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的维修管理在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营的重要作用
道义校区
航空宇航工程学院
7403102班
吕佳冀
200704031059
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事航空器为公众服务的基本条件,航空维修作为航空器使用的前提和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完善的维修管理,降低维修差错对于保障飞行安全无异于有重要作用。
中国飞机失事1,航空运输业的安全性现状
今天,尽管大众媒体十分关心各种空难事件,从统计数字上看,航空运输的危险性均小于其
他交通方式。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的空难平均死亡人数为1000人,相比之下,仅以英国为例,其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每年已经超过5000人。
过去的十年中,全世界每年的空难那死亡人数略有上升,但由于客运量增长率更大,因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宽体客机投入运营,可以预料,未来将发生更多的宽体客机空难事故。空难事件的起因有很多,包括与航空公司有关的一些因素,如飞行操作,工程技术问题等等,以及其他诸如蓄意破坏、军事、政治因素等。空难为航空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算的,航空运输的国际性使得空难的处理工作耗资巨大、冗长繁琐。例如,某国F-28飞机由于机翼结冰积雪,起飞时失事造成24人死亡,事故调查持续了三年,仅调查费用就超过1700万美元。
由于各国对民用航空制造业和运输业实施了严格有效的审定、检查、监督管理,航空产品制造厂商和航空公司对质量和信誉的重视程度的增强,再加上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世界民用航空事故率正在逐步下降,安全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2,航空维修对于保证安全运营的重要作用
从飞机诞生之日起,人们便着手于事故预防的研究,其中重要的预防手段便是通过预防性维修来防止事故的发生。从历年来引起航空事故的统计数字来看,引起飞机失事的原因包括:气象、机务维修、人为因素、意外伤害等等。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1982年到1991年间全世界由于维修和建厂不当导致的空难事故有47起,占同期事故总数的百分之十二。
飞机维修作为引起飞行事故的因素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记载,当时我国冯如在1909年在美国制造了一架飞机,这架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于1911年9月在广州试飞的时候失事,失事原因是机件锈蚀。1985年,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JAL123航班起飞后不久便失去控制,造成了520人死亡的悲剧,这起单机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的失事原因位客舱后部承压框维修工艺不当。
可以理解,在任何情况下,航空器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维护和修理,在确认其安全性之后才可以投入运营;否则,无论性能多么优异的飞机,它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维修同航空器设计制造一样,杂保障航空运输安全运营中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从历年由于飞机维修造成的实施案例分析来看,航空维修作为当今航空运输“系统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从失事当中汲取教训,提高航空器制造和维修技术
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初期,频繁的飞行事故使得乘坐飞机让人望而生畏,飞行几乎是一种冒险的表演和冒险的体验,实用性很差。这一段时间,人们通过飞机的多种机械故障的维修活动不断完善飞机制造技术和操作方法,位以后预防性维修思想奠定了基础。
2)预防性维修时至今仍在延用的第二代安全管理手段
航空运输规模日益扩大之后,任何公司都难以承受失事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防患于未然的维修思想作为唯一的维修观念统治了维修界多年。这一时期,人们采用定时维修、定时翻修的方法对航空器进行预防性修理,甚至极端的认为“维修工作越多,飞机越安全”。
3)消除系统安全隐患,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水平是第三代安全管理思想
今天,航空运输系统涉及到多个组织,包括,飞机制造商,交通管制,承运人,管理当局,部件供应商等等,各个承运人又是由飞机航务,维修工程,商务运作等部门组成,第
三代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只有明确和预测航空事故的系统过程,开发一系列的设施,程序和维修方案才能真正的避免事故的出现”。飞机维修工程是航空器运营的重要保证,如何识别,纠正飞机的潜在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日常的故障恢复一样,也是维修工程的重要任务。
在人类征服航空事故的各个历史阶段,飞机维修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飞机维修永远是防止事故发生,提高整个航空运输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安全性是本行业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航空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将保障运输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要对本公司运营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责,航空器维修设施,人员,程序都应当符合适航规章的要求。
今天的航空器维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航空器实施全系统,全寿命的管理,从新型航空器的选装,监造,到航空器各个级别的维修,以及维修差错的调查,直到航空器的退役,必须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航空器的质量达到原有的设计水平,维修工作的任何差错都有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维修管理人员应当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结合航空器维修工作的实际需要,解决维修预测,决策,规划,过程控制,费效分析以及综合评估等
系统管理问题,保证维修品质,争取以最低的维修成本来取得最高的维修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