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文学媒介
本讲讲述文学媒介问题。文学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必须借助特定的媒介进行传输。只有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文学才能被读者感知。而读者想了解文学,也必须接触文学媒介。文学媒介可以是一本印刷精美的图书,也可以是一方古古香的竹简,或者是闪烁不已的屏幕……无论什么形态,文学媒介都已成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媒介可以分成书写媒介如笔墨键盘、承载媒介如报刊杂志、传达媒介如语言符号等等。文学中存在着一种媒介优先现象,即任何文学文本都必然首先借助于媒介才能呈现出来,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文学媒介在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多种媒介的共同发展、并行使用已成为当前文学领域的重要现象。文学媒介规定着文学形象的内涵,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一般说来,文学媒介具有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等等特点。
一、什么是文学媒介
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以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文学媒介可以分成书写媒介、承载媒介和传达媒介。笔墨、键盘等等,是书写媒介;报
刊、书籍等等,是承载媒介;而语言,则是传达媒介。就传播学的意义来讲,文学媒介应指传输语言的物质渠道,如传输诗句的竹简、手工印刷书、机器印刷书、电子书,以及连载小说的报纸和广播、刊发散文的杂志等,而不是指语言本身的内部形式组合。文学媒介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李白的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踏歌”,如果不看它的载歌载舞因素而单从歌词(文学)上讲,主要是一种口语文学媒介,它以口头语言这一物质媒介传达出汪伦对李白深厚的离情别意。
在今天,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电影文学、音乐文学和网上文学等,则分别是以戏剧、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媒介传达的。可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二、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从远古时代到今天,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从极粗略的意义上讲,这大致分别对应于原始文学、先秦至唐代文学、宋代至清代文学、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文学和90年代以来文学。
(一)口语媒介
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口语就是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在文字产生并占据主导地位之前的原始时代,口语文学承担了人类的以富于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重任。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歌谣。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经》、古希腊荷马史诗,保存了流传于民间的原始歌谣体文学。荷马是一位眼盲、行乞的游吟诗人,希腊史诗正是通过非文字的口语媒介传递下来的。
(二)文字媒介
文字媒介的发明使中国文学继口语媒介之后获得了一种新型媒介。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文字传播媒介占主导的时代。正是运用汉字媒介及相应的手工书写方式,中国人创造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这些文学的主要文类是诗歌、散文、史传文学,而诗歌是其中的中心文类。借助汉字媒介,中国古典汉诗经历了四言、五言、七言等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演化历程,并且在唐代达到了以诗歌为标志的高峰境界。
与口语媒介相比,文字媒介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便利。第一,文学创造的方式可由原来的口传转为书面
笔传;第二,在书面传播时,可不要求发送者(作者)和接收者(读者)同时在场,这使文学传播得以突破口语媒介时代的人员和时空限制而获得新的表达自由;第三,文学作者由原来的集体作者发展到出现了个人作者,从此出现了独立的诗人和作家;第四,文学的书面文本可以在其原创者(发送者、说话人或作者)的自然生命终结后继续其文献生命,传之久远;第五,文学的书面文本还可以同原创者及其最初语境分离开来而独立存在,这为读者对文本进行较为自由的阅读和阐释创造了媒介条件;第六,文字媒介还可以消除汉语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传播障碍,为文学在不同地域和体中的传播提供便利。
(三)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是把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复制在纸张上的媒介技术,它通常包括手工印刷媒介和机械印刷媒介两种形态。从中国文学史看,手工印刷媒介在宋、元、明、清时代文学中起到了主导媒介的作用,对这时期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可以说,印刷媒介的发明和发展,为宋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媒介条件。由于印刷媒介的运用,以往文学经典及其他文化典籍才得以大量地印行、流通和阅读,这不仅大大拓展了文人学者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修养,而且使新的文学的更大量与快捷复制以及在普通读者中传播成为可能。宋代散文的活跃、宋词的繁荣、明清白话小说的兴盛,就是与印刷媒介的作用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明清白
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直接与印刷媒介相关:由于印刷媒介的运用,长篇小说这类篇幅巨大的文学作品的快速成为可能,这就为其在读者中批量发行和迅速流通提供了媒介条件。印刷媒介的普及和长篇小说的批量生产满足并刺激了各阶层读者的文学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各阶层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学消费需要又反过来刺激了作家及文学商人的生产欲望。试想,如果没有印刷媒介的普及以及以市民读者的文学市场的兴起,白话长篇小说在明清时期出现繁荣是不可思议的。
