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古筝艺术中的诗词底蕴探析
作者:胡菁
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5期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在历代文献中也被称为秦筝。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在秦地、齐鲁、郑卫和赵国等地广为流传,《史记》《战国策》中皆有记载。古筝通过手指拨动琴弦发出声音,音玲珑剔透,音调或舒缓轻柔或掷地有声,从而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
古诗词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以简练的手法、丰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表现形式将中国的风土人情、传统道德、价值理念、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等优秀的诗词作品,不仅能体会古诗词用字的精妙之处,更能体会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同时收获诗词美和艺术美。
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探究它们的内在关系?这就需要对古筝和古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
一、古筝艺术的魅力
古筝自古以来就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全唐诗》中描写古筝的诗篇共有一百三十余首。唐代诗人将古筝艺术的特点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是极具参考性的宝贵文献。李白、岑参、白居易、李端等诗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筝诗。白居易在《夜筝》一诗中写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不仅描写出了筝乐的如泣如诉,还表达了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张祜在《筝》里有两句“夜风生壁柱,春水咽红弦”,写出了古筝音如水的特点。更有李端在《听筝》中写道“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将乐器的华美和演奏者那双拨动琴弦的素手呈现在人们眼前。
古筝由面板、琴弦、调音盒侧板、底板、出音口、穿弦孔、前岳山、后岳山、雁柱等组成。每根弦的音高可在一定区域内调节,一弦一音,距离琴岳山越近的位置声音越清脆响亮,靠近琴弦中部的声音则更为浑厚、深沉,弹筝者根据乐曲的要求调整所弹奏的琴弦位置,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使其表现力更加饱满丰盈,演奏出或悠扬或沉郁的旋律,表现风格各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