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东省济南市⼀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语⽂试题
⼭东省济南市⼀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语⽂试题
⼀、⾮连续性⽂本阅读
阅读下⾯的⽂字,完成⼩题。
材料⼀:
中华民族服饰⽂化作为民族的⼈⽂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诞⽣、发展⽽发展。中华民族服饰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它⼴泛地吸收了本⼟和外来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化流⾏、融突互补中不断化⽣新的服饰,使中华民族的服饰⽂化在世界服饰⽂化中呈现其绚丽多姿、光彩夺⽬的独特魅⼒。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服饰⽂化中,形成了显明的特点,尽管有的需要放弃,有的需要淡化,有的需要改⾰,有的需要继承,但都是为了适应新的服饰⽂化的需求。
中华民族服饰随时代的变迁,样式有⼤变、有⼩变,有⼤改、有⼩改,并不时出现新样式。每个王朝建⽴后,在因袭前朝服饰时,也总要做些改⾰,以显⽰新王朝的所新。秦汉时依“五德终始”思想,各朝所
尚之⾊有异,即使是同⼀王朝内亦不断变化。唐初,⼠庶不得穿⾚黄⾊。武德四年(621)下敕定三品以上著紫袍,五品以上穿朱,六品以下直⾄庶民均著黄袍,⽽与唐初只许皇帝服⾚黄袍衫不同。
服饰即使是祖制,也不是祖宗之法不可变。明嘉靖⼋年世宗同意张璁意见,择吉更正其制,⽞⾐黄裳,⾐裳各六章,⾐六章古以绘,改当以织。服饰改⾰都是适应当时需要的,并⾮固定不变。
服饰⽂化是礼制的重要内容,故⼆⼗四史⼤都修有《舆服志》,有的置于《礼仪志》中。礼以别,乐以和。礼就是区别贵贱上下的,因此,服饰表现等级的差分,便是其应有之义。隋唐五代时皇帝穿赭黄⾊袍衫,“隋⽂帝听朝之服,以赭黄⽂绫袍”,与贵⾂通服,唐⾼祖亦服赭黄袍,“既⽽天⼦袍衫稍⽤⾚黄,遂禁⾂民服”。各品官员亦加区别:紫为三品、绯为四品、浅绯为五品、深绿为六品,浅绿为七品、深青为⼋品、浅青为九品之服,并加以固定化和制度化,不得僭越。开元上年(716)唐⽞宗曾颁《禁僭⽤服⾊诏》。⾃唐太宗制定各品服⾊后,即使是外穿品服,不敢有违礼仪服制,但内⾐也被限定于品服之内,亦可见贵贱之辨的严格。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有⾃⼰民族服饰,⼀直沿袭到现在,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化多样性、丰富性。契丹族在后唐明宗时阿保机已是“被锦袍,⼤带垂后”,在⼊主黄河流城后,采⽤汉、契丹两制并⾏服饰。吐⾕浑男⼦穿长裙缯帽。党项⼈多服裘褐,后建西夏国,元昊反对其⽗附宋⽽⾐锦绮,他制定⾐冠制度,“始⾐⽩窄衫、毡冠红⾥,”⽂武百官服紫⾐、绯⾐。“便服则紫皂地绣盘毯⼦花
旋襕,束带。民庶青绿,以别贵贱”。⼥真族早年俗好⾐⽩,栎发垂肩,与契丹异,贵贱以布的精细为别,贫富皆⾐⽪⽑御寒。⾦建国后仿宋朝舆服制度,《⾦史·舆服志》有载:“章宗时(1190-1208),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青⾐朱裳,去貂蝉坚笔,以别于朝服。惟公朝则⼜有紫、绯、绿三等之服,与夫窄紫、展皂等事。”官员和⼠⼈“许服花纱绫罗丝绸”,⼜制定⾐服通制,以使贵贱有等。
另外,南⽅民族众多,各有⾃⼰民族的服饰,较普遍是披毡,吐蕃的服饰主要穿毡⾐或⽪⾐。各民族在交往中互相学习吸收,服饰⽂化得以繁荣。譬如⽂成公主到吐蕃后,把中原服饰带到那⾥,当地⼈学穿中原式服装,也保留⾃⼰的服饰。中原亦吸收各民族的服饰,唐初流⾏“胡服”,为窄袖袍衫。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有⼀种“⾮华风”的时世妆,即椎髻赭⾯,嘴唇涂⿊,是受吐蕃的影响,还有⼀种“回鹘装”对中原也有影响。各民族服饰在交往中兼容并蓄,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服饰⽂化,为中华民族服饰⽂化的发展共同做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的服饰⽂化体现了以⼈为本的精神。