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1.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
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
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法●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
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
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纸笔测试:检查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
比如学生的回答不管好不好都全部鼓励;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创意却视而不见;不注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过多的注重量化的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关注终结性评价等等。这些评价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的提高,使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评价地位,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影响了学生后续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我们应当遵循课堂教学的目的与评价方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