲家,作了各种探索和尝试,力图使中国现代音乐能独树一帜,自立于世界乐坛。朱践耳创作的交响音诗《纳西一奇》,极好地表现了作曲家的这一理想。
  这首作品完成于1984年春,作品编号25,共四个乐章,每个乐章均有标题,分别是《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和《狗追马鹿》,属于标题音乐性质。1984年,作品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
  这部作品以广泛地流传在云南纳西族居住地区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纳西族,生活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素以勇敢剽悍、秉直淳朴而著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象形文字及用它写成的《东巴经》,为世界文化之珍奇。他们的民族舞蹈———东巴舞也十分独特,其舞谱被认为是最早记录舞姿的舞谱。纳西族居住地区有风光险峻的玉龙山雪峰、景旖旎的长江虎跳峡飞浪,生长500余万年的万朵茶花古树,皆为稀世之奇观。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又一奇。曲作者曾两次赴云南丽江地区,深入纳西族聚居地体验生活;那里的“母系社会”的遗风、“象形文字”的传统、“口弦音乐”的音与节奏、对比式的男女声对唱等,处处给作者以“奇”的印象和感触。作者择取神奇的口弦音乐作为音乐素材,将其音型和节奏贯穿在四个乐章之中,或为叮咚的细语,或为隆隆的鼓声,时而作隐约的背景,时而成为汹涌的江涛。由于作品着力描写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奇妙的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突出了一个“奇”字,故而充分体现了这部作品标题———《纳西一奇》的内涵。口弦由三片竹簧组成,在基本音之外尚可发出不同系列的泛音,使多调性重迭有了可能性。此外,它音丰富、节奏多变,与本民族其他音乐在风格上融为一体,这种口弦音乐成为作曲家艺术创造的基础。
作品赏析 
乐曲包括四个乐章,每个乐章的标题均取自口弦音乐,作曲家根据这些标题的意境展开了丰富的艺术想像,结合纳西族民歌的特点,写出了形象各异、情态丰富的音乐。
第一乐章,《铜盆滴漏》
  这是一支漂游在幽静旷野中的夜曲,音乐宁静、深沉,引出缅怀纳西族古老文化的思古之幽情。
  作品结构为三段曲式,第一乐段主题源于纳西族的“谷气调”,这种调式很特别,其音列结构与全音阶相似,用萨克斯管独奏,音乐朴实、深远、耐人寻味。第二乐段主题取材于民间二重唱情歌的“时受调”,音调活动于纯五度音程内一个不完全的半音列,由弦乐器演奏,乐曲强调口语化的句态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吟咏,其音调的起伏升降、节奏的前紧后松,极富民间音乐的韵律感。它象是在寂静的夜间歌手的吟哦,或象是远方传来的纳西笛声,又象是“东巴”(纳西族中文化水平较高的执掌习俗礼仪的巫师,称为东巴)在诵经。
第二乐章,《蜜蜂过江》
  这是一首浮想联翩的谐谑曲,乐曲采用音乐造型的方法,描绘了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
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表现少数民族和大风大浪搏斗的乐观主义气概。
  音乐由个性性格不同的三个段落构成。第一乐段是主题的呈示,以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为蜜蜂主题,用音粗犷的铜管乐器音描绘大江。蜜蜂主题随着音乐的发展转为宫调,大江主题为降宫调,并且两个主题融合迭置。开花了,由远方嗡嗡飞来的蜜蜂来到了江边。
第三乐章,《母女夜话》
  音乐柔美、抒情,是一曲情系母女两代人的二重唱。
  乐曲分为四个段落,运用调性布局的变化推动音乐的展开。
  第一乐段开始,弦乐奏出轻柔的和弦背景,在静谧的夜晚,独奏大提琴演奏的颤音和短促的环绕动机,仿佛是一个还在唠叨的母亲在向女儿诉说、忠告着什么,这就是乐曲的“母亲主题”;接着,在长笛和单簧管三连音的背景上,由小提琴奏出的“女儿主题”,象是在向母亲恳求着什么,真挚而纯朴。
  第二乐段,两个主题的调性分别向上、下推移大二度,钢片琴与竖琴奏出清脆、明亮的节奏音型,象是远方的歌舞之声在向人们发出召唤;小提琴再次奏出“女儿主题”,活泼、抒情,象是女儿意欲前往;随后出现“母亲主题”,在大提琴声部喋喋不休,象是劝阻、告诫女儿。随后钢片琴与竖琴之声,以欢快的舞蹈节奏再度撩拨起女儿的心扉。
  第三乐段的发展是两个主题各自再作大二度反向推移。音乐是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答,表达了女儿追求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以及母亲对女儿的祝愿之情。在钢琴与竖琴清亮宁静的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融入了弦乐组平和安谧的长音之中,所以第四乐段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三乐段基础上再作一次反向推移。这样的处理与作曲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不无关联,它仿佛描述了母女二人在夜间细声地谈话,最初各自陈说自己的意见,由于年龄、性格和经历上的差异,这两代人对生活中某些事物或问题的意见不尽相同,偶尔也会产生“争论”,但最后她们“统一”了。随着音乐的发展,两代人的思想感情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交织溶汇。
第四乐章,《狗追马鹿》
这是一段具有终曲性质的音乐。
乐曲是一幅狩猎生活图景的描绘与写照,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剽悍、粗犷的性格。作曲家采用了多层次的平行、模仿、固定反复等形式,形成了丰富的多调性的组合形态,描绘围猎时追逐、呼喊的情景与紧张、惊险的场面。
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常演不衰。  朱践耳通过他的作品揭示出:中西音乐的交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而且他始终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中国作曲家得天独厚,在中西音乐的交汇点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证实这一点。这里面蕴涵着一种历史观,同时还展现出一位作曲家的创作个性。
审美观的多样性和兼容性无疑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质。作曲家使用最多的是采用继承、改造、创新相结合的办法,赋予中国传统音乐以现代的多元文化的韵味,同时又给西洋乐器增添中国民族音乐的风采。他创造的是属于他个人的现代技法。而这种技法的得来在于他吸收了西方审美意识的合理内核,又以我们的文艺方针和中国哲学思想为指导。《纳西一奇》和《第四交响曲》、唢呐协奏曲《天乐》等无疑都是这一风格的发展创造。“从民间音乐的土壤里,我到了某些现代作曲技法的‘根’,或说,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结合点,感
到欣喜,感到鼓舞,使我得以更大胆放心地去探索和创新,用我国多采的民族音乐去丰富世界的音乐文化宝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