与此前的口语媒介和文字媒介相比,印刷媒介给文学带来新的便利。第一,文学创造的方式由原有手工抄写转为手工印刷,其复制速度和能力大为加强;第二,由于批量复制上的便利,大容量或大规模的文学文本的写作、复制和发行成为可能,这逐渐地促成了“诗”的衰落和“文”的兴盛,以及白话长篇小说的繁荣;第三,又由于印刷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中的识字体人数逐渐增加,文学的消费者和接受者数量得以随之增长,这促使文学从过去少数高雅“士人”的特权转化为大量通俗市民的日常消费对象,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进程;第四,尽管按明清时代的正统学术规范,诗歌依旧被视为文学主流文类,但白话小说却在非主流的数量庞大的市民读者层面获得了实际的主流地位,这等于说印刷媒介在暗地里协助新兴的小说文类向诗歌主流宣战,直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减瓦解了后者的原有特权。这可以说为清末民初(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借助机械印刷媒介在中国普及的良机发动“小说
界革命”奠定了媒介基础。
(四)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又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是以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由机器及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说得简单点,大众媒介是向大量受众传送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机械印刷媒介是大众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由印刷机去印制文字和图画等的媒介技术。机械印刷媒介传入中国是战争之后的事。机械印刷媒介为文学提供了崭新的、强有力的大众传播方式,从而使文学传播从手工传播演变成为大众传播。也就是说,由于机械印刷媒介的运用,文学得以从数量有限的手工业生产变成了数量巨大的工业生产。
由于机械印刷媒介在传播数量、速度和范围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同时,由于维新变法运动在舆论宣传和社会动员方面的特殊需要,文学得以迅速地走向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以梁启超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治之关系》从而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标志,机械印刷媒介及由此印制的报纸、书籍和杂志成为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新兴的主导媒介。又由于文学报纸、小说杂志和小说书籍借助印刷媒介的威力迅速拓展其商业市场,需要一批专门人才从事文学职业性写作,于是,第一代职业作家终于出现。如吴沃尧、李宝嘉、曾朴、黄小配、徐念慈、包天笑、周瘦鹃和徐枕亚等。
电子媒介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形态,在今天,它的影响日益增强,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主要承载方式。
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广播、电影和电视三种形态。这三种电子媒介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传播媒介的发达,对于文学产生了巨大作用。
与文学的以往三种媒介——口语、文字和手工印刷相比,大众媒介体现了四方面的传播优势:第一,表意上的广泛性,能表达最广泛的思想和情感;第二,时间上的永久性,能表现具有永久性意义的事件;第三,空间上的迅速性,能迅速传播远距离事件;第四,受众阶层的统一性,能面向所有阶层的受众。
(五)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多媒体原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播形式结合到一起的电子媒介,又称混合媒介,在这里是将多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话、传真、计算机通讯等)连接起来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传输的双向信息系统。目前,以多媒体媒介为主体的网络媒介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有人据此称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媒介对于文学传播具有新的特点:第一,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国际互联网的完善,网络媒介与其他任何媒介相比都显示出传输和复制快捷、储存和提取简易的优势,因此可以大大促进文学的传播、储存和复制速度;第二,与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属于媒介对受众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
传播性质,这使得网上文学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即时沟通;第三,正由于网络媒介具有双向传播性质,作者与读者在网上可以享受到平等对话的权利;第四,人们在网上的文学对话有可能更具有个人化和个性化特征;第五,单就网上文学写作而言,由于网络传播要求快速、简便、新颖,因此文学表达有可能更趋简短、新奇;第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文学作品具有文字、图像、声音等结合的特点,可以为文学阅读带来新的体验。
以上只是极简要地描述了文学媒介的演化状况。由此可以看到,文学媒介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和实现技术创新。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如下两方面情形:一方面,每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个时段都可能出现一种或两种主导型媒介,例如,原始时代的口语媒介、先秦至唐代的文字媒介、宋代至清代的手工印刷媒介、20世纪以来的大众媒介、近年来日益兴盛的网络媒介。另一方面,已经出现过的所有旧媒介不会断然消隐或终结,而总是与新的主导媒介叠加到一起混合起作用。例如,上述五种媒介无论兴衰都在今天的文学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表明,现行的文学媒介类型无疑应至少包括五种类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手工印刷媒介、大众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以及网络媒介。多重媒介的叠加和混合运用,使得今天的公众似乎置身在由媒介制造的“超级现实”里,这种比现实显得更真实和更具诱惑力的“超级现实”在带来无比快乐的享受时,也正在制造媒介的暴力。因为,媒介的技术和制造往往可以违背人类的自由原则而自行其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使用它的人类。
三、文学媒介的作用
(一)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内涵