它以⼈的⽣命、⽣产、⽣活为本,使⼈的⽣命充满意义,⽣产更为⽅便,⽣活更为美好;它以民族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选取适合⾃⼰民族⽣活环境、⽣产条件所需要的服饰;它以对⾃⼰民族⽣命、⽣活的深切的关怀,体现⾃⼰民族风格、民族精神的服饰,来打扮⾃⼰;它是体现⼀个民族典章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标志,⼀个民族在发展中可以历经改朝换代,但作为⼀个民族的符号标志之⼀的服饰⽂化,会传承下来。
历代王朝
服饰⽂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化宝库中闪光的⽅⾯,在当代古今中西服饰⽂化的融突和合中可转⽣为既体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体现现代中国⼈精神⾯貌的新国服;既传承中华民族服饰⽂化的独特魅⼒,⼜适合于现代中国⼈审美观念所需要的新国服。为此,政府应引起⾼度重视。
(节选⾃张⽴⽂《民族服饰与民族⼈⽂精神》)
材料⼆:
当前服装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于过分强调跻⾝世界,实现与世界直接⽽⼜迅速的对话,⽽忽视了对它的深⼊细致耐⼼的研究和分析。虽然,我们也有⼀些服装设计师在⼀些重⼤的国际⽐赛中获⼤奖,但最终并没有在国际服装舞台上产⽣持久的影响,⽽成为⼀名世界⼀流的服装设计师。急功近利,丧失独⽴,只知拿来,这是我们易犯的错误。所以,在服装设计中,我们只有把东西结合,古今结合,这两种结合在现实的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进⾏再结合,即把这四者融为⼀体,才能紧紧把握住当下世界服饰跳动的脉搏;也只有致⼒于这样的结合,才能使我们设计出的服装既具有⾃⾝民族的特点,⼜具有世界时尚,能为东西⽅不同⽂化背景下的⼈们所共同认可和接受。“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展望未来,⼆⼗⼀世纪的中国服装设计,只要⽴⾜本⼟,⽴⾜民族,不急不躁,从⾃⾝悠久灿烂的服饰⽂化,特别是唐代服饰⽂化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着眼,必定能诞⽣出⼀批世界⼀流的服装设计师,
创造出驰名世界的服装品牌,再现中华服饰⽂化之魅⼒和神韵。
(节选⾃郑芳琴《兼收并蓄雍容华贵——唐代服饰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中华民族服饰⽂化在世界服饰⽂化中有着独特魅⼒,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它随中华民族的诞⽣⽽诞⽣,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
B.中国历代王朝建⽴后都会对服饰制度进⾏改⾰,如明嘉靖⼋年的服饰改⾰对服饰的颜⾊和款式都做了不同程度地改变,以绘代织,从⽽适应时代需要。
C.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有⾃⼰的民族服饰,但是在表现贵贱上下等级时却表现出了⼀致性,都是以服⾊加以区分,以显⽰贵贱之辨的严格。
D.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历经改朝换代,但中华民族服饰⽂化却不断传承延续,形成了显明的特点,并成为彰显民族典章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标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时代在发展进步,服饰也需要改变,为了适应新的服饰⽂化的需求,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化需要批判地继承。B.作为⼀名传统⽂化的忠诚粉丝,如果想要了解某⼀朝代的服饰⽂化,⼆⼗四史中的《舆服志》或能满⾜你的需要。C.⽂成公主把中原服饰带到吐蕃后,促进了两地服饰⽂化交流,吐蕃学穿中原服饰,中原也出现“⾮华风”时世妆。D.“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因此要创造出世界⼀流的服装品牌,必须融⼊本民族元素和服饰⽂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原服饰⽂化影响的⼀项是()
