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
满分:100分 试卷整洁分:2分
一、点字成诗。(根据九宫格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和作者。)(12分)
松 | 何 | 照 |
时 | 明 | 几 |
间 | 还 | 月 |
1.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 | 月 | 霜 |
乌 | 红 | 天 |
满 | 啼 | 落 |
2.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 | 叶 | 细 |
不 | 斜 | 归 |
知 | 须 | 雨 |
3.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 | 声 | 居 |
高 | 出 | 流 |
水 | 自 | 远 |
4.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飞花令。(写出带“春”的诗句)(8分)
状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根据提示猜诗。(12分)
1.把你猜到的诗词默写下来。
(1) 提示①: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诗。
提示②:这首诗中出现了姑苏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提示①:这是一首词。
提示②:词中有白鹭、鳜鱼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片内容选择诗句,在图片下边的括号中填序号。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 ) ( )
四、填空题。(12分)
1.音乐声声。(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乐器名)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 )马上催。
(2)羌(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动物乐园。(在括号内填上动物名)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 )恰恰啼。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 )深树鸣。
3.五彩缤纷。(在括号内填上表示颜的词)
(1)日照香炉生(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东流至此回。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 )螺。
4.数字天地。(在括号内填上表示数字的汉字)
(1)( )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片日边来。
(2)死去元知( )事空,但悲不见( )州同。
五、选择题。(18分)
1.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其中有“诗圣”之称的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2.下面不是李白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早发白帝城》 B.《望天门山》
C.《蝉》 D.《静夜思》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 )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A.松、竹、兰 B.兰、竹、菊
C.菊、松、竹 D.兰、竹、荷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
A.春夜景 B.夏夜景
C.秋夜景 D.冬夜景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
A.洞庭湖的美丽景象 B.太湖的美丽景象
C.西湖的美丽景象 D.镜湖的美丽景象
6.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8.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9.“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六、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枫桥夜泊》真切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 )
2.《长相思》是宋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 )
3.“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你的”的意思。 ( )
4.林杰的《乞巧》描写的情景与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有关。 ( )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 )
七、根据语境填写名句。(17分)
1.走过春夏秋冬,感悟诗情画意。初春, 漫步东湖边,微风轻拂,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吐出新绿,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夏,我们随杨万里游览千
里荷塘,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别致风光;仲秋,我们与龚自珍一起体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感悟;深冬,我们和岑参一同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国雪景。美妙的千古绝句,旖旎的四季风光,永远荡漾在我们心中。
2.人们喜欢旅游,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们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眼前这瀑布里虽没有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我们会想到王之涣在《_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___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名言有很多,晋代陶渊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宋代岳飞说:“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东晋葛洪曾说:“__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伟大领袖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人要想有渊博的知识必须读书,读书讲究方法,宋代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苏轼也告诉我们读书的要诀:旧书不厌百回读,________________。读书还要有好的态度,孔子说:“敏而好学,__________。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是知也。”
5.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教育儿子:静以修身,__________。当我们把饭粒撒在了饭桌上时,爷爷会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6分)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