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整合创新教育
试论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一、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要贴进生活”“信息技术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信息技术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
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信息技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电子白板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对于已经制作好的PPT课件、FLASH及各种视频进行插入调用,也可以把生活中最常用的软件WORD文档等进行调入使用。教师还可以在演示调用过程中,随时利用白板中的一些工具对原有的课件进行不同颜、不同笔型的标注和讲解,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写、画、划、圈、点等操作行为,更可以随时改变背
景图和颜、对画面进行放大和缩小等等!如此众多的功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一、 创新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方式
  1、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应该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保障与基础。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开发的教学软件资源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与教学。
2、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
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这一过程整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
3、明确整合的目的——能力整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整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整合过程整合的这种课程整合形式,更有效地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这种能力的整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
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育情境中一种具体的活动,必然有来自历史的、社会的个的各现实的规定性。
1、来自历史的规定性。
2、来自社会的规定位。
3、来自人的规定性。
4、来自现实研究的规定性。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涵义
在文化哲学看来.课程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课程改革实际上是课程文化的变
迁和创新。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和普遍应用。正在导致从工业文比向信息文化的转换。这反映到教育领域来,就集中表现为信息化课程文化的建构。在这一背景中加以观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史使命,无疑就是建构新型的信息化课程文化。
文化哲学有两个基本的教育和课程理念:一是以人的学习为本,亦即教育和课程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学习而不是别的什么;二是实现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同一,亦即消除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割裂与对立,使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活整合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让人的学习过程成为和谐、自由和幸福的发展过程。由此看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具有信息化、学习比、民主化和文化等基本内涵。
1.信息化。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其信息化含义有:(1)整合以一定的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这些基础渗透着信息化的理念和特征;(2)整合关涉着作为课程系统要素的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及其结构方式,它们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媒介的;(3)整合不仅贯穿在规划、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而且包含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经验、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一体化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再概念化"及其实践形态的生成;(4)整合的课程与教学材料是以多攫体以及网络为主要载体的.
2、学习比。
学习化意味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建悔一种"以人的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样式。这一新样式.以人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到现代同时重""的转换.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方式为核心,并辅之以为其服务的教师教授新方式、教育内容呈现新方式、学习经验组织新方式,以及师生教学互动新方式,进而形成有机整体。
3.民主化.
信息技术将知识经验信息化,使知识经验打破少数人的"垄断",获得广泛的共享,从而使社会的平等和民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这里的民主化至少包括"民主素养"的培养和"民主社会"的建设两个层面。在学校里,信息技术通过在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上创新出民主化课程,其中包含着民主价值观,并创设平等、民主的信息文化环境和营造多元文比背景,师生在这种文化环境和背景中展开课程,协商讨论和合作学习.共享学习结果,使学生成长为民主素养"的公民。这样的公民走出学校和进入社会后,通过各种途径,将民主文化加以传播和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文化化。
这意味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割裂、分离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课程内部的整合、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及现代信息文化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整合.信息技术正在把我们带入信息文化时代,这种信息文化与学生学习生活是有距离的。整合就是通过筛选、优化信息文化,将它们引入学校,有机地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信息文化生活沟通.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以学习比和民主化为内在理念,以多媒体及网络为特质载体.并创新出集成型的数字化的课程材料包,从而形成信息化的新课程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