A.契丹实⾏汉、契丹两制并⾏的服饰制度
B.党项⼈多⾐⽪⽑
C.⾦国的礼官祭服,青⾐朱裳
D.吐蕃君⾂去掉毡裘,改穿绢绮
⼆、⽂⾔⽂阅读
阅读下⾯的⽂⾔⽂,完成⼩题。
李鳞,唐宗室⼦也。其伯⽗阳事唐,咸通间为给事中。鳞少举进⼠,累不中,客河朔间,⾃称清海军掌书记。谒常⼭李
李鳞,唐宗室⼦也。其伯⽗阳事唐,咸通间为给事中。鳞少举进⼠,累不中,客河朔间,⾃称清海军掌书记。谒常⼭李弘规,弘规进之赵王王镕,镕留为从事。其后张⽂礼弑镕⾃⽴,遣鳞聘唐庄宗于太原。鳞为⼈利⼝敢⾔,乃阴为庄宗画⽂礼可破之策。后⽂礼败,庄宗以鳞为⽀使。
庄宗即位,拜鳞宗正卿,以李琼为少卿。献祖、懿祖墓在赵州昭庆县,唐国初建,鳞、琼上⾔:“献祖宣皇帝建初陵,懿祖光皇帝启运陵,请置台令。”县中⽆赖⼦⾃称宗⼦者百余⼈,宗正⽆谱牒,莫能考按。有民诣寺⾃⾔世为丹阳竟陵台令,厚赂宗正吏,鳞、琼不复详考,遂补为令。民即持绛幡招置部曲,侵夺民⽥百余顷。民诉于官,不能决,以闻。庄宗下公卿博⼠,问故唐诸帝陵寝所在。公卿博⼠⾔:“丹阳在今润州,⽽竟陵⾮唐事。鳞不学⽆知,不⾜以备九卿。”坐贬司农少卿,出为河中节度副使。
明宗即位,以鳞故⼈,召还,累迁户部尚书。鳞意颇希⼤⽤,尝谓冯道、赵凤⽈:“唐家故事,宗室皆为宰相。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鳞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久置班⾏,于诸君安乎?”道等恶其⾔。后杨溥谍者见鳞⾔事,鳞谓安重诲⽈:“杨溥欲归国久矣,若朝廷遣使谕之,可以召也。”重诲信之,以⽟带与谍者使为信,久⽽⽆效,由是贬鳞兖州⾏军司马。
鳞与废帝有旧,愍帝时,为兵部尚书,奉使湖南,闻废帝⽴,喜,以谓必⽤⼰为相。还过荆南,谓⾼从诲⽈:“⼠固有否泰,吾不为时⽤久矣。今新天⼦即位,我将⽤矣!”乃就从诲求宝货⼊献以为贺。因
为鳞置酒,问其副使马承翰:“今朝廷之⾂,孰有公辅之望?”承翰⽈:“尚书崔居俭、左丞姚顗,其次太常卢⽂纪也。”从诲笑顾左右,取进奏官报状⽰鳞,顗与⽂纪皆拜平章事矣。鳞惭失⾊。还,废帝终不⽤。
(选⾃《新五代史·杂传》,有删改)
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乃阴为庄宗画⽂礼可破之策阴:暗中
B.坐贬司农少卿坐:因……获罪
C.以⽟带与谍者使为信信:书信
D.孰有公辅之望望:声望
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
A.民诉于官故内惑于郑袖
B.不⾜以备九卿以辅万物之⾃然⽽不敢为
C.若朝廷遣使谕之爱⼈若爱其⾝
D.吾不为时⽤久矣吾为其⽆⽤⽽掊之
6.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鳞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
B.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鳞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
C.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鳞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
D.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鳞虽不才/尝事庄宗霸府/识今天⼦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
7.下列对⽂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宗室,历代皇族称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系⾎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宗室之列,历代规定不⼀。
B.进⼠,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在唐朝应试者皆被称为举进⼠。
