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寄生虫药物类型,每个各举一例
(1)驱肠虫药,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哌嗪类、咪唑类、嘧啶类及植物提取药四类,其中咪唑类药物是临床主要用药。哌嗪类驱虫药的代表药物为哌嗪;咪唑类驱虫药主要有左旋咪唑、苯并咪唑类,苯并咪唑类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嘧啶类驱虫药有噻嘧啶和奥克太尔;植物提取药有川楝素、鹤草酚。
(2)抗血吸虫药,分为锑剂和非锑剂两类。锑剂主要有酒石酸锑钾。非锑剂药物主要有吡喹酮、硝硫氰胺和其衍生物硝硫氰酯。
(3)抗疟原虫药,有喹啉类、青蒿素类、嘧啶类。喹啉类分为:4-喹啉甲醇类、4-氨基喹啉类、8-氨基喹啉类,其中4-喹啉甲醇类有奎宁,4-氨基喹啉类有氯喹,8-氨基喹啉类有伯氨喹;青蒿素类双氢青蒿素、蒿乙醚、青蒿琥脂;嘧啶类有胺嘧啶,属于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2、青蒿素是如何进行结构改造的,阐述其构效关系
双氢青蒿素:原代谢产物,抗疟作用比青蒿素强1倍,双氢青蒿素的醚、酯和羧酸衍生物都
具有生物活性。 蒿乙醚:作用方式与青蒿素相似,与氯喹几无交叉耐药性。 青蒿琥脂:解决青蒿素水溶性低的问题,粉针临床注射。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1)内过氧化结构的存在对活性是必需的,脱氧青蒿素(双氧桥被还原为单氧)就完全丧失了抗疟活性;
(2)虽然内过氧化结构对产生抗疟活性是必需的,但青蒿素抗疟活性的存在归于内过氧化桥—缩酮—乙缩醛—内酯的结构,以及在1,2,4—三氧杂环的5位氧原子的存在;
(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疏水己烷基团的存在和过氧化结构的位置对其活性至关重要,在其分子中引入亲水性基团并使其极性增大,则导致抗疟活性减小,在很多青蒿素衍生物中,都可以看到为保持和增加抗疟活性,一定的亲脂性是非常重要的;
(4)10位的羰基对于保持抗疟活性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可被校还原为羟基并进一步的烃化;(5)9位取代基及其立体构型对活性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对过氧化结构存在立体障碍,当甲基由R型转为S型,则抗疟活性降低;同样原因,将6元环变为7元环,由于构型改变.活性
也降低。
3、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对推动药化的发展有何意义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和应用在药物化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开创了化学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等得到了控制,其作用机制的阐明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来寻新药的途径,对药物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什么是代谢拮抗?磺胺类药物是如何通过代谢拮抗产生作用的
所谓代谢拮抗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和特定的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或以伪代谢物的身份掺人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肿瘤药物等的设计中。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关于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以Wood—Field5学说为人们所公认和接受。该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用,而PABA是细菌体内合成四氢
叶酸的原料。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二氢蝶啶焦磷酸酯与PABA及谷氨酸或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再在二氢叶酸还原的的作用下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进一步合成辅酶F,为细菌DNA合成中所需核苷酸的合成提供一个碳单位。磺胺类药物和PABA在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方面极为相似。另经分子轨道方法计算,两者的表观电荷分布也极为相似,因此磺胺类药物能和PABA竞争性拮抗。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磺胺类药物可以占据二氢叶配结构中PABA的位置,生或无功能的伪叶酸配,最终抑制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合成,致使细菌生长繁殖受到阻碍。
5、抗生素药物可分为哪几类?每类包含哪些药物?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特征可分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青霉烷砜和单环的β-内酰胺类)、青蒿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四环素类(四环素、美他环素、多西环素、多诺环素、山环素、罗利环素、赖甲环素、硝环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巴龙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
6、试简述β—内酰胺的抗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它们共同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一个四原子环,其中N原子位于碳基的β位,并与其形成酰胺键,因此这一结构被称为β-内酰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按照化学结构可以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青霉烷砜和单环的β-内酰胺类等,其中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占有主导地位,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绝大多数属于这两类。β-内酰胺环为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与细菌作用时,β-内酰胺环开环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必需的酶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类药物选择性好,为最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但由于β-内酰胺为四元环,分子张力比较大,使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发生开环而导致失活。也容易被细菌体内β-内酰胺酶酶解开环,失去抗菌活性。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所在。
7、氮芥类烷化剂的结构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两部分作用?试举出两类药物
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的功能基,载体部分的改变可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脂肪氮芥和芳香氮芥,盐酸氮芥是最简单的脂肪氮芥,芳香氮芥有苯丁酸氮芥瘤可宁、美法仑溶肉瘤素、氮甲
8、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试举一例药物说明
盐酸阿糖胞苷。化学名:1β-D-呋喃型阿拉伯糖胞嘧啶盐酸盐
性质:极易溶于水。本品口服吸收较差,通常是通过静脉连续滴注给药,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作用机制: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发挥抗癌作用。Ara-CTP通过抑制DNA多聚酶及少量掺入DNA,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细胞的生长。与其它抗肿瘤药合用可提高疗效。
设计思路:阿糖为核糖的差向异构体,阿糖胞苷代替核糖苷,做胞嘧啶的拮抗物。
缺点:口服吸收较差,作用时间短,在肝被胞嘧啶脱氨酶脱去氨基,生成无活性的尿嘧啶阿糖胞苷
改造:为了阻止阿糖胞苷在体内脱氨而失活,延长作用时间,将其氨基用链烃基酸酰化,做成前药,抗肿瘤作用强而持久。
9、甾体类结构命名
根据甾核中C-10,C-13,C-17位上有无取代基,将甾类药物按结构特点分为雄甾烷类、雌甾烷类及孕甾烷类药物,雌甾烷的特点是仅Cc-13位有甲基取代,此甲基编号为C-18;雄甾烷的C-10,C-13位均有甲基取代,编号分别为C-18和C-19;孕甾烷不仅在C-10,C-13位有甲基取代,而且在C-17位上有至少两个碳原子的碳链取代,分别为C-20和C-21。
10、什么是孕激素拮抗剂?其主要用途是?
抗孕激素作用的靶部位主要是孕激素受体,故也称孕激素拮抗剂。
1982年法国的RousseLuclaf公司推出了第一个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不但促进了抗孕激素
及抗皮质激素药的发展,而且使甾类药物的研究领域再度活跃起来,因此被称为甾体药物研究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拮抗剂在妊娠早期可诱发流产,达到避孕的目的。日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早孕,也可用于乳腺癌的。本品与前列腺素制剂合用是终止早孕的最佳方法,如口服本品200mg后,再口服米索前列醇lmg,结果对早孕妇女可获得90%一95%的完全流产率。
11、什么是蛋白同化作用?同化制剂的临床用途及主要副作用?
蛋白同化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质形成,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代谢,从而使肌肉增长,体重增加。
雄性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及副性征的发育、成熟,对抗雌激素抑制,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及卵巢,垂体功能;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对雄性激素的结构稍加修饰就可以使雄性活性降低而蛋白同化活性增加。要做到完全没有雄性活性很难,雄性活性仍然是蛋白同化激素的主要副作用。这类药物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大手术、肿瘤化疗、严重感染等对机体严重损伤后的复原。在生理方面,滥用蛋白同化制剂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肝脏功能损伤、心血管系统疾患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障碍等等。在心理
方面,滥用这类药物会引起抑郁情绪、冲动、攻击性行为,等等。此外,滥用这类药物会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