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住民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的困境及出路
28网络原住民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的困境及出路
彭向燕 朱 宁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在当代中国零零后已经成为新世代的网络原住民,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部分高校思政教师仍
保有传统线下教学形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不协调难以有效达成思政教育的目的。只有准“变与不变”的精确定位,借助素材选取及话语革新等有效手段,才能实现新时期的思政教育目的。
关键词: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互联网
一、“后千禧世代”——初代网络原住民概览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突破9.04亿,网络普及率达64.5%,2020年初的特殊状况更使得2.65亿在校生普遍求助于线上课程与网络教育。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不是在展望信息时代,我们已然生活在信息时代”。
前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John…Palfrey在其著作中,将那些一出生即面临网络世界现实与数字化时代的新生世代称为网络原住民(DigitaI…Natives)。对于上一世代而言,网络是工具;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即世界本身。在当代中国亦有学者将“九零后”及之后生人定义为现代社会的“网络新一代”,但就我国互联网的客观发展进程——1994年中国大陆才正式接入万维网来考察,不难发现在代际划分上,广义上的“零零后”或曰“后千禧世代”才算是真正普遍意义上的“初代网络原住民”(简称原住民,下同),而这一年龄段体也恰恰与当前及未来数年间的高校思政教育对象基本重叠。
有研究者将网络时代的青年学生基本特征概括为“自我意识主体性崛起与价值观念多元化”,笔者拟在认同此结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该较为明显的“体性特征”对千禧世代的一项具体能力即“信息获取能力”的直观影响。
显而易见的是,在信息时代,特别对于原住民体而言,互联网基本可被视为一种原生的生活组成部分,而非单纯被选用的工具。互联网的思辨性和交流的广泛性,决定了人们从一开始就可以得到更多元的观点,边吸取边证伪。有鉴于此,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从业者所要面对的,已不再是传统情境中有如一张白纸可以尽情描画的受教育体,而很可能是已经吸取了足够的对应知识储备,亟待“去芜存菁”“辨伪存真”,而非单纯继受灌输新知识的新生世代。
二、传统思政教育及其情境冲突——“老革命遇上新问题”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发端于20世纪50年
代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要求高校统一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之后经历数十载政治环境变迁与时代局势变动,高校思政教育的体系、内容乃至相关主题亦随之几经辟易。现今通行的课程体系(四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课)主要的依据200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虽然之后有关部门也曾多次发文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与细节进行宏观调控与精确指导,但就总体而言,可以认为未再发生体系上的根本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显然,在我国通行的思政教育方式中,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的地位未曾动摇,要推进思政改革,就必然要加大线上教育所占比例。
诚然,以稳定形态运转多年的传统思政教育方式有其相对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在面对自小接触“信息大爆炸”社会、且总体而言普遍具备远超前人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原住民时,这一套“总体变动不居,局部地区微调”的固有模式是否还将对其产生明确效果,却是令人不无疑问的。
有待革新的课程体系和高台教化的授课模式限制了思政教育的基本框架,对从教者而言尚且极易陷入常态化、模式化操作而失却热情,对后千禧世代而言,这一耳熟能详的话语体系更是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容易丧失探求的新鲜感。
三、破局之法——正视现实和“变与不变”“时代大势,浩浩汤汤”,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原住民世代的出现以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终不可逆,未来这一趋势只会是愈加普及。有鉴于此,当代的思政教育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及受教育体的偏好,“顺之则昌”,应当是唯一的合理选择。有学者提出,当代的思政教育应当坚守…“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抓好全环境育人,而所谓的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互联网线上与线下教育的有效贯通。
思政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其势必要经由顶层设计进行高屋建瓴的立意指导与提纲挈领的精密布局。故而此类部分可被视为“不变”,属于从业者必须接受的先决既定条件;然而,思政教育应当进行课程改革又是个既定的大方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也就是如何在既定框架中谋求“三教改革”,即教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全面深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求新求变”。
然则“变者为何”?对于普通一线教师而言,两个或许较具操作性的选项:一曰素材,二曰话语。
所谓素材,亦可称为“借鸡生蛋”,即多方开掘贴近零零后生活的、容易引发共鸣且可为思政教育中相关主题所运用的相应资源,不限于固有的影视、文学、戏曲等传统形式,甚至现时的新兴产物如短视频、ACG等,亦属于可资运用的对象。例如B站享有版权的爱国主义题材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在年轻世代中受到大量的追捧,相关热词如“兔子”(指代中国)、“种花家”(“中华家”谐音)等文化符号亦在千禧一代中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流行文化话语中的一类标志性词汇。将之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结合并讲解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可以预见课堂效果势将好于机械性的
【作者简介】 彭向燕(197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济南高校
29
照本宣科或干巴巴的课堂诵读。又如近年来涌现出的诸多主
旋律代表影片如《湄公河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显然也是直观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丰富资源库。
应当强调的是,素材的剪切与选用不是单纯的教学幻灯片或者多媒体视频中增加几个片段用以活跃课堂气氛,而应当考虑将其有机结合于相应的特定主题乃至专题教育之中,而这就决定了任教者不能只
