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融合视域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数字融合视域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作者:罗琪 姜军
来源:《艺术研究》2022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从数字融合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展开研究。认为,文化消费主体性构建为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数字融合创新奠定了基础,文化遗产转化为审美资本、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再创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形成了我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数字融合创新机制,通过多文化艺术融合、多情景表现融合和多技术共生融合探索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关键词:数字融合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之时,不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之中形成的独
具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体。它是中华民族对自然、对生命、对美好生活,崇拜、敬畏、向往的真实写照,是我国世居先民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自然观的具体体现。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其所展现的艺术化的肢体动作表征,有一种无法以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不仅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最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真、善、美最直接的体现①。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利于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连接起来,在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精粹的可持续发展,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为人类提供多元化文化服务、满足当代社会不同阶层对高质量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更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助力具有鲜明文化特时代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一、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消费主体性构建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活动②。作为人类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已经超越了生产和生存的需求,不仅是人类社会发
展由物质资料需求向精神资料需求转变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源于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促进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同时也成为满足我国社会不同阶层对高质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而且从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不断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满足人民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历史跨越和转折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化的价值性和受众性不仅体现在文化被消费和传播的广泛程度上,更体现在人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适应于消费者社会文化心理需求、符合社会文明发展正确方向的文化,才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才能引导社会不同阶层建立抵御不良的文化思潮,形成更加健康、和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建设一个文明、自由、平等、繁荣、兴盛的现代化强国。由此,我国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发展与振兴,更需要文化上的繁荣与富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生产型的社会已经逐步被消费型的社会所取代。人们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使得满足人们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以创意、品位、审美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在社会活动中占比逐渐上升;同时,消费诸如艺术表演、艺术
品这样无实际用途、与需求有关的商品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则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这种文化消费的主体性构,一方面推动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以此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不同阶层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消费的不断增长,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更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更好的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二、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数字融合创新机制
纳西族舞蹈        (一)文化遗产转化为审美资本
        当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品味与消费行为密不可分,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明显高于生活、生存。这使得高质量的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可以转变成可以衡量、可以交换的审美资本。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是由人民众自发性创造的,彰显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舞蹈活动;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③。人们通过观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在更好的感受舞蹈艺术魅力、民间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不论
是在表演场次、表演数量、还是在表演地域、表演空间上均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大众的广泛需求。数字融合通过专门化的数字信息技术,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图、文、声、像等)转换成,可以为数字媒体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IPAD 等)编码、压缩、解码、识别、传输、播放的数字化体信息④。它以多文化整合后的客观表现形式和虚拟文化形态,使创新后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呈现和传播的内容,在特征和表现形式上更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更具有现代文化的特征。数字融合创新中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不会造成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和文化形态本质的损失,反而会以“蒙太奇化”的艺术表现力、“360”的全景舞台空间展示、数字化媒体的艺术特效设计,提升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美感、促进文化形态的价值凝练,使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消费及再利用更符合人们的需求。由此,所展现的惊人视觉艺术效果和借助网上“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社会化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和产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二)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再创编
        伴随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交互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不
