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洞庭湖水系(范文)
第一篇:湖南地方文化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洞庭湖水系(范文)
第5课
洞庭湖水系
教学内容:教材P24-30 洞庭湖水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湖南湘资沅澧与洞庭湖的概况。
2、收集资料,对比湖南与湖北、江西在河流、湖泊方面的特征。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得对地理问题的了解。
2、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洞庭湖水系的历史变迁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重点与难点:
1、了解湖南湘资沅澧与洞庭湖的概况。收集资料,对比湖南与湖北、江西在河流、湖泊方面的特征。
2、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洞庭湖的基本概况以及它在湖南的重要地位。
二、进入新课
(一)洞庭湖
1、洞庭湖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重要的地理作用。1)读图5-1,5-2,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等湖泊,出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城陵矶的位置。
2)读图5-1,出长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出一样、岳阳、常德等城市。
2、洞庭湖缩小的原因及危害
1)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中写道“……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你是怎样理解“衔远山,吞长江”这句话的?
2)读图5-2,说说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有哪些? 3)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4)阅读资料“退田还湖”
思考:为什么要退田还湖?
(二)湘、资、沅、澧“四水”
1、湘、资、沅、澧 的地理位置。
2、湘江的地理位置,支流及重要影响。
1)读图5-6,出潇水、耒水、蒸水、浏阳河等湘江支流。2)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流域聚集了湖南省60%的人口,也聚集了许多重要的重要城市。
3)读图5-6,从地形和城市分布的角度分析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大体从湘江河谷通过的原因。
3、资水的地理位置及作用与面临的环境问题。
4、沅江概况与五强溪水电站。
5、澧水概况极其旅游资源。
三、总结全课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湖南省针对洞庭湖所遇到的环境问题采取的积极措施,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备课教案
第1课 位置与区划
教学内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湖南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作为湖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湖南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
(一)中部省份
(1)在地图上到湖南,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湖南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出与湖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湖南省的经纬度范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
(二)14个市州
(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湖南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
1)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到长沙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指出长沙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湖南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 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湖南人自豪感的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湖南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湖南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备课教案
第2课 人口与民族
教学内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以及自然条件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湖南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湖南民居特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的意识。
2、关注湖南发展。
重点:
1、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
2、掌握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湖南民俗风情的特,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难点:
1、自然环境对民居特形成的影响。
2、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一)人口数量多
1、介绍湖南人口数量概况。
2、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估算2010年湖南省人口总量。
4、湖南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5、活动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阅读资料“中国长寿之乡——麻阳”
(1)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2)讨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可能带来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二)分布不均衡
1、读图2-4,出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和较小的地区,分析人口密度有何特点?
2、根据表2-1的资料,计算出人口密度,比较湖南与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的差别。
3、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三、课外活动
1、访问你身边的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方式,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2、小组制定帮助留守儿童的计划,并付诸实践。七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备课教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