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内城市间联系强度与特征研究
长江经济带内城市间联系强度与特征研究∗
王丰龙㊀曾㊀刚㊀鲜㊀果∗∗
摘㊀要:加强城市间的网络联系是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间联系强度和特征的分析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㊂但是,
已有研究多基于城市人口或经济规模拟合城市间联系,其结果可能将城市的
基本功能算作外向联系功能㊂本文通过引入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城市流方法衡
量了城市的外向服务功能,构建重力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城市间的
联系强度㊂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外向服务能级服从Zipf规模-位序
分布定律;城市间联系强度在空间上存在三大分区,在网络结构上存在四大
子;南京和南昌在城市间联系网络的中心性不突出㊂
关键词:城市流㊀长江经济带㊀对外联系㊀城市网络㊀重力模型
一 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目前,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空间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陆大道,1986;1987)㊂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目的㊂一方面,整合东中西三大地带,发挥东部先进地区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激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使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陆大道,2014;曾刚和王丰龙,2016)㊂另一方面,借鉴国际先行
07 ∗
∗∗
本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层级式产业集内部技术权力突破与创新升级研究 (项目编号:41371147)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机制的多尺度研究 (项目编号:41601144)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长三角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项目编号:2016YFC0502701)和德国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I981/8-1AOBJ:595493)的联合资助㊂
王丰龙,男,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讲师㊁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兼职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长江经济带㊁创新经济地理学;曾刚,男,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网络与产业集㊁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㊁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鲜果,女,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网络㊂
长江经济带内城市间联系强度与特征研究
长三角城市地区的做法,通过加强经济带内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化长江沿线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提高长江经济带整体的竞争力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经济要素流动㊁加强城市间分工联系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先行区域的主流做法㊂如英格兰东南部地区㊁法国巴黎都市区㊁荷兰兰斯塔德地区㊁德国莱茵鲁尔区等都把 多中心 和 网络联系 作为空间规划的重要方向(马学广和李贵才,2011);德国凭借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城市体系形成合作型全球城市,在竞争效率和拥堵成本等方面优于英美等拥有顶级的城市体系(孙斌栋等,2008)㊂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即希望通过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㊂
为了推动实现上述两大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目的,很多学者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内联动发展和分工协作的现状和问题(邹辉与段学军,2015)㊂其中,对于长江经济带内区域间联动发展主要从功能联系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㊂城市间联系是目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㊂如曾刚等分别从交通㊁经济㊁社会和创新等方面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内部联系的现状和问题(曾刚等,2014;2016),并提出了一套衡量长江经济带内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曾刚和王丰龙,2016);彭劲松(2014)从体制机制角度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障碍;徐长乐等(2015)考察
了长江经济带内产业分工合作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李桢业和金银花(2006)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内城市外向型产业的对外联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邱风和朱勋(2007)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问题;靖学青(2016)利用城市流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内11个省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㊂已有对长江经济带内城市间分工协作和联系强度的分析主要采用重力模型和社会
网络分析的方法㊂如王圣云和翟晨阳(2015)㊁钟业喜等(2016)㊁邹琳等(2015)以及劳昕等(2016)都运用重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内城市及长江中游城市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和空间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吴志强和陆天赞(2015)及王珏等(2014)则采用重力模型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的创新联系和人口迁移的网络及空间特征;崔大树和袁璐(2016)采用信息辐射模型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长三角城市信息辐射网络的特征;庄德林等(2016)运用上市公司母公司与关联企业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内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㊂
本文主要对现有长江经济带内城市网络研究加以拓展㊂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基于重力模型拟合城市间的网络联系,即假设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与其城市非农业人口或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其空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㊂但是,城市的人口或经济规模不能代表城市的外向功能量㊂一般认为,城市经济活动包括面向对外服务的基本功能和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非基本功能两部分,不同城市的基本功能和非
基本功能比例有
1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