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英文导游词(共5篇)
    篇一:康百万导游词
今天将有我带领大家走进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秘的康百万庄园参观游览,它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邙山脚下,始建于明朝晚期,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一座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同时也是目前国内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之一。
    在开场之前那,首先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康百万”这三个字,这个称号是慈禧太后的封赐,它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明清以来以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其中,有创业之初的六世祖康邵敬,开辟大河航运,奠定百万基业的12代庄园主康大勇,富夸三省的14代庄园主康应魁,官至三品大兴土木的15代庄园主康道顺,有接驾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两次回銮的17代庄园主康建德。
    中国人常言道:“富不过三代”,而康百万家族却兴旺了12代400余年,有民谣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由此可以证明康家的富裕程度,明清时期,康百万、阮子兰、沈万三被民间称之为三大活财神,并制成年画,家家张贴,年间祭祀,反映百姓渴望成为百万富翁的心里,民国时间,东刘西张中间加个老康,康家依然是中原巨富。到了建国时期,康百万庄园与四川的刘文彩庄园,山东的牟二黑
庄园并成为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从这里我们不免看出康家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占地规模,都居于首位。
    人民在这里不免就要问了康家兴盛的原因有什么那,来,请大家跟随者我的脚步来看看看主客厅,来到主客厅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长1.65米,款0.75米的黄杨木匾额,他就是中华名匾“留余匾”, 匾文上写到“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就是说南宋时期资政殿学士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留铭》来告诫后人,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财都享尽、占尽、用尽,把他留给需要的人。
    接着又引用高景逸的话:“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以此来告诫子孙要心底坦荡,君子爱财要取之以道。
    文末道出康家繁盛的原因:“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昌家之道就是“留余忌尽”同时也正迎合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思想,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集中体现。
    这块留余匾不仅是内容是独特的 ,大家仔细看他的造型,想不想一面迎风的旗帜,也就是说康家主人希望这个思想要像一面旗帜代代流传,更加别出心裁就是“留余”二字,上留余天,下留余地,以此告诫子孙要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从读书的角度,它又想一副展开的书卷,让人想到开卷有益、耕读传家。
    各位朋友,看过了康家藏宝洞、石案铭这些镇馆之宝之后,小张的讲解也到此结束,各位请自由参观,12:00之后准时在车上集合。
    篇二:康百万庄园沿途导游词
康百万庄园沿途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河南观光旅游,大家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中原旅行社导游员xx,坐在我身后的这位就是咱们的司机张师傅了,此次旅行就有我们两位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如果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竭诚为大家解决的!俗话说呢,相聚即是缘分,我希望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在这短短的的日子里相
互关心、相互爱护,为我们这次旅途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此、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康百万庄园,我们由郑州出发,走连霍高速,大约1.5小时后就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现在我们正行行驶在郑州市市区,马上要经过二七广场,我们看到的绿双塔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 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利用下面的时间,我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有“河洛明珠”之称的巩义。巩义位于嵩山之北,黄河之南,隶属河南省会郑州,地处郑州、洛阳、焦作工业金三角中心,承东启西,贯通南北。 自古雄踞“东都门户,两京锁钥”关键位置。 巩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 3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中原部落首领伏羲、黄帝以及尧、舜、禹、汤等曾在这里画太极、演八卦,举行禅让活动和祭天仪式。“河图洛书”、“修坛沉璧”、“太极八卦”、“帝王祭天”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
旅途愉快英文夏王太康在此建都,西周时为“巩伯国”。公元前249年置巩县。巩义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河洛文化的摇篮。有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皇陵,有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一、豫商文化典型代表的康百万庄园;有天下第一的浮戏山雪花洞;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称的青龙山慈云寺和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寺。