C.台令,第⼀个含义为官职名,专门掌管陵寝;第⼆个含义是指御史台的规章。⽂中适⽤第⼆个含义。
D.博⼠,古官职名,秦汉时负责掌管书籍⽂典,后成为学术上通达⼀经或⼀艺、从事教授⽣徒的官职。
8.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李鳞是皇室宗亲,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但因替庄宗出谋划策打败张⽂礼⽽受到重⽤,后被任命为宗正卿。B.李鳞与后唐明宗有旧交⽽能够多次升迁,官⾄户部尚书,但他狂傲⾃⼤,意欲凭借宗室⾝份位极⼈⾂,却遭⼈厌恶。
C.李鳞⾃以为是,在与杨溥的密谈中认定杨溥有归顺之⼼,于是向安重诲建议进⾏招揽,因为事情未果⽽被贬官。D.李鳞在听说后唐废帝登基后,认为⾃⼰必将获得重⽤,并且在⾼从诲⾯前夸下海⼝,但事与愿违,最终希望落空。9.课内⽂⾔翻译。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不怀仁,貌恭⽽不⼼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这⾸宋词,完成下⾯⼩题。
蝶恋花①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今已具,⼀卷兵书,叹息⽆⼈付。早信此⽣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的⼀⾸词。②长杨赋:汉扬雄所作。常把扬雄看做怀才不遇的⼈。
10.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项是()
A.开头⼀句,“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从朝⾄⼣,终⽇触⽬盈⽿的只有凄清萧瑟的景象。
B.“黯黯”⼀句,既是实写,也以“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C.诗⼈想乘着⼩船归隐江湖,只是担⼼⾃⼰的⼀卷兵书⽆⼈可以托付。
D.全诗抚今追昔,今昔交织,回环往复,写得神完⽓⾜。
11.词中表现了诗⼈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四、⽂学类阅读-单⽂本
阅读下⾯的⼩说,完成各题。
红岩(节选)
红岩(节选)
①⼣阳斜照着流⽔,碧绿的江⾯上摇曳着耀眼的⾦光;成瑶⽆⼼去看这些,她兴奋的脸蛋在晚霞中映满了光彩。“⼆哥,别看嘉陵江了,你听我说嘛!”“你说吧。”成岗的⽬光正望着远处的⼀⽚红岩,不肯移开。那是中共办事处住过的地⽅,有名的红岩村。
②“⼆哥,我跟你说嘛!许多同学都要⾛了……”成岗回头看着妹妹,从那双认真的眼光中他发现这个少⼥已成长为⼀只练⽻的海燕,只待⼀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
③“真的!到农村去,马上就要出发。”妹妹说得很兴奋,⼀双晶亮的眼睛珍珠般地闪耀着,她渴望去参加农民起义,参加武装⽃争,到⼭上打游击,过那种充满浪漫⾊彩的战⽃⽣活。可是看到⼆哥⼀直没有回答她的话,少⼥明亮的眼光很快就变得暗涩了:“你⼀定⼜说我年轻不懂事,不让我去……”
④成岗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妹妹的⼼事他已经猜透了,但并不急于插话。“⼆哥,我们班上⾛了三个,最近还要⾛……我多么希望……”
⑤“希望总是有的。但是希望不是幻想。”成瑶看了看⼆哥,她不太满意这种抽象的回答。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话头⼀转:“哟,我的书包咧?我的书包咧?”⼀边叫着,⼀边慌慌忙忙地离开了阳台。很快就转来了,带着神秘的语调说:“专给你带回来的!只许你⼀个⼈看!”
⑥成岗从书包⾥翻出⼀叠粉红⾊的打字纸,“《挺进报》?”他迟疑了⼀下,沉下脸问:“把这拿回来⼲啥?”“给你看的。”成岗摇摇头,声⾳⾥带着妹妹难以理解的责难:“谁叫你带回来的?”成瑶惶惑地望着成岗。她满腔的热情,被迎头的冷⽔浇灭了。成岗指着《挺进报》严厉地说道:“这东西以后不准带回家来,给⼈发现了可不是好玩的事!”妹妹像受了天⼤的委屈,激动地反驳着:“我没有碰到危险!”“你太冒失了。”成岗摇了摇头,“这不是勇敢⽽是冒险!难道你没有看见到处都在搜查《挺进报》?车站、码头,到处都有特务!”
