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5技术的科技期刊论文微媒融合探索
研究论文
28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鸡蛋羹怎么做好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进入了刊网融合的时代,期刊的读者和作者在阅读论文的同时,希望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科技信息,传统纸版期刊和初期电子期刊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阅读需求。制作基于科研人员需求的电子期刊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期刊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1-3]。
现有电子期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动态信息来呈现给读者[4],目前多应用于生活类杂志。科技类电子期刊发展缓慢,大多简单呈现科技论文文字、图表和简单的多媒体信息[5]。电子期刊在科技传播中发挥着以下作用:弥补纸刊所刊登内容局限性的问题;深度挖掘论文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全景呈现科研全过程;增加发行量,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逐步替代纸刊发行,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研究基于H5技术生成,通过平台扩散的电子刊——微刊。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微刊平台,寻适合科技类期刊的融媒体发展之路。研究成果可为科技类期刊的融媒体发展作出贡献,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
一、H5技术
H5是HTML5的简称,相比上一代H4版本,H5交互性更强,拥有更多功能,最大的特点是在移动终端支持多媒体[6]。H5技术是基于目前社会的移动设备产生的,是专门针对移动多媒体的高级网页技术研发的。此
技术的适应性强,最终呈现的视频、动画、图形、排版形式、页面风格等均与计算机端网页呈现没有区别。当今社交媒体的主要代表是,使用范围广、人员基数大,因此应用于H5技术的内容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已成为现代传播中的流行方式。基于以上特性,H5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上,同时小游戏、小程序、表单统计、邀请函、会议报名等领域皆有涉及。
作为社交软件的霸主,除了在国内拥有众多拥护者以外,在海外也占有很大市场,用户体高达10亿,是最主流的移动社交平台,兼具社交、通信、互动、支付、金融等功能。强大的H5技术功能是交互式发展的动力,交互形式更加新颖,大大提升了创意空间,传统的传播、扩散、接收信息的方式,逐渐由被动式转变为互动交互方式,进而在互动体验中主动接收并传播产品信息。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依靠H5技术,通过平台实现[7],有五种传播方式。
第一,的自定义菜单或其子菜单可添加H5的相应链接,点击菜单按钮跳转到H5地址界面。
第二,对于正文支持超链接功能的,可以直接在文中输入H5网址,点击跳转界面。也可在
正文中制作宣传图片,将图片与H5网址超链接,点击图片跳转。
第三,对于正文不支持超链接功能的,可将H5网址输入编辑界面的“原文链接”中,生成推送消息后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多媒体信息。
第四,将链接好H5网址的二维码嵌入
基于H5技术的科技期刊论文微媒融合探索
罗晓琪1,王杨2
(1《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37;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北京 100190)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科技期刊发展已经进入多媒体融合的时代,传统的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期刊读者、作者的阅读要求。新一代基于H5技术的电子微刊以平台为载体,很好地解决了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文章探索科技期刊基于H5技术与传播融合发展的途径,旨在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通过对比分析OSID“现代纸刊”、超星“域出版”微刊等几个典型平台,研究科技期刊融媒体发展之路,分析不同平台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目前众多科技期刊进行论文与微媒的融合尝试,形式不同,但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微刊中集成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立体展示传统纸刊不能呈现的信息,可以极大地丰富科技论文内容,
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从而提高期刊的传播度与影响力。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电子微刊也存在阅读体验欠佳、模板僵硬、个性化推广困难等缺点,这都是以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科技期刊;H5技术;新媒体;微媒传播;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028-03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29
第13卷第07期 Vol.13 No.072022年4月 April  2022
正文中,扫描/识别二维码获取多媒体信息。
第五,通过扫描制作好的二维码浏览相关信息。二、科技期刊与H5技术的新媒体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传统的固定式阅读逐渐被移动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取代,信息载体更加多样化,手机获取信息成为常态。由于受到新媒体的
冲击,传统的出版业务出现萎缩,科技期刊的印刷数量和销量呈现大规模下降,广告收入相应断崖式下降。发行量下降意味着读者流失,为了保证期刊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寻求融媒体发展成为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弥补传统科技期刊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方式单调的不足,可以加快传播速度,扩展传播宽度,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促进科技期刊转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基于H5技术的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之路。
(一)OSID“现代纸刊”
OSID 开放科学计划,是由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面向学术期刊行业的一项开放科学公益计划,于2018年初正式启动。
OSID 是以全媒体思维打造的“现代纸刊”,以音、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手段在平台上呈现,除传统纸刊论文的知识内容外,还附加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多种形式的音视频介绍(文章、工作、研究团队等)、开放内容数据源、学术交流、文本链接等纸媒无法表现的内容,实现了精准的知识服务,使单篇论文多层次化,最终成为科研人员的互动交流平台。
图1为论文“铣刀盘激光熔覆修复过程的温度场与应力场有限元仿真”在的显示情况。该文章发表于2019年第1期,可以看到,期刊提供了PDF 和HTML 两种版本供读者阅读,点击HTML,页面跳转至论文的H5
