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
欧 莉
舞蹈与其他艺术同样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对生活精华的提取和浓缩,能够将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感悟通过舞蹈动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精神文化表达形式。舞蹈可以通过身体传情达意、抒发情感。但是当前的部分舞蹈作品创编过于追求构图和人体结构的表现,没有突出内在含义,还有部分作品将空间用情感填满,情感表述过于直白,没有为观众提供想象空间。这些舞蹈作品都没有注重隐喻功能的应用,导致观众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无法体会编舞者的意图。虽然部分舞蹈中应用了情感比喻的方式,但是明喻的意向过于单一,无法体现出应用的意境。因此,舞蹈艺术中还需要加强对隐喻功能和形态编创的重视。
一、舞蹈的隐喻功能分析
(一)托物言志
我国艺术创作中注重艺术作品与创作者的心物合一,能够通过创作的艺术作品达到托物言志的效果,保证艺术创作中的主客体统一。舞蹈创作中同样如此,舞蹈的编导会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出舞蹈创编的情感和意图,不仅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大的隐喻空间,同时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1]。比如,《
爱莲说》这一舞蹈作品通过清风拂莲的舞姿展现出莲花的娇弱,通过舒缓的动作以及纯净的服饰设计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习惯于将女人比喻为花,而这种比喻不仅是外观审美上的比喻,同时也是对花卉内在品格的凸显。舞蹈演员的造型、动作与舞台上的莲花道具合二为一,使人分不清是莲还是人。
(二)动作与意象
舞蹈艺术中动作的隐喻指的是通过舞蹈动作营造出舞蹈的意象,利用动作展现出舞蹈的情态、形态,形成自然的精神和情感状态。舞蹈动作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形由意托的方式将舞蹈的实景动作与舞蹈渲染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可观可感的意象美,有利于启发观众的思考,使观众通过观赏舞蹈表演者的动作产生相应的联想,感受创编者的意图。比如,在贾作光的《海浪》编舞中能够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体现出大海的形态,使人们在观赏中能够感受到海燕在大海与天空中搏击风浪的力量,因此在整个舞蹈中核心是展现海浪和海燕的关系。编导在编舞中将蒙古族舞蹈的柔臂应用到海浪的展现中,并通过艺术处理的方式将柔臂作为舞蹈的核心动作。柔臂的动作不仅体现出大海的波浪,同时也可以想象为海燕飞翔的动作。
(三)道具隐喻
部分舞蹈编制中会应用舞蹈道具,通过道具使舞蹈表达的意思更清晰,通过合理的道具使用有利于体
纳西族舞蹈现出舞蹈的风格,营造良好的舞蹈情感表达意象。比如,在舞蹈《采桑晚归》中采用了一根竹竿作为舞蹈道具,更传神地表现出养蚕姑娘采桑晚归的场景。竹竿在这个舞蹈中起到的作用不同,营造的意象也不同。竹竿在表演水中行舟时,代表的是船桨;在表演小船之后的场景中,代表的是蚕扁。舞蹈表演人员将竹竿作为船桨,观众能够感受到姑娘采桑回来到划船上岸的过程,使情节更清晰。这个舞蹈中就是应用一根竹竿不同的隐喻方式,营造不同的场景。此外,《绳波》这个舞蹈中采用了一个绳子作为道具,通过不同场景对绳子道具的应用展现出恋爱、结婚以及家庭三种不同的形态和象征意义。这些道具在舞蹈中的应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物象的特定性质,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新的物象形式。
(四)构图隐喻
舞蹈的意象营造中,舞蹈构图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舞蹈构图中并不是为了表现图案的精美,或者简单地对图案进行拼凑,而是结合舞蹈主题,形成相应的图形结构,使舞蹈空间形成一个具有深层含义的意象空间[2]。在意象空间的构成中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其一为表层,是一种观众可视的图形变化情况;其二为深层,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和体悟。舞蹈构图中需要通过表层特点的凸显,展现隐性的特点。比如,在舞蹈构图中如果采用圆形的构图,那么舞蹈表达的含义往往比较圆满,情感柔和。但是如果采用三角形的构图,则会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作用,一般在舞蹈的高潮部分会采用这种构图方式。比如,《士兵与》这个舞蹈中,舞蹈的构图进行多变,并在原有的舞蹈构图
[摘 要]舞蹈是一种对生活进行浓缩的艺术形式,舞蹈的创编中融入了人们对生命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并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肢体实现传情达意的效果,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单纯的身体展示。舞蹈中隐喻的情感、意向和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精髓,基于此,对舞蹈的隐喻功能以及形态编创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 键 词]舞蹈;隐喻功能;形态编创
舞蹈的隐喻功能及其形态编创探讨
123
基础上设计了一些分层动作。从最开始的三角形变为梯形再到三角形,能够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冲击。
二、舞蹈隐喻的形态编制策略
(一)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