⑦“危险?我是冒失⿁?”妹妹的脸蛋⽓得失去了⾎⾊:“怪不得⼈家说你当了⼚长就变了!你——胆⼩,你——不敢和过去的朋友来往!你……好,好!我不连累你……泪珠沿着她痛苦的⾯颊往下涌流。她曾经那样信任、尊敬⼆哥,可是现在……她难过了,夺回《挺进报》,⼏下撕得粉碎,⼀把塞进书包,转⾝冲进⾃⼰的⼩屋,失声痛哭起来……
⑧微带寒意的薄雾渐渐散开,远处的⼭峦在晨曦中显现出起伏的淡影,迎着初升的旭⽇,鸟⼉清脆地叫着,飞向远⽅。在⼀块伸向江岸的悬岩上,成瑶已经坐了好久——昨晚上她睡得不好,噩梦缠绕着她:时⽽仿佛是⼤哥回来了,说要带她到延安去;时⽽是华为(重庆⼤学⽣)周⾝流⾎、和她同关在警备司令部;时⽽⼜挤在船上,⼆哥和她⼀道,那份《挺进报》被发现了,她藏来藏去,不知怎的⽼是在书包⾥。天还没有亮,她就被梦中追上船来的戴⿊眼镜的特务惊醒了。
⑨最近以来,她的⼼境很不平静,狂热的⼼使她特别容易兴奋,也容易激动,和⼆哥闹别扭的事,早就像阳光下的乌云⼀样散去。成瑶感到内疚和羞愧:⾃⼰按着书包,⼼⾥还咚咚地跳着,怕特务检查,反⽽说⼆哥是胆⼩⿁!⼆哥的话并没有错啊,勇敢不是冒险。她⼜渐渐回想到过去:是⼆哥给刚学扎发辫的⾃⼰,讲⼋路军抗战,讲敌后游击队,讲⽑主席和延安。上⾼中那年,⼆哥有天深夜才回家,⼀进门,就悄悄告诉⾃⼰,在飞来寺中苏⽂协,他真的见到⽑主席了,看见⽑主席和周副主席从他⾯前⾛过,他忘记了还有特务监视的危险,禁不住⾼声喊着“⽑主席万岁!”还有那⼀回,⼆哥半夜⾥回来,满脸鲜⾎,⼆哥不准她声张,洗净了⾎污,第⼆天照常去上班,却说是夜⾥⾛路⾃⼰跌伤了的。还有⼆哥⽣⽇那天,煮好了⾯,他却不回来,妈妈说:“呃,⼜是在车间。”果然在车间到了他,满⾝油污和⼯⼈⼀起⼲活。回家的路上,她⾼兴地告诉他:“⼆哥,你多么像个⼯⼈!怪不得别⼈都说你这个⼚长没得⼀点架⼦,可⼆哥的脸⾊⽴刻阴沉下去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和⼯⼈在⼀起……
⑩许多往事的联想,使成瑶激动地感到⾃⼰忽然聪明了,猜到了许多事情:她⾃⼰不是也保守着秘密,
没有把参加新青社的事告诉⼆哥吗?⼆哥⼀定和⾃⼰⼀样担负着秘密的⼯作任务,也许,他和⼤哥⼀样,是个最勇敢的共产党员。
从对岸开航的早班渡轮靠了岸。过⼀会⼉,轮渡划⼦⼜呜呜地叫了两声,开向对岸,这时天⾊⼤亮。成瑶想着也许⼆哥正等着她咧,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12.下列对⼩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第⑤段成岗⽤“希望不是幻想”表明态度:他特别不希望成瑶跟她的同学到农村去。
B.第⑦段成瑶对⼆哥的批评⼝不择⾔,说明她当时不懂哥哥的理性、隐蔽战⽃的主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