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测度及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作者:刘传辉 杨志鹏
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21年第04期
长三角城市 [摘要]为反映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了长三角城市、京津冀城市、珠三角城市、中原城市、成渝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等六大城市106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并通过可视化处理反映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六大城市数字经济差异性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且城市内部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关键词]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时空差异特征
一、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如何测度和衡量各城市及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理论界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涉及跨行业、跨区域等很多领域,而现行基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统计模式、统计口径、产业分类体系等却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不相适应。这使研究者无法全面掌握数字经济的统计数据,难以对数字经济进行准确测量,制约了相关部门对数字经济总体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因此,如何科学地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较为客观地反映各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拟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及其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
二、 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国内外学界、政府有关部门为了客观测度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体上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叫直接法,即对一定区域的数字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等进行测度,该测度结果是个绝对值。第二种是间接法,即通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方法测算选定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是相对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