隐喻是一种对本体的比拟,并建立起事物间的联系。因此喻体自身必须与本体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样才能够形成“喻”的效果。贾作光在《任重道远》的编舞中,主要表现的是骆驼,通过舞蹈动作对骆驼的模仿,体现出一种任劳任怨的精神,而任劳任怨的精神本身是骆驼所具有的品质特征。骆驼与任
劳任怨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才能够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这也要求舞蹈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细心查与自身情感相似的对象,并查二者间的共同点,实现心物结合[3]。在相似性的探寻中可以是作品结构、形象、动作以及题材等不同方面的因素。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的舞蹈构思筛选与原型意象相似的对象,并通过动作、道具等多种方式的改良和营造,达到整体方向的一致。
(二)创设隐喻关系
舞蹈艺术的隐喻是一种将事物自身的含义转变为可变化的内涵,将没有关联的事物通过编导的特殊手段从特殊的视角查二者间的关联点,并进行替代和结合,形成一种隐喻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编导通过本体与喻体二者间的联想形成隐喻。在隐喻关系的创建中,必须保证喻体关系符合艺术逻辑,能够通过隐喻的方式引导观众向更深层次探究,并经得起观众和生活的检验。比如,在《西行》舞蹈中表现的是一黑衣舞者,这些黑表达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但是僧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西行,而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穿越艰难阻挡。在之后的表演中黑衣舞者变成红莲花,预示着僧人在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之后,终于获得了生命中最绚烂的花朵,通过舞者服饰以及彩的变化形成隐喻。
(三)模仿创编
在舞蹈艺术的创编工作中,创编的主要思路就是模仿,但是由于模仿对象的特殊性,无法随心所欲地
进行动作创编。在舞蹈中塑造的形象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客体依据作用,因此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情感向客体的转化。虽然模仿在常规的生活中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要想将模仿作为舞蹈的隐喻方式,难度仍然比较大,这种模仿的创作并不是追求相似性,或者仅是在外形上对事物简单的模仿,而是要从内在精神方面进行模仿[4]。模仿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编导形式,而且创作的内容往往生硬,但是创造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思维过程。因此模仿需要与创造结合,模仿的是内在的精神和品质,而创造则是将这种精神和品质通过隐喻的方式展现出来。
(四)暗示创编
暗示创编也是编舞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是一种用不容易使人感受到的方式对人心理活动的干扰,使人无意识或者自发地接受自己意愿的一种方式。舞蹈艺术在创编中需要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展现,在意象的表达中呈现出一种形象与推理结合的矛盾形式。推理一般都暗含在主题中,舞蹈艺术创编中同样如此,编导在意象的营造中需要隐藏这个“谜”,不能在动作的创编中形成大白话或者哑剧的形式,使表演缺乏表演魅力。舞蹈解构是对“谜”的解析过程,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会为观众留下一定的暗示和线索,观众可以以此为基础去了解作品。编导在编舞的过程中,既需要观众能够从中查到线索,并顺着线索到想要表达的主题,同时又不能给出太多的哑剧动作,导致舞蹈缺乏深意。只有在具有足够信息的条件下弥补舞蹈意义的空白,才能够使观众感受到作品深层的含义。同样以《西行》这个舞蹈为例,僧人在前行中,黑衣人舞从僧人身边经过时伸出了魔爪,而这就是一个线索,通过魔爪的展
示使观众了解到这些黑衣人代表的是邪恶、困难。然后又通过构图的变化,体现出僧人与黑衣人间的束缚和挣脱关系。在舞蹈的高潮阶段,僧人被围堵跌倒后,从怀中拿出一个红手绢,而这一抹红代表的是他坚定的信念和前行的动力。这些都是舞蹈中的暗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道具和每一个构图都具有内在的含义。
三、结语
舞蹈创编中暗喻的应用能够提升舞蹈的内涵,为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使观众在欣赏舞蹈艺术时能够感受到创编者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内涵。通过暗喻的方式建立起创编者、舞者以及观众间思想和心理上的联系,起到更震撼的作用。因此在舞蹈创编中,编导需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暗喻的特点,提升舞蹈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尹德锦.羌族“巴绒”舞蹈的视觉隐喻研究[J].民族学刊,2020,11(6):113-118.
[2]冯莉. 动作的隐喻:游牧文化的身体记忆:以纳西族葬仪舞蹈“热美磋”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35(2):76-83.
[3]齐晓冬.《汉宫秋月》舞蹈构图的隐喻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21):78-79.
[4] 王路灵.论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舞蹈”意象的隐喻[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欧莉(1988.4—),女,湖南郴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