    我们今天参观的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授予国家4a旅游景区。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封赐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庄园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好了,朋友们!景区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
我在这里再次重申我的电话号码xx,我们旅游车的车牌号豫xx,请大家记下,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和我联系。我们在景区活动时间是二个小时,二个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游览吧。
康百万庄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主宅区,主宅区是主要人口生活、居住的地方,是整个园内保留最完整、最精华的区域,占地8000多平方米,有七个院子组成。上方的“康百万庄园”五个大字为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所题写。进入主宅区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口古井名为“叶氏井”。原来这块地为叶家人的地,康家请风水先生来看地的时候看上这块地,欲出钱购买,叶家人却坚持卖地不卖井,因为水代表的是财源,没有卖财这样的说法,当年的康家用黄金堆满整座的井台,叶家人还是不卖,到最后,康家人可以使用,但是这个归属权还是叶家人的。
    这边请,我们首先来参观第一个院子。大家现在所站的这个院子是康家第十二代庄园主
康大勇于乾隆初年建造的,俗称“老院,是中国典型的前堂后寝三进式四合院。这是一个“方三丈”式的建筑,三丈见宽,三丈见长,古时候只有达到举人以上的身份才能拥有这样的建筑。“进入康百万,先看留余匾。”在此,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康家庄园文化的象征、镇馆之宝———“留余”。请抬头看,过厅正上方悬挂的这块别致的匾额就是康家的家训匾“留余”。前面这两个突出的篆字就是留有余地的“留余”二字,它上面的内容,开篇提到:“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里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铭来告诫子孙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财都享尽用尽占尽,把它留给需要它的人。接着,又引用明朝进士高景逸的两句话“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可以说把留余思想
发挥到了极致。这块匾现在已经被列入中华名匾之一。其实不单是它的内容,这块匾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独特的造型。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造型像不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呢?这就是说,康家主人希望“留余”思想像一面旗帜代代流传。更为别出心裁的是,您看“留余”二字上留余天,下留余地,以此来告诫子孙后代,要上对得起国家朝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有人从读书的角度看,这块匾又像是一幅展开的书卷,让人想起开卷有益。此
匾是当时巩县著名文状元牛瑄在1871年所题写,他的父亲牛凤山是武状元,父子齐名,当时被传为佳话。
    这是庄园最高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康家的历代长辈都在这里居住。在此请欣赏一下目前康家保存下来最精美的一张顶子床。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个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中间雕刻的有福禄寿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寿安康”。最上面一层有一官员骑高头大马,两边有整齐的依仗队,象征青云直上。第二层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层雕刻有礼让、课读、对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戏金鸡、麒麟送子图,有“吉祥如意”之意。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合家具。这张床可以说是木雕的杰出代表。
    第一个院子的参观到此为止,谢谢大家。下面穿过这条过道我们到第二个院落秀芝庭院参观。大家里面请。
    各位游客请看版图,康百万庄园是一个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的大型封建地主
庄园,总占地面积240多亩,共有十九个部分组成。目前保留下来的有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作坊区、康氏家祠等十部分,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97间平房,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其它由于历史原因已惨遭破坏,不复存在。今天我们参观的主宅区是目前保留下来最完整一部分,占整个庄园十九分之一。它修筑在邙山半腰上,相当于修筑在龟背上,从“地形堪舆”学角度上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据说当年康家是家旺人不旺,财旺官不旺,于是就在此选址建宅,想以此独占鳌头,人财两旺。您看,除主宅区之外,当年康家还有另外四大居住,张沟、寺沟、龙窝沟、东西福禄堂区。南大院是当年康家一个官院,栈房区是集仓库、办公、做生意为一体的地方,那么在伊洛河畔的集贤庄是当年康家接待南来北往文人墨客的一个地方。另外,我们看到康家还有自己的祠堂、戏楼、花园区、菜园区、林场、木材厂、造船厂、砖瓦厂、饲养区、溜马场等,不难看出康百万庄园可以说是一个自给自
足、自产自销的小型封建社会。请抬头看,在南边与主宅区遥相对应的,是当年康家在1861年为抵抗捻军而修建的军事寨堡基地金谷寨。金谷寨修筑在邙山顶上,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可以说整个庄园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李传泽也称该庄园是“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代表。”2
001年6月,康百万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篇三:康百万庄园 导游词
中国第一庄园——康百万庄园
    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在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蕴育中原古文化的交汇处,在沿黄郑、汴、洛三点一线的旅游线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熠熠闪光,它就是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该庄园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