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流行歌曲引入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将流行歌曲引入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流行音乐,或者更确切地说,流行歌曲,这种特有的日常文化形态,以传媒的手段,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现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流行歌曲能够愉悦人的心情,激发人的灵感,陶冶人的情操,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听唱流行歌曲更是他们休闲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流行歌曲贴近生活,旋律轻快,情感真挚,语言鲜活,所以深得学生的喜爱。其实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校园的强势文化,甚至深刻地影响到初中生的成长。近年来,流行歌曲逐步进入语文教材和中高考试题中,语文教学已经无法规避流行歌曲的影响。追溯历史,《乐记》曾经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由此可见,言、声、舞,
都是同出一源,都是“心”的产物,不同的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罢了。古往今来,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只是年代久远,乐谱失传,有些已经无法将“乐”再现了。但是,文学与音乐是一对双生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进入更高知识世界的唯一的非物质的方法。”文学与艺术不分家。流行歌曲满足了初中生懵懂的情感需要和简单通俗的审美需求,契合了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的基本原则,完全可以成为优质的语文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流行歌曲,让流行歌曲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既能活跃气氛,寓教于乐,又能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一、导入激趣古诗词改编的歌曲
导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流行歌曲作为新课导入,营造优美别样的教学氛围,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优美歌曲的感染下,能够很快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教师打破从介绍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的传统导入入手,播放了一首《好汉歌》:“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随着
铿锵有力的歌声,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也渐入佳境。
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客居他乡的亲身感受,教师教学效果可能不那么理想。导入时笔者播放了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沉而感伤的歌声中,学生们受到感染,心渐渐地沉静下来,很快进入角与课文产生共鸣。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符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心理的流行歌曲,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创设和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语文的阅读教学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带着对歌曲的感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中,从而与作者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二、加深理解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
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流行歌曲,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主旨及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方面很有益处。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散文,尤其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已定格为经典,但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学生很难与课文所表现的情感达成共鸣。在学完“为儿买橘”片段之后,笔者播放了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父亲》:“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歌声中,大部分学生眼含泪水,不能自已。借助此曲学生已经体会到了伟大而深沉的父爱,此时对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时,一首歌曲胜过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