我们一般会认为“媒介”只是一种意义表达的“中介”,事实上,媒介不仅仅意味着意义的传导,还意味着不同的媒介生成和传达特定的形象内涵。也就是说,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极其“形象化”的散文。在散文的结尾,“父亲”执意要给“我”买橘子,于是,“我”在凄凉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里的“形象”,是一种建立在文学媒介基础上的“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
在这一段话里,“父亲”形象也许不难用其他艺术媒介进行“传播”:设想一段现代舞,一个疲惫的老人在慢慢爬升,背影忽而松弛忽而紧张……问题在于,无论怎样用“形象”来塑造,这种电影的、摄影的、舞蹈的等等媒介,都不能将朱自清的《背影》“画”尽。为什么呢?细读这一段不难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事实上包含了两个“形象”:一个是“父亲”的背影形象,另一个是朱自清“看”这个背影的形象。简言之,朱自清笔下“背影”的感人是因为文学媒介同时“记录”了这个“背影”和这个“背影”的“被看”。“看背影”成为“背影”情感魅力的重要资源;这样的“背影”正是因为以这样一种凄凉而伤感的方式被“看到”,才会成为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形象。
由此来看,文学媒介所生成的形象,与普通的视觉形象相比,是一种携带着文学叙事者彩的形象,
它同时将形象与对这个形象的查看、感受一起传达出来。而普通的视觉形象则“丢失”了作为文学叙事者的朱自清的目光,变成了直接以其自身轮廓作用于观看者的形象。显然,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总是深植于文学传播媒介之中,成为文学媒介的特殊产物。
(二)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媒介是影响文学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学媒介在社会系统或文化语境中扮演不同的角,因而文学媒介对于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会发生某种带有实质性意义的影响。
例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单从艺术标准来看很不成熟,但由于在《新小说》杂志连载,财于启蒙知识界产生强大的影响,并由此对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还可以指出,对文学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本的意义走向。不妨考虑如下问题:以不同媒介去讲述同一个故事会产生相同的修辞效果吗?一位当代作家要当众叙述一个故事,他可以选择不同媒介:如以口语媒介讲述口传故事,可能会力求叙述语言口语化、词汇生动、句式简易、使用可以唤起听众兴趣的重复性套语等,这更适合通俗听众的口味;如以手抄本媒介传输小说,可能会照顾文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妨使用一些富于文采或带有个人性格的复杂词语和句式;如以机械印刷媒介大量地印行小说,可能会兼顾不同阶层读者的阅读需要,
寻求“雅俗共赏”;如以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形式去讲述,可能会注意投合“黄金档期”或“黄金时段”家庭主
妇的观看兴趣;如以网上小说连载,则会顾及网上传输速度而力求表达简易、考虑上网的日常性而力求通俗、鉴于没有公开的编辑把关而无所顾忌地表达,同时也满足匿名的各阶层网友的私人隐秘渴望或公共领域幻想。无论选择哪种媒介,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因媒介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出现差异。
这表明,文学媒介直接关乎文本意义及其修辞效果。简言之,媒介关乎修辞。达就是说,文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在特定语境里总是关涉文学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当然,文学媒介在文学中的意义既不应被夸大,也不应被轻视,而是需要正视,予以充分合理的关注。
四、文学媒介的特点
(一)涉义性
涉义性即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例如,口传文学的盛行与原始时段文化语境赋予口语媒介以特定意义相关,口语媒介就成为那个时段意义系统的主导型代表。同理,在文字媒介与先秦至唐代文学、手工印刷媒介与宋代至清代文学、大众媒介与晚清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以及网络媒介与90年代后文学之间,都存这种关系。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
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出不同的新意义。如杂志媒介、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使得原有的文学文本呈现出与新的媒介相应的新意义。显然,不同的媒介运用可以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这一点在当前大众媒介主导的时段是尤其明显的。如蔡智恒著网上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阅读的读者与后来在纸质书本上阅读的读者应获得了彼此不尽相同的感受。在网上一帖一帖地片段地阅读时,“网友”读者怀着某种日常的期待,把这种阅读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悉心关注其中人物“轻舞飞扬”和“痞子蔡”之间的感情进展,尤其是“轻舞飞扬”的命运结局。而当这部小说后来被当作“网络文学”或“网上小说”的“经典”而下载下来印刷成“纸质书”时,更多的人们就可能把它与通常的书籍或杂志文学联系起来阅读,其意义就变得不大一样了,至少网上阅读时特有的那种日常期待、情感激荡、新奇感等难免变得淡薄了。
(二)物质性
文学媒介总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外在物体构成的,如甲骨、竹简、普通纸张、报纸、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文学媒介的物质性是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假如说“我心中有部小说,不仅人物性格和故事精彩,而且富于文采,只是无法用外在物质媒介表现出来”,那么,这种情形根本不能被称为文学创作,最多只是一种朦胧的文学创作冲动或灵感而已。文学是必须以物质媒介形态为标志的,否则,世界上的“文学”就太多了,令人失去了判断的标准。
读李宝嘉的长篇小说《文明小史》(1905),手里拿到的是华夏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之一种,属32开硬皮精装简体横排插图纸质书本。如果我们要了解这部小说的语言及意义,就不得不接触和通过这样的物质媒介——“书”。然而,如果我是一个喜欢繁体字的读者,则可能对这一“媒介”并不欣赏,而愿意另选适合自己的繁体竖排本。或者,假如我更喜欢上网阅读,那么,我不必去书店购买或去图书馆借阅书,而是在个人电脑中点击进入一个文学网站,直接在网上阅读。这时,我所依托的物质媒介就改成了电脑和国际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文学阅读都必须借助具体的物质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