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教学的改进措施
作者:***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年第06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诗词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其魅力至今不衰。随着近年来国学教育的流行,大众对诗词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作为重点内容,其所占据的地位十分关键。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保障学生诗词学习的效果。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诗词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语文教师要对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学习水平,在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更好传承。
一、挖掘古诗词的美
面对高考,学生的学业不断加重。在高中生的常规认知中,语文学习并没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为此,随着课业负担的逐渐加重,高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诗词作为语
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诗词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成绩。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重视度,增加学生对诗词阅读与赏析的兴趣,促进学生诗词理解水平的提升。但就实际的学习情况而言,高中生的诗词阅读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扩充自身的古典诗词知识,就更谈不上欣赏古诗词的美了。
诗词是作者有感而发产生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故事具有极大的文化研究价值。在高中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诗人的角度出发,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其所处的时代,研究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进而使学生感受诗词的语言,树立正确的诗词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诗词作品都是广为传颂的优秀之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品内容,仔细品味诗词语言,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构建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全面感受诗词魅力,体会诗词中的文化。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想象自己大学毕业之后,读书十余年,选择的是农民生活,平平淡淡,而不是名利双收的仕途,这可能是大多数同学都难以接受的,尤其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读书是改变自己前途的唯一途径,但是陶渊明却厌恶官场的争斗,选
择回归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接下来,师生一起走进《归园田居》。面对这首诗,挖掘其中的美感,为什么农耕生活极为辛苦,陶渊明却甘之如饴,从对田园生活的主要意象如草屋、桃李、村庄、炊烟的描写中可以到答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如此惬意、轻松。
二、创设诗词情境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改变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仍旧是对诗词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枯燥地讲解诗词,也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等内容对作品进行分析,虽然这种方式能将诗词的意思讲得很透彻,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形式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自主性,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感较弱。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古典诗词是比较晦涩多义的,某些篇目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参与性,自身的学习体验不足,对诗词的理解不深,对作品中的情感感知较为浅薄,且学生对诗词中的情感缺少自身的思考,教师的单一引导,无法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学生对诗词学习会产生疲倦感。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板,导致学生缺少积极性,最终,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丧失了兴趣和动力,甚至无法
完成诗词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可以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核心思想进行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感,实现学生诗词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以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改变以往刻板教学的缺陷,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其中,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诗词之美,深入体会诗词的文化内涵。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文学修养会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时的情感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了解学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诗词文化进行适当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诗词内容。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恢弘磅礴的环境,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让学生从歌词中感受到音乐和苏轼这首词的共通之处。通过营造意境,学生对于这首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在自我体验中能借助音乐去感受苏轼表达的情感。同样是对于历史的咏叹和伤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苏轼和杨慎的表达方式,分析苏轼词的风格特点,结合当时苏轼遭贬的背景来理解这首词的主旨和感情,就更容易体会苏轼景与情巧妙的合二为一的艺术手法。
三、营造诗词空间
在诗词的学习中,诵读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举办诗词诵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在活动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强化阅读的质量,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诗词学习的效率。在常规的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只关注教材中的诗词,很少进行课外诗词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殊不知,契合教材内容的延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高中时期,社会生活和自媒体网络对学生具有较大的诱惑,为此,家长、教师、社会等应该净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优秀诗词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境界,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课后欣赏作业,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为多样化的理解。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学生对于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歌词的来源为古乐府诗《上邪》,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这和《无题》一样,都表现了爱情的永恒,可以让学生模仿《当》的歌词内容,自己创作歌词或者是进行故事改编,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能促使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古板。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方式难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词的含义,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扮演好引路人的角,发挥引领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扩充学生诗词阅读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在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发扬光大诗词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2266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