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发展史
世界民航运输机发展史
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飞机的最初几年里,各国的军方一直是航空发明的主要资助者,莱特兄弟飞机的第一个买家就是美国陆军通信兵团,还曾因安全因素连续造成十一名军官因失事而殉职,被飞行安全界称作"最初的十一人"(the first eleven)。
直到一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军事需要的剧然减少,才开始将之应用于民间的邮政及交通运输。早期受机械可靠度及天气等因素限制,搭乘飞机旅行往往被看作一种冒险性的时尚方式,直到60年代后期,随著喷射机飞行高度高过大部分的天气变化(三万英呎左右)、同时可提供快捷而又平稳舒适的旅程,搭机旅行才逐渐广为大众接受。目前全球每年搭乘飞机的旅客约有16亿人次之多,还在逐年不断成长。
依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七号附约规定,航空器依其升力来源之不同可归类为
(1)飞机
(2)旋翼机
(3)滑翔机
(4)气球或飞艇等4个类别。
在飞机大量使用之前,1909年11月16日,德国发明家齐伯林创办了德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DELAG,后来转为国营DZR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质的民航运输业者。该公司自1910年开始用飞艇载客收费,到1913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公司在德国各城市间运送了34000旅次,无一伤亡,确立了「航空公司」的基本经营型态。一次大战结束后,该公司及其后续者的齐伯林飞艇继续用于客运并成为新兴粹纳政权展示国力的标志;直到1937年5月,填充氢气的飞艇「兴登堡号」在飞越大西洋到达美国时,于纽泽西州降落场地不幸著火失事,事件照片及目击者惊悚证词被当时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报纸、无线电广播)广泛散佈,终止了各国继续发展飞艇的意愿;而媒体报导与飞航事故间的隐晦而又复杂的关系才方兴未艾。
固定翼航空器定期商业客运则开始于1914年1月1日,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开闢了一条飞越海湾、连接圣彼得堡(St.Petersburg)和谭巴市(Tampa)的旅游航线(Air Boat Line),每天两个班次,飞行时间仅23分钟,在旅游旺季共经营了5个月,载客1204人次。
第三节、一次大战后的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各国倾全力将航空力量展现在军事活动上。
战后,大量剩余飞机被欧美各国政府以低价抛售求现,数以千计的飞行或技术人员急需谋求军事以外的出路,造就了第一次「军转民」的浪潮,同样的情况也再度发生于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蓬勃发展的民用航空市场上。
欧战后的1919年2月,英国和比利时之间开始了航空邮运服务,同年8月25日,在伦敦和巴黎之间开通了採用大战剩余物资D.H.4A飞机的客运和货运航线。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发展民航,也向英国的Vicker公司订购了40架由轰炸机改装的Vimy Commerical,当时被称作「维梅机」或「维美机」,该机因性能不佳,在欧洲只卖出了3架,幸而有北洋政府的订单方能维持生产,不过该机北洋政府进口数量虽多,主要用途还在供作军阀混战时轰炸和侦察之用,真正在民航运输上发挥者极少。
同时,德人容克斯由战时的J-10型轰炸机改良成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单翼的F-13型4人座民航机,此机性能优异,在民航运输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被60多家航 空公司採用,巴西航空甚至使用到1954年。
一战刚结束时的民航机多由军用轰炸机改装而来,荷兰人安东尼o福克从1919年的4人座单发动机的F.2开始,才开发了一系列纯民用飞机。1925年,福克再度以他的木质福克F.7a/3m开创三发动机飞机设计的新潮流。这种飞机实际上是单发动机F.7的三发衍生型,后来还有F.12和F.20等后续机型。
位于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26年推出一种全金属三个发动机的Ford Tri Motor 14人座客机,因外型酷似被称作「锡鹅」(Tin Goose)。
1928年,波音公司也生产了非常类似但体型较小的Boeing 80型三发动机双翼机。
中国飞机失事德国容克斯公司在1930年推出了单发动机的Ju-52/1M并在1932年改为装置三个发动机的Ju-52/3M。这种飞机採用与该厂F-13型机相同的波浪形金属蒙皮,结构坚固可靠,复翼式的襟翼及副翼组合,具有良好短场起降能力,曾参与西班牙内战及二次大战,成为纳粹空军运输主力,也是德国伞兵的标准突击运具,被暱称为「钢铁安妮」。
1929年,容克斯另外还生产了外型巨大的30人座的G-38,部分旅客居然被安置在该型机宽大的机翼里。
20年代欧洲在民用飞机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除了英、法、德等国各自发展外,小国荷兰的福克厂一系列优秀的民用飞机迭创长程飞行记录,也开发了三发动机飞机设计的新潮流。
进入30年代后,世界航空发展的优势逐步落到地大物博的美国人手中,我们可以从一些统计数字中略窥一端:
在1926年,美国一年只有5,800人次搭过飞机;但在1930年,虽逢经济大萧条,却仍有417,000人次的搭乘量。这股热潮要感谢一个称为林白的美国航空邮件公司飞行员,     
1927年5月,林白独力以33小时冒险飞越大西洋,成为首位由美洲到欧洲不停靠的飞行员,他的壮举给予美国政府、民航业界及飞机制造厂极大的鼓励,投入大量资源从事相关的发展,这种优势仍保持到今天。
1931年,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外观现代化的轰炸机B-9,参与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竞标案,不幸落败。波音遂以B-9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新型民用飞机,称为B-247,它的外形新颖,採用半硬壳机身及可收放式起落架等新技术,可载客10人,性能超过当时所有的民航
机,被公认是第一种"现代化"的民航机。该机于1933年2月首飞,3月起投入联合航空公司(UA)营运,在该年的夏天便创造了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只需19小时45分钟的速度纪录。
因为波音公司最初祇肯将B-247卖给当时属同一个集团旗下的UA,使UA的对手环球航空(TWA)非常不满,转而求向另一家飞机制造厂道格拉斯公司,成功开发出了DC系列客机。
道格拉斯公司于1933年推出DC-1,1934年为了与波音公司的B-247抗衡,再推出加长型的14座DC-2(我空军使用者称为「大达机」),航空公司反应不错,遂又开发了加宽机身、21人座可带卧铺并有空厨提供热食的DC-3,从此掀开了波音和道格拉斯(后来的麦道公司)两家公司长达数十年的竞争,直到1996年底波音将麦道合併为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