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简介-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的作品都有哪些?冼星海个人资料
冼星海简介-冼星海的作品都有哪些?冼星海个人资料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姓名:冼星海
军歌有哪些 籍贯:澳门
生卒年:1905—1945年
地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主要作品:《游击军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众歌曲。在这些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了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 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蓄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 心世界。冼星海代表作品.《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对革命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颗最灿烂的星。在这里,我要为他写两篇文章,一篇是:《冼星海的(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在太行山上)及其他》,主要谈他上海时期和武汉时期的创作;另一篇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集中评介他延安时期写的这部不朽的杰作。
冼星海是广东番禺县人,1905年生于澳门。在旧社会,他家是属于水上生活的“蛋民”,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冼星海是个遗腹子,还在娘胎里父亲便去世了。6 岁时随母亲到南洋,靠母亲做佣工维生。星海在南洋、私塾里读了四年四书五经,在英国人办的学校里学了一年英语,在华侨办的岭南分校念了两年高小。1919 —1925年,又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大预科念书,半工半读,靠当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维持生计。此时他已学习小提琴,吹单簧管,并且在一个美国人办的 管乐队中担任指挥。1926年,进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理论和小提琴,同时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7年下半年,进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1929 年,漂洋过海,去法国巴黎求学。
在巴黎,他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做过饭店堂倌、修指甲店和咖啡店的杂役和音乐师,挨冻受饿,但他以惊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从奥别多菲尔教授学习小提琴,从丹 地教授学作曲。他住在七层楼顶端的一间狭小的矮房子里,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占去了所有的面积,他只能站在桌子上,半截身子伸出天窗,在寒风中,向着月亮和星 星练习他的小提琴。在生活逼得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切人生和祖国的不幸,苦、辣、辛、酸都涌上心头,他借风述怀,写成了女高音、单簧管、钢琴三重奏 《风》。后来,他考进了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从印象派名作家杜卡教授学习作曲。
1935年夏末,冼星海从巴黎回到祖国,住在上海,在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进步思想影响之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写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歌曲,如《救国军歌》、《战歌》、《青年进行曲》、《流民三千万》、《莫提起》、《茫茫的西伯利亚》、《热血》、《夜半歌声》等等。他 说:“我为什么要写救亡歌曲呢?……我第一要写出祖国的危难,把我的歌曲传播给中国和全人类,提醒他们去反封建、反侵略、反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 义。”他继承着聂耳未完成的事业,沿着聂耳的道路继续前进。他总结自己在上海时期的创作说:“我的作品那时已到一条路,吸收被压迫人们的感情,对于如何 用我的力量挽救祖国的危亡的问题,是有把握了。”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冼星海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中。这年8月,他参加了在党支持下组成的一个救亡宣传队,离开了上海,也离开了心爱的 母亲,到江苏、河南、湖北等省进行抗日宣传,最后到达武汉。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要做一个生活在社会当中的救亡伙伴,而且永远要从社会的底层学 习。冼星海简介……我常常感到民众的力量最伟大,民众对音乐的需要,尤其在战时,那使我不得不忍痛的离开你而站在民众当中,他们热烈地爱着我,而我也爱护他们。”那 时,国共第二次合作,成立了政治部,周恩来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任专管文化宣传的三厅厅长,冼星海在周恩宋和郭沫若的领导
下,满腔热情地工作。他是歌咏 运动的一支火炬,他走到哪里,哪里便响遍抗日救亡雄壮的歌声。他到许多团体去教歌,他组织了许多歌咏团体,他和张曙等同志,在武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歌咏 运动,造就了中华民族歌咏的壮观,而他的许多优秀歌曲,流传全国。在武汉,他写了《祖国的孩子们》、《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做棉衣》、《江南三月》等著名歌曲。他总结自己在武汉时期的创作说:“我的作风渐渐走向更大众化、更民族化、更艺术化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