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放光彩
作者:杨善清
来源:《老友》2010年第04期
作者:杨善清
来源:《老友》2010年第04期
他年过九旬,身材不高,长方脸容,双目眯望,额上深嵌的皱纹记载着他的沧桑经历。近日,他躺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高干病室里,前来看望他的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评说:他为革命奋斗几十年,无私无畏,老老实实,淡泊名利,有功于天下,无愧于人民。
他,就是红军老战士刘明高。1983年7月,他在湖南省水利水电职工疗养院副院长岗位上离休。离休后,他身体力行,四处奔忙,继续为人民做好事,保持革命晚节。2009年9月29日,中共湖南省委发文:接中央组织部通知,经研究同意刘明高同志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
少小离家当红军
1916年9月出生的刘明高,是江西省赣县三溪乡西溪村人。1931年,朱毛领导的红军来到他的家乡,领导农民闹革命,建立了红政权。那年月,刘明高和追求进步的小伙伴像电影里的潘冬子那样,积极加入了儿童团,白天为红军站岗放哨,查路条,偶尔还帮助红军送信;夜间上夜校识字、学文化,捉拿抽的人送到农会,有时还跟着妇女会的人去抓赌博,维持当地革命秩序。
在与红军相处的日子里,刘明高学唱红军歌,爱听革命故事,初懂一些革命道理。1933年3月,16岁的刘明高离开了种田又做陶器的家庭,告别了父母亲人,来到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戴上了红星闪闪的军帽,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当过卫生战士、看护员、护理员、看护班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闪闪红星歌词 在转战赣、湘、黔、滇、川、青、甘、陕的岁月里,刘明高虽然年纪小,个子不高,但为人勤快,除了行军打仗,到了驻地还烧开水,打扫卫生,做一些看护伤员的工作。红军当时既要突破敌人的封锁和围追堵截,还面临又饿又困又渴的险境,有时一天牺牲几个熟悉的战友,有的因为打瞌睡掉了队就下落不明了。所以首长和老战士总是提醒大家:跟上队伍。刘明高回
忆说,在那部记述长征的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描写一名体力不支的老炊事员背着大锅,在雪山上遇上狂风不小心被刮倒,一下子滚下山去,场面十分危急。那是真人真事。当时,他离那个炊事兵只百把米的距离。长征路上,刘明高抱着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虽然颈部和右手中指受伤,但无大碍,好不容易走过来了。长征结束后,刘明高经领导同意,保留了一个粗布缝的马袋,作为纪念。在行军中,这个马袋一边装着粮食,一边装药品,总是装满的时候少,放空的时候多。可见那时后勤供应的困难。至今,这个马袋他还收藏着,作为历史的见证,有时用它向青年人进行传统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