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是研学的“必修课”
打开文本图片集
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意味着,研学旅行将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由随机性变为计划性,由市场“混战”走向规范化。
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长沙市家长彭智2015年曾陪女儿去北京大学进行研学旅行,但细心的他,发现几个带队的“北大学生”不太对劲。后来他私下打听,确认所谓“北大学生”其实是借用社会人员。彭智回想起那次糟心的经历,不禁感叹:“怎能放心把孩子交到这种弄虚作假的人手中?有资质、信誉好的旅行机构还靠谱些。”
对于研学旅行在过去几年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学校和家长普遍担心。首先是“旅而不学”。有家长表示:虽很支持孩子去研学旅行,但对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缺乏信心。学校通常实施大团队作业,动辄上百人浩浩荡荡前往某处研学,往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家长们质疑:孩子能从这种粗放式的研学旅行中学到什么?对此,《意见》明确提出: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
1/ 8
课程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那又如何让研学旅行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有机融合?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说:“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寻‘关键事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可视化呈现,并推进学生的参与和分享,兼顾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衡,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意见》强调: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林卫民表示,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最后呈现的东西可能是一份报告,里面会包括对学生在整个活动当中所有表现的评价。
家长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确保安全?《意见》强调:研学旅行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探索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一是安全预案,这是保障落实研学旅行安全问题的关键;二是在活动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细节方面,比如飞机没有停稳之前不能解开安全带等。三五个学生可组成一个小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安全,这样能更保险,让家长更放心。学校若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这也是《意见》中的一大亮点。其中,旅游部门将负责对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进行审核,文件明确了教育部门、旅游部门、交通
2/ 8
部门、学校、旅游企业或机构等各方应承担的责任。
还有一个问题:研学旅行费用高怎么办?此次《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意味着研学旅行将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以往“自愿自费参加”,将变为“一个都不能少”。但研学旅行的费用,却将部分家境困难的学生挡在了门外。《意见》的出台或许会帮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参加研学旅行。文件指出:研学旅行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减免费用;各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經费筹措机制。
一场“示范”的研学旅行
2017年2月20日,470余名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师生组成的研学旅行团队抵达北京,接下来的5天里,这支团队开展了“立德树人,科学求真,感知科学文化魅力”北京科技研学旅行暨科学实践教育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下属中科科学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科学国际旅行社承办、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委支持的此次活动,将引领全国中小学校师生,享受我国高端科技研学旅行和科学实践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当天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里隆重的开营仪式上,来自沈阳师大附中的师生非常兴奋。仪式刚一结束,中国科学院著名航天科学家、曾任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的张厚英
3/ 8
老师便带来一场题为《同学们,你们想做航天员么》的精彩科普讲座,让师生们大开眼界。接下来的时间里,这样的专家讲师、“国”字头的研究机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等,轮流呈现在师生们面前,为师生们奉献一场科学实践教育的盛宴。
神十四航天员名单公布随后5天里,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师生们见到了会跳舞的机器人、会游泳的机器鱼、无人驾驶的智能交通车,参与趣味性十足的体验互动游戏;漫步在亚洲最大的动物类专题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将看到濒危的白鳍豚、传世的大熊猫,更有巨大的蓝鲸标本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不但能亲自参观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郭永怀的办公室,还能在力学实验室亲自操作力学原理设备;在光电研究院,我国的卫星导航、浮空器系统技术会让师生大开眼界;在沙河天文台,师生们会学习如何利用望远镜观测太阳;此外,跟着专家亲手制作昆虫标本、学习创新实践课程,每一项都给师生带来震撼。
这样“重量级”的研学旅行,是有关部门精心安排出来,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做示范的:参观国家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在研学旅行的轻松氛围中,体验国家前沿科技成果,与科学家互动,并亲自参加高端科普资源体验交流活动,用最轻松的方式传递科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科学的种
子。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为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8号)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实践
4/ 8
教育功能,培养少年儿童科学探索意识、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而举办的,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成为首批享受中科院高端科教资源的学校之一。
建立“模版”后推广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八年级学生吴易谦在参观过程中激动地表示:“以前只是络上这些知识,这次没想到能亲眼看到,还能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真是太激动了。”
这样的活动不但让学生兴奋,带队的张爱鑫老师也非常期待:“以前在讲授相应的知识时,由于教师知识欠缺和教具的不足,科学课程的讲解总是力不从心,这次能由这么多专家亲自讲解,也让我们老师又做了回学生。”
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归于完整的活动设计。科学国旅副总经理杨开玖介绍说: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如何设计合理的研学旅游产品,融合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国家级科教资源,让参与其中的师生切身体会到研学旅游的魅力,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最终,通过针对参与师
生的不同年级,他们设计出针对性强、清晰直观的“十字坐标”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模块体系、“金字塔”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模板体系两大体系。其中,“十字坐标”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模块体系由横、纵两个坐标构成。纵坐标由下至上,是从小学到高中、难易程度逐渐加深的4级学习难度,横坐标则囊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理、化学、自动
5/ 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