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苏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并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_______的青山,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生动刻画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用“____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阅读。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情景。
[3]“子规”是一种什么鸟?( )
A.啄木鸟 B.杜鹃鸟 C.画眉鸟
[4]诗中“______”“______”两个字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 )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 )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耘田: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 阴:__________ 稚子:_________________
陂:__________ 寒漪:__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
[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三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村晚》描写了小牧童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三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 阅读理解。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飞,桃花流水③(guì)鱼④肥。
青箬(ruò)笠⑥,绿蓑(suō)衣⑥,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渔歌子:词牌名。②西塞山:在浙江湖州。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⑥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⑥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结合注释,想象画横线句子描写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人物是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不仅有动态的______还有静态的______;不但有声______,还有______。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的山水画。
[4]想象一下,为什么作者会“不须归”?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类文阅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
A. 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
B. 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
C. 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 )
A. 统一国家的大业。 B. 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 C. 国家的战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
A. 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
B.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C. 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
[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
A.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
C.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
[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
A. 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B. 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C. 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6.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2]解释下列词语。
解: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
[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B.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男耕女织,昼夜忙碌,一派繁忙的景象。
C.这是一首送别诗。
D.“供”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音是“gōng”。
[5]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似____( )____( )
[2]“绿丝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剪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柳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句写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除“咏柳”外,那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思维飞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画出每句诗的节奏。
(2)写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解释所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古诗鉴赏。
军城早
秋(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
[3]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达。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_____)
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_____)
③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_____)
10.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今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__ 鹊桥相会的日子。
[5]叙述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古诗,我知道了“乞巧”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