阅读界面。
图1 OSID 论文在的展示情况将页面拉到文末,可以看到文章独有的OSID 二维码编码,识别该二维码,得到论文新媒体融合素材包。在素材包中,可以获得该文作者对该篇学术论文的音频解读,获取作者与读者间互动的学术问答,获取该文公开的实验图片、数据、实验视频等信息,并且可以关注该文学术圈以及关于刊物的介绍。
可以看到,经过OSID 整合的科技论文,除了展示与纸刊相同的文字、图、表内容以外,还提供了纸刊无法承载的如实验数据、音频视频等富媒体信息,极大丰富了论文扩展内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此外,OSID 搭建了知识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科研工作者的学术交流。
(二)超星“域出版”微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学术数据库模式逐渐显示出了其弱化学术期刊栏目、缺乏凝聚某领域学术共同体、难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向移动端转型等弊端。基于此,超星公司于2015年推出了超星“域出版”电子期刊。“域出版”即以“专域”为编辑、出版和传播的基本单元,借助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特的期刊在线出版与传播模式。它是包括专栏出版、文献、图片、音频、视频、论坛、授课等多媒体功能在内的三维平台,可以在多元载体上发布,不仅适合PC 端传播,更适合移动终端传播。
超星“域出版”应用H5技术,实现了当期文章和全部过刊的在线阅读。与此同时,“域出版”还将刊物打
造成一个多功能的数字图书馆。图2为“域出版”杂志的主界面,可以看到,图书馆包括“传统出版”“”“栏目专题”三大板块。“传统出版”以H5格式提供论文在线阅读,“”为期刊粉丝提供杂志相关信息推送,“栏目专题”将期刊中所有文章归类到飞行器设计与力学、导航控制、空间科学、材料结构、推进技术与动力这五个专题中,点击专题内文章即
可跳转至原文阅读。
图2 超星“域出版”界面
研究论文
3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超星“域出版”通过H5技术实现了期刊论文的多形式检索,通过作者、学科、关键词、机构、地区等多种细分归类,可以使读者又快又准地获取到所需学术论文。
超星“域出版”利用H5技术,将总被引频次、历年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纳入期刊数字图书馆,方便读者全方位了解杂志的特点。
(三)其他微刊展现形式
OSID“现代纸刊”和超星“域出版”微刊是如今科技期刊选择较多的两种微刊形式,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除了这两种形式的微刊之外,许多科技期刊还做了其他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中华医学会微刊
payphone 歌词>三围是哪三围
中华医学会将其近200种期刊归纳、整理,利用中华医学期刊平台,实现了论文在线阅读与传播。平台除了具有论文数据库的功能外,还通过H5分类技术,实现了心血管、内分泌、普外等不同医学领域的论文、文字消息推送。部分期刊尝试推出收费内容,信息有偿推送给广大读者,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可以说,中华医学会微刊不止服务于作者、读者,也对广大医患之间的沟通、信息交换作出了巨大贡献。
2.方正微刊
方正集团以王选院士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起家,一直致力于书稿的编辑与排版,推出的排版软件一直占有很高的市场使用率。近年来,方正公司利用H5技术,使期刊论文动态展现成为可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方正微刊在实现论文增强出版的同时,提供论文原文PDF 版本下载,读者可以方便地保存所需论文原文;通过方正微刊,还可以轻松获得作者已发表论文的详细文字信息,方便大家深入了解作者的科研经历。
3.“煤传媒”微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将旗下20本期刊进行整合,形成媒体矩阵[8]。其自主开发的“煤传媒”应用最新的H5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实现论文的增强出版,文章中嵌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给读者提供立体的阅读感受;对期刊的宣传、专栏专刊组稿等进行探索和实践,取
得了比常规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小结
老舍的代表作品
第一,科技期刊面向读者需求,进行了大量科技论文融媒体尝试,微刊中集成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富媒体信息,极大地满足了科研工作者对科技论文立体化阅读的需求。
第二,现有融媒体技术平台利用最新的H5技术,可以实现科技论文单篇发布、期刊整体发布等效果。
第三,在OSID 等平台,微刊展示的多媒体信息界面与原文界面分离,作者在阅读科技论文时不易兼顾附加信息,很容易漏掉重要的多媒体资料,造成阅读不方便。
第四,大多数商业平台提供了微刊模板,方便期刊社快捷、程序化地发布微刊,但由于模板的固定性,论文呈现形式多样化变得困难,不利于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科技期刊的个性化展示。
第五,大部分科技期刊社在实现科技论文融媒体发展的同时,转让了微刊的自主修改权和推广发行权,科技期刊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自己论文的传播、销售等后期处置权利,技术上受制于平台机构,论文个性化推广变得异常艰难,这是今后各期刊社刊网融合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新一代基于H5技术融合微媒传播的微刊,是符合新时代对科技类期刊要求的产物,可以极大地丰富科技论文内容,立体展示纸刊不能呈现的信息,从而高效地提高期刊的传播度与影响力。众多科技期刊在H5和刊网融合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尝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李君安.新时期我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平台研究[J].中
国传媒科技,2021(1):17-18,21.[2] 王涵,方卿,翟红蕾.学术社交媒体传播内容比较及其对期刊新媒
体运营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0):1310-1317.[3] 刘青.水利科技期刊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
2021(10):69-71.
气压预报[4] 刘冬梅.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J].天津科技,2017,
44(8):86-90.
[5] 吴祝华,蔡雅雯,王国栋,等.学术期刊公众平台增强出版功
能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9,38(5):88-91.[6] 郑詹号. H5广告在朋友圈的传播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8,9(20):41-42.
[7] 张扬.基于“H5+”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J].中国科技
期刊研究,2017,28(10):936-940.[8] 宫在芹,朱拴成,代艳玲,等.科技期刊刊采编系统建设研究:以
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具体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3):242-247.电脑开机密码忘了怎么办
作者简介 罗晓琪,学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
出版与传播。
王杨,学士,编辑,研究方向:科技期刊新媒
体运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