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学方面
1.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当然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
3.弦外之音:这是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
4.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不同。
5.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6.掩耳盗铃:《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
”。比喻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7. 夜深人静:《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8.震耳欲聋:《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9.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顿挫”暂且不谈,我们来好好研究“抑扬”二字。科学家已经发现,声调的高和低取决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声调就越高,反之越低。世间一切声音,风声、蝉鸣、箫声、各种噪声,以至于人的噪音,它们的高低起浮,全都离不开这个机理。
10.空谷传声:指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可立即听到回声。能够听到回声需要什么条件呢?人类对声音信号反应时间为0.1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秒,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根据这些数据可得出声波至少传播34米,即人站在一堵墙的17米之外发声才能听到回声。另外,反射声波的物体还需满足不得将其吸收。
二、热学方面
1.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为1064℃而火焰的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所以金不会被熔化。
2.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
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制止液体的沸腾。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
4.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5.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
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6.抱雪向火:《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
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8.杯水车薪:用一杯水救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水的比热虽然大,可小小的杯水质量微不足道,由吸热公式计算,吸收的热量终究是有限的,根本标何不了大火。就算自身湿度达到沸点100,可与一整车着火的柴相比,那点热量算得了什么呢?力量小就是无济于事嘛!
三、光学方面
1.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
2.猪不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与像等大对称,像与物一模一样,仍象猪当然也就里外不是人了。
3.海市蜃楼:射向远处地面的太阳光,被反射到空中时,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折射,
看到的是远处的景物所成的虚像。
4.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这是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6 漆黑一团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糊里糊涂,一无所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线射到人的眼睛,这些光线有的是光源本身发出来的光;有的是物体把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反射后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种情况,人眼把射来的光线反向延长后即得到光源或物体的位置。如果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当然就是漆黑一团。
7.一叶障目:《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睛里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8.镜花水月:《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镜中花朵,水中月亮。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景象。②也比喻诗文中空灵的意境。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
9.立竿见影:这个成语再平常不过了。意思是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可看到影子,比喻见效很快。光和影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告诉我们,影是光的孩子。障碍物阻挡了光的前进道路,而光又不会绕道而行,那么在物体背光面,阴影就应运而生。原来有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才有了“立竿见影”之说。同时,此成语还说明了光的高速度,“立竿”即可“见影”,殊不知在一秒钟之内,它可以绕地球赤道跑上七圈半。
10.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是看到事物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观察到整个豹身呢?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告诉我们,竹管是直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只有这块斑纹反射的光的光路着竹管进入人眼,被人感知。原来有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才有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之说。如果这根竹管略为弯曲,那么这“一斑”也难得一见了
1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等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却比蓼蓝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句成语又与物理现像有着惊人的巧合,在现实生活中,绿颜料也是由蓝颜料配制而成。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还反射橙光和绿光,同时吸收其他光;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还反射绿光,同进吸收其他光。这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就反射绿光,混合颜料就呈绿了。
四、运动和力学方面(
1.四两压千斤: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长,那么“四两” 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难怪阿基米德会有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2如坐针毡,快刀斩乱麻:刀刃越薄,受压的面积越小,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快刀斩乱麻,
当然就省力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
3.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4.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了约为40003千米,约为八万里,这是吟出的诗词,它科学地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5. 刻舟求剑:此成语也是寓言,大致内容不必再说,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从物理知识角度分析,那个楚国人的错误在于未注意到运动的分解中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剑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随船一起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加速运动。用不了多久,等船到达目的地,剑早已沉入河底。既然丧失了竖直分运动,那么水平运动就无从谈起。不过,若是河足够深或航程足够小,“刻舟求剑”也有一定道理。
6.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感慨事物的永恒与伟大。事实上,太阳和月亮的移动速度非常慢,肉眼根本察觉不到,例如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角速度约为2.38×10rad/S。究其本源在于自转。此现象可用相对运动观点解释,地球相对于太阳和月亮日复一日地围绕地轴旋转,以地球为参考系就会看到日月东升西落。这也就天文学界在较长一段时期为地心说所统治的原因。江河的运动也一样,看到江河的奔流是由于我们以大地为参考系。
7.树大招风:树长高了,枝叶茂密,自然容易招致大风的袭击。现用来比喻名气大了,容易遭人嫉恨。其实其中也蕴含着科学道理。在大风吹过的每一点,风对物体表面的压强相差不多,枝叶繁茂的树与风的接触面积当然较大,由压力公式得出,大树所经受的风的压力较大,被毁坏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8.独木难支:大家都非常清楚,一根木头没法站住脚的。要解释其中的原因,还要从稳度的概念谈起。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当重力作用线超出物体支持面的时候,这个物体就会被翻倒,处于不稳定平衡的物体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就越难使重力作用线超出支持面,那么稳度就越大。不倒翁就是根据这偏颇原理制成的。而一根木头底面积小,重心又相对较高,外界条件很容易使其重力作用线偏离,稳定程度就非常差了。
9.三足鼎立:实验证明,用三根木头支撑重物是最稳定的。三根木头通力合作,可以平均分配承受的压力,木头不容易折断。三根木头不仅支持力大,而且很容易达到力矩平衡,有很高的稳定的程度。因此古人创造了“三足鼎立”这句成语,比喻三方分力互相抗衡。看,三国时期,魏、蜀、吴不就相持了很长时间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