仅推动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类型与范围被拓宽,在跨学科领域出现许多新型艺术形态;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创作手段与创作技术的变革,拓展了舞蹈动作形态与艺术表达的文化边界⑤。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以地域环境、民俗风情、生活生产为背景的民间舞蹈艺术,传统的创编过程需要反复的进行音乐、肢体动作、背景等不同的文化组合尝试才能构建出人民众满意的舞蹈作品,这不仅使得舞蹈的创编过程耗时较长,同时还需要创编者具有非常深厚的舞蹈艺术创编功底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数字融合以多类型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将不同的音乐文化、影视、图像文化等融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之中,在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由现实情景化创编向虚拟影像化情景创编的同时、还实现了不同文化的交织共融,以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时空穿越的现代艺术表达,让数字融合创编后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以多样化的艺术形态具有更多的时空表达自由与艺术表现魅力。基于数字融合创编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不再局限于音乐、场景、服饰、肢体动作的创作,而是通过3D 动画、数字虚拟、拍摄剪辑技术及网络传输等技术,让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艺术元素,以动漫、数字全息影像、虚拟场景等媒体形象呈现给广大的观众,让多种视觉形象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某种结构或逻辑上的“空间蒙太奇”效果,不仅实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表演空间内,多媒体介质交互对话,
以全息艺术效果推进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新时代的文化艺术表达;同时还推动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被自由重组或再造,舞蹈的“时空力”元素因此而变得更具可观性。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
        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换趵与发展,不仅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演进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哲理,同时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要助力民族道德素养的提高,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建设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⑥。数字融合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精粹,以数字信息碎片化的表现方式和影像、图片、声音、动漫等多样化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动态、细腻的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淳朴风情,有效传递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对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生活劳作的视觉印象。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文化本真传递给不同的社
会阶层,让民众在观看、欣赏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表征的同时,塑造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取向,凝聚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和精神追求,引导社会不同阶层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当前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文化认知的不断提升,新思想层出不穷、新创意不断涌现。面对新的发展趋势,人们更需要拥有自己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基于数字融合构建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媒体文化圈,不仅能让人们随时观看、欣赏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数字信息平台。通过在平台中的相关沟通与交流,不仅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与社会不同阶层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通、培育融合起来,同时还把穿越时空、跨越国度、蕴含自然哲学、极具社会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传播出去。
        三、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数字融合创新实践探索
        (一)多文化艺术融合创新
        多文化艺术融合就是将不同的文化融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之中,让其具备以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为主、以多文化形态为辅,烘托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力,让我国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更具时代特的创新方式。这种融合创新方式特点在于,让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文化均能够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表现、艺术表征融为一体,在不断提升文化表现力、艺术表征媒体的同时,让创新后的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在音乐舞蹈剧《小巴特尔与喜羊羊》的创编过程中,创编者以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为基础,运用数字融合技术将喜羊羊动漫形象、电子音乐、草原放牧、自然生态等不同文化融入的表演之中,让舞蹈既能够通过草原场景的展现表现出对蒙古草原的热爱与生态和谐的共生发展,同时还能通过欢快、愉悦的电子音乐表达小巴特尔与喜羊羊在大自然中的欢乐畅游。以此不仅提升舞蹈剧的吸引力、提高观赏价值,同时也能在舞蹈的观看中逐步渗透和培育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内涵。还比如,在《印象丽江》的创编过程中,创编者以纳西族民族民间舞蹈为基础,运用数字融合技术将雪山文化、农耕文化、游猎文化、时尚文化等融入表演之中,由此构建的以雪山为背景、汲天地之灵气的舞蹈表现过程,让生命的真实与震撼贴近每一个人,不仅让《印象丽江》更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气息,也更易于为观者所认知和接受,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的代表作。
        (二)多情景表現融合创新
        多情景表现融合就是在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将不同的艺术形态背景以数字化的信息形态融入到舞蹈的动作表达之中,通过呈现多元的文化表征形态,在烘托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进一步诠释舞蹈肢体动作的文化意蕴。这种融合创新方式特点在于,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同文化意蕴以全息影像表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实现无间歇的即时切换,让舞蹈的艺术表演、文化表达能够在舞台空间背景的映衬下得到更好的诠释,在丰富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不同文化表征形态的交互共生。如,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花鼓灯的创新表演过程中,创编者通过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为其表演营造了一个全息影像表演空间,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其呈现宋代、清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可以将不同的风格音乐融进舞蹈的动作艺术表达之中,以声增以景抒情,增加花鼓灯舞蹈表演的空间文化张力和艺术表现力,让传统的花鼓灯舞蹈更具有现代文化的时尚气息。还比如,在《云南映象》的创编过程中,创编人员将云南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整合、贯穿在表演过程中,同时通过数字融合技术为不同的舞蹈配以详尽的文化、民风舞台背景,让观众既能够欣赏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通过数字信息化的舞蹈背景,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以此更好的增进对云南地域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与理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