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发生得频繁而又严重呢?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发生得频繁而又严重呢?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发生得频繁而又严重呢?
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在我国均有发生。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寒潮等;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
以上这几种自然灾害对我国影响较大,每年都会对国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发的频繁而有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广大的东部季风区自然灾害频发、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多发区。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灾害种类有很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发生频率高。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
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人财损失严重。据民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万人,倒塌房屋83万间,农作物受灾4721万公顷,绝收491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发生得频繁而有严重呢?(越快越好,快的有多财富)
就这几年来说地震 雪灾
我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有哪些?
这个嘛,有一些。比如唐山大地震、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等等。
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
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由于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氾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长江流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两湖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1983、1988、1991、1998和1999年等都发生过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亿-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目前,全国420多个城市存在干旱缺水问题,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
--热带气旋(台风),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是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近年来,因其造成的损失年平均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陆的“云娜”,一次造成的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低温冷冻,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致使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冻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1977年10月25~29日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风雹,风雹灾害是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冰雹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我国风雹灾害发生的地域很广,据统计,农业因风雹受灾面积的重灾年达9900多万亩(1993年),轻灾年也有5600多万亩(1994年)。
--雪灾,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危害有: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2005年12月山东威海、烟台遭遇40年来最大暴风雪,此次暴风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7143亿元。
我国曾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唐山 汶川大地震
2008汶川地震、2009南方大旱、2010舟曲泥石流、2010玉树地震、1976唐山大地震、新疆雪灾、1998南方特大洪水,北方的沙尘暴,南方的特大雪灾冰冻。
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
一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鲁甸地震伤亡严重。前三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云南和新疆各6次、西藏3次。6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5月30日云南盈江6.1级地震和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其中,云南鲁甸6.5级地震是鲁甸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强地震,也是云南省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后最强的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0余万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坏,交通、通讯、电力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当地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201.4亿元(其中云南198.5亿元、四川1.7亿元、贵州1.2亿元)。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偏重,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仅次于发生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2008年和发生过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的2010年。
二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前三季度,全国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南方地区先后遭受33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10年一遇较大洪水,多地部分城区出现积水内涝,众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等受到较大影响。据统计,前三季度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造成全国28个省份1518个县(市、区)7704.1万人次受灾,712人死亡失踪,366.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9万间房屋倒塌,130万间不
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139.4千公顷,其中绝收753.6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含地质灾害)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损房屋数量均偏少5成左右。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灾情较重,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倒损房屋数量均占到全国总损失的70%以上。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
三是北方地区高温少雨,东北黄淮等地夏旱突出。7月份以来,东北、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导致旱情发展迅速并于8月上旬达到峰值,8月下旬旱情逐步得到缓解,但仍对部分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据统计,此次旱灾共造成全国11个省(自治区)7100余万人受灾,1000余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余千公顷,其中绝收1000余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干旱灾情总体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3成以上。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等省份灾情较重,造成975.5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7028千公顷,其中绝收971.9千公顷。
四是台风登陆个数偏少、次数偏多,超强台风历史罕见。前三季度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大
陆地区,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6.5个)明显偏少,其中8月无台风生成为历史罕见。总体上,今年初台偏早、台风登陆我国次数偏多,其中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410号台风“麦德姆”分别登陆3次,1416号台风“凤凰”登陆多达4次,且为25年来首次登陆上海的台风。“威马逊”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2000年以来对海南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台风,海南等地百余航班被取消,多班轮渡、客轮停航,多线路列车停运;海南海口、文昌,广东徐闻、雷州,广西北海、防城港等城市供水供电一度大面积中断,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据统计,前三季度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2个省份364个县(市、区)2615万人次受灾,111人死亡失踪,176.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3万间房屋倒塌,5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