是浮光掠影的信手浏览或浮皮潦草地复制粘贴,而应当对其进行深挖细探,充分开掘其中有益于实现教育目的的可利用资源。
所谓话语,亦可称为“借花献佛”,即自觉革新实际授课时的话语体系,在演讲风格、遣词造句乃至联系时政等方面贴近网络世代,以期通过共享同一话语体系,使得夹杂于其中的思想教育或政治引导被其所一并接受,以达致有效共鸣的期许效果。按德国学者Jürgen…Habermas所提出的“商谈-对话”理论,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而所持语言在其间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尽管其本意不是为了解决教育学领域的问题,但这一原理却是可以在此有效借鉴的。过往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多偏重标准答案的灌输或意识形态的引导,却往往忽略了在传道授业时所应用的一套“话语体系”并非依照受众即青年学生的特征量身打造的,故而或失之空泛或流于形式,甚至因为语言风格本身过于陈旧而被受众自始拒斥,全然无法接受。这就是忽略了一项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听下去”才是“听进去”的先决条件,而非相反。
而在面向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中,这一不协调之处恐怕会愈发明显。因为网络语言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超常规性”——由寻常的语词组成,却对于特定受众具有与其字面含义不同的“内涵特征”。
诚然,个人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因人而异的一项能力,但
依然可以生发出不同的风格,只要被学生接受和喜爱,能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教学语言。因此,教学语言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屈从于“网络语言”,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高级教学方式。成名学者如易中天可以把驳杂难解的先秦百家思想史描述的妙趣横生;罗翔可以用无数张三的案例将晦涩艰深的刑法总则拆解的通俗易懂,思政教育中为什么不能实现这种仿效与借鉴?须知,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教育者的身上,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义正辞严却起始便被拒斥的“讲授”,实质上无异于自我陶醉的独角戏。
结语
面对原住民时代的思政教育,势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新观念,在新生世代面前一味恪守既有的思政教学方式,不知变通,或许最后只会出现教育目的无法实现、课堂效果形同虚设、授课教师有心无力、受教育者无所适从的“四输”局面。而通过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在“变与不变之间”到立身之本,或许才是新时代思政教师的应有定位,亦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参考文献
[1] 蒋广学,周培京.网络社会中青年思想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19-22.
[2] 刘媛.高职院校开展“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0):76-78.
[3] 张会芸,冯晓玲.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
材发展研究(2006-2018)[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68,73.
[4] 王灿.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路径
[J].高教论坛,2020(5):98-100.
过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栏目推出的支月英、张玉滚、
黄大年等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或者表演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使学生身临其境,触动和感化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既让学生掌握教师应具备的思想、知识、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学科知识,同时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爱惜教师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毕业后执着于教书育人,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让教育学课程思政入脑入心,知行合一。教师设置引起学生急于学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相互质疑问难,出问题的关键,进行总结概括并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教育学课程中学习教育学
的意义内容时,提出“如何看待幼儿园虐童事件”“不学教育学能不能成为好老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质疑中逐渐认识到教育学课程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得出“学好教育学才能成为好老师”的结论,既让学生掌握“为什么学教育学”“怎样学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同时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成为教师后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育学课程评价应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方式,教
师让学生本人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让学生互相间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相互促进、相互提商。教育学课程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上课发言次数及观点、出勤率、作业、学习成果展示等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测试、情景剧等方式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形成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情况。同时,教师要利用好终结性评价,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的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方向性。
综上所述,教育学课程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丹.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J].金
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24.
[2] 郝红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
究,2018(8):10-12,16.
[3] 刘安波.课程思政视野下《教育学》课程育人目标实现的
路径与方法[J].经济师,2020(6):199-200.
(上接第32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