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大学论文2000字满分范文
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精神大学论文2000字范文。欢迎借鉴。
长征精神大学论文2000字
自幼就与红经典名着有着不解的情结,利用暑假再次拜读了由我国着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红经典巨着《长征》,书中以50多万字的篇幅,描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难卓绝的各个细节。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场奇迹的话剧,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原来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神往,最能影响世界前途”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
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放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征服了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是的,纵使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匮乏,环境殿堂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但中国共产党人却没有屈服和害怕;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一起,义无反顾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这中的历史重任,他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感动世界、震惊历史的英雄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毕竟,任何辉煌的业绩都需用努力去创造,每一名大学生都应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嚼草根”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中学习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精神,无怨无悔的气概,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而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如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终完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就像司马迁饱受屈辱终着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像梵高孤独贫穷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价值连城的作品;就像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抚着琴键谱出优美的惊世曲调。
身处太平盛事,当我们徜徉在艳花如海、绿林如盖的美丽校园时;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
室允吸知识阳光雨露时;当我们躺在柔软的床上,酣然入梦时;当我们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沉醉于花前月下时;当我们一边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一边吃喝玩乐于餐馆、歌厅时,当我们……想想那些为了后来者的幸福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的长征英雄们,我们还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埋怨我们的母校不是一流的名校,埋怨我们的老师不是自己所学专业的泰斗,埋怨我们的父母每月一寄的生活费太少还不够半月的开资,埋怨身边的同学不与自己合;埋怨周围的一切吗?
历史的身影渐渐远去,此刻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感受长征先驱们创造的辉煌,体验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为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动之余无不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同时也对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圣和光荣。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和平年代,缅怀先辈,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重要的是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并用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断地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矢志不渝。
井冈山大学怎么样当我真正静下心来,双手虔诚的捧着《长征》这部卷帙浩繁的经典名着时,才恍然体悟到那段血风腥雨史告诉我们,其实生命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也有荆
棘丛生,要想人生美丽辉煌,就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路虔诚地走过,一路播撒希望的种子。人生的道路九曲十八弯,布满了荆棘,但成功者总是用希望之光照亮前行的旅途,用坚强忍韧的毅力开辟通向辉煌的康庄大道。而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应珍惜所拥有的美好,立鸿鹄之志、做排云之鹤、展鲲鹏之姿,在人生的大海上扬起希望的风帆,荡起理想的双桨,矢志不渝的向理想的彼岸划进,实现人生价值,以一颗感恩的心认真的学习和生活;以一种博大、仁爱的胸怀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下面是小编整理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2000字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长征精神大学论文2000字
井冈山的山,山连山,山套山;井冈山的水,飞瀑隆隆,清泉涓涓。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游览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朱德同志也誉其为“天下第一山”。说得一点没错。
在中国,井冈山这个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经历了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 的盛誉。
在单位组织下,20多名同事怀着向往已久的心情,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学习考察旅游。一路颠簸,我们来到了向往以久的革命圣地。我们乘车前往黄洋界参观,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快速向山上进发。满山都是翠绿欲滴的翠竹挺拔的青松,潺潺的流水,还有点缀在它们中间那不知名的红花,俨然就是一个再生的“桃花源”,大家忍不住翘首向车窗外观望。当我们还意犹未尽时,车已经到了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革命领袖主席那首《西江月井冈山》的千古绝唱的诗篇镌刻在纪念碑上。我站在黄洋界昔日的战壕里,抚摸当年令敌人丧胆的山炮,望着脚下的山深壑,自己仿佛置身于鼓角声中,与红军战士一道筑起黄洋界上的钢
墙铁壁,与敌人进行战斗。侧耳细听,那轰隆的炮声,嘹亮的鼓声,不仅是向敌人进攻的命令,更是向我们这年轻一代人发出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井冈山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沿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穿行在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直下,你不得不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
井冈山有五井,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皆因被山环绕、宛若井状而得名,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1927年10月,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到达这里。这里有同志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是当年、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屋里有一堵被敌人炮打得伤痕累累的残墙,是1929年2月,这栋房屋被敌人烧毁时仅剩的,1960年按原貌修复,将残墙嵌入新墙之中。新旧对比,敌人对井冈山的疯狂烧杀和红军的殊死拼搏便昭然若现,成为历史的见证。
红军小道,蜿蜒在树木茂盛的崇山峻岭中,是井冈山军民为运送粮食和枝弹药,披荆斩棘,踏出的一条羊肠小道。走在红军走过的小道上,我们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条小道漫长
曲折,起伏不平,虽被铺上了石块,在陡峭处修建了台阶,比当时的红军小道拓宽了许多,好走许多,但有的地方在悬崖峭壁上,只有一尺宽,稍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谷,有的地方须弯腰驼背行走,因为头一抬,就可能碰到山崖。我们提心吊胆,小心谨慎,虽轻装而行,走走歇歇,但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回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我们在晴天丽日里,徒手走,就疲惫不堪,井冈山军民却更多地要在雨雪天气或天黑时,挑着上百斤的粮食或弹药上山,该是何等艰难。是呀,走过先烈走过的路,才真切体会到“崎岖”的涵义、“跋涉”的艰辛、“艰苦卓绝”的可贵和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