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1)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奔驰的汽车    C.木马病毒    D.恐龙化石
2.(2分)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反映生物能(  )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排出体内废物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分)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4.(2分)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导致植被破坏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固定资产分类
5.(2分)如图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高档红茶品牌有哪些6.(2分)玉米地里,玉米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7.(2分)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8.(2分)枯叶蝶形态和颜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
9.(2分)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种内斗争    C.竞争关系财务部工作总结    D.寄生关系
10.(2分)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11.(2分)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   
B.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
12.(2分)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设计了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13.(2分)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棵树    B.一块农田   
C.草丛中的一条蛇    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
14.(2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英国大百科全书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5.(2分)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A.光usb共享网络    B.温度    C.水    D.空气
16.(2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17.(2分)下列正确的食物链是(  )
A.太阳→青草→昆虫→蛙→蛇    B.青草→昆虫→蛙→蛇   
C.青草→昆虫→蛙→蛇→真菌    D.昆虫→蛙→蛇
18.(2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9.(2分)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20.(2分)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21.(2分)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950ppm以下,都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第二年人们发现大量食鱼鸟死在湖中。根据下表(第二年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和能量金字塔,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
杀虫剂含量(ppm)
浮游植物
1
浮游动物
10
100
食鱼鸟
1000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消费者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该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C.由能量金字塔可推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食鱼鸟营养级别最高,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积累超过致死量
22.(2分)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23.(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4.(2分)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5.(2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6.(2分)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27.(2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B.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也不断变化   
C.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生态系统都不会遭到破坏
28.(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枯叶蝶的体与周围的落叶颜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有“绿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29.(2分)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30.(2分)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
A.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31.(10分)“四大家鱼”混合养殖是世界公认的生态养鱼杰作。如图是“四大家鱼”混合养殖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水草属于     ,“四大家鱼”属于     ,淤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属于     
(2)将含草鱼的一条食物链补充完整:     →人。
(3)“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里,其优势是充分利用水域的     ,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4)若气温升高,藻类等植物增加,会引起植食性鱼类增加,随之又导致藻类等植物减少,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2.(8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一什么什么什么。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     
33.(12分)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境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3%,有乔木林3万多亩、经济林4.5万亩、绿地20余万平方米。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打渔张森林公园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