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资源建设与实践
第20期
2019年10月No.20October,20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备受关注,被连续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项目指南[1]。无锡是我国物联网、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产业的重要生产和研发基地,拥有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国家感知中心、国家超算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科芯58所)等一批信息产业国家级研发机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已成为无锡的“靓丽名片”。为
满足无锡及苏南地区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无锡太湖学院根据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于2012年3月启动新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论证及申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年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并纳入2013年统一招生计划[2]。无锡太湖学院面向本地区IT 产业布局与人才需求,利用“太湖学院—江苏省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机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已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IT 类专业集,初步建成
应用型与地区性紧密结合的教学、实践与科研环境[3]
。1    主要面临的教学问题
(1)物联网工程是国家新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物联网工程作为计算机科学新的研究方向及新设专业,在国内外均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有待完善,如何建设与之配套的教学、实验实训与师资队伍,均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4]。
(2)如何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仍需探索。无锡是国家物联网产业高地,“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培育新兴产业需要较长过程,而对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物联网教学与苏南产业无缝对接,服务地方经济需要政、产、学、研联手推进[5]。2    资源建设与特教育
(1)建立与完善各项资源,构筑物联网应用平台[6]。对接无锡“打造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IT 产业集”,以IT 人才需要为导向,分析历届毕业生就业现状、雇主信誉与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及招生规模。首
先,专业资源建设。根据物联网工程的应用背景与专业特
,组建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6个专业及实验实训中心为核心的物联网工程学院。实现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平台共享与学科交叉,如图1所示。其次,教学资源建设。根据物联网专业重应用、重实践的特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与方式,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动手能力培养和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如图2所示。最后,平台资源建设,积极对上争取,成功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3所示。
图1  专业资源建设
图2  教学资源建设
图3  平台资源建设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0789。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9KJB470033。无锡市科协科学软课题;项目编号:KX-19-C95。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13571006Z ,201913571041T 。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
目编号:JGYJ2018019。作者简介:张乐(1980— ),男,江苏无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电机控制,无线通讯。
摘  要:文章以无锡建设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区为契机,以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创业人
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积极构筑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物联网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词:物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资源建设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资源建设与实践
张    乐,杨    强,方宁生,惠    晶
(无锡太湖学院 江苏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64)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2)强化双师型力量配备,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7]。首先,紧密结合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学校自身师资长远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物联网双师师资,特别是嵌入式师资人才培养。其次,根据物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行业人才发展需要,校企合作成立“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在校内组建混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已建立了30多家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签订正式协议),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丰富双师资源,如图4所示。
(3)营造产教融合环境,开展物联网特教学[8]。首先,建立健全“四实”基地,即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实验基地、实习基地,鼓励教学实践活动勇敢“走出去”,促进物联网实践教学特的形成。其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教学工作与苏南当地企业深度结合,成立“校企合作办”负责校企对接、产学研用合作,组织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解决企业难题,促进物联网服务经济特的形成,如图5所示。
(4)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9]。首先,在硬件条件上,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提供必要的场地条件和设备支持。其次,在配套服务上,给予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以新的学分替换、免修、调整上课时间等政策支持。最后,在资金支持上,新通过校级文件明确规定各级各类竞赛与训练项目的资金扶持办法。从以上3方面入手,让师生们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解决师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如图6所示。3    资源建设支撑体系
紧紧围绕新专业主要面临的两大教学问题与4项解决方法,针对物联网专业的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等方面开展工作[10]。
(1)创建符合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培养体系。首先,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根据国家、地方需求开展物联网教学相关研究,新申报的物联网专业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其次,以专业特为抓手,形成学科特,2016年“物联网应用技术”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获批。最后,以涉及学科为抓手,
物联网是多学科交叉的,因此,成立“工科实验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依托本地区的IT优势产业集与高端人才资源,开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基础及创新研究,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研究方向包括:综合感知及嵌入式智能终端关键技术、高速可靠传输及异构网络接入关键技术、数据处理及应用(数据挖掘、云计算、大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目前建立了4个省级实践、科研平台,两个全校、工科共享(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心。
(2)创建符合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双师队伍。从3个方面打造双师队伍:首先,自我培养。紧密结合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推进物联网、嵌入式师资人才培养,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服务。其次,混编队伍。校企合作成立“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组建混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最后,企业双师。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师资资源,与达内时代集团、江苏苏微软件有限公司、
感知
图4  师资资源建设
图5  “四实”
资源建设
图6  创新创业资源建设
中心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企业双师队伍。近3年,组织骨干教师到100余家知名企业、30余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参观、取经,寻差距。成立院级督导组,结合“教学提升工程”,苦练内功。每个学期组织“上好一门课”及“磨课”等教研活动,发现优秀教师,150多人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教学成果奖、教改立项项目100余项。聘任一批国内知名大学教授、博导等37人,企业专家、导师30多人。
(3)创建适合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实基地”。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物联网、智慧养老与护理、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领域。规定每个专业分别对接一所国内特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一所本地知名企业,作为标杆,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如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实训平台主要面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这3个相关专业人才培训与教师科研。建立基础网络通信系统、云计算与数据监控、移动互联网服务、信息通信技术4大平台。将专业发展及IT行业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学科前沿应用技术。校外实训合作基地30个,可满足5个专业的教学要求。
(4)创建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的竞赛平台。在硬件条件、配套服务、资金支持、课程设置上,给予参加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及毕业生帮助。特别是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物联网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物联网创新创业通识课,在物联网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原则方法和精神指向,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形成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特。
4    实践效果
(1)各级各类高层次项目获批。2014年建立省级“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2016年“物联网应用技术”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获批,成立“工科实验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2016年“物联网工程”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联合办学。2016年建立“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获江苏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5项,发明专利5项(实审公开)。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3部教材。各类高层次项目的获批,进一步提高了培养体系资源建设的水平。
(2)各级各类高档次竞赛获奖。在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中,重点构建“竞赛+实验”的特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实验课个性挖掘、学科竞赛组织、创作实验班兴趣培养、竞赛与实验协同”四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及丰富多彩的实验和竞赛活动,发现和汇聚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竞赛能力的优秀人才,“以点带面”形成具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近3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参赛100余项、500余人次,获国家、地区、省部主办的各类学科竞赛奖60余项、300余人次获奖,成绩突出。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6项(重点资助项目8项)。
(3)促进大学生产学研用结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成立“校企合作办”负责校企对接、产学研用合作,组织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实践,解决企业难题。与国内外知名物联网应用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如中兴通讯公司、达内时代集团、感知集团、苏微软件、优级先科等,合作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在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建成校内实训基地3个、项目实践基地5个、创新
实验基地6个、企业实习基地30个。2014年以来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个,其中,江苏省重点项目5个、江苏省创业训练项目1个。
(4)建设经验向外专业和同类高校推广。本项目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资源建设与实践所涉及内容已获校教学成果奖4项。所获得的成果以及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如建立与完善各项资源、构建物联网应用平台,强化双师力量配备、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产教融合环境、开展物联网特教学,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等,已在无锡太湖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得到了应用。在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城市大学、三亚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相关同类普通本科院校中推广,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资源建设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工作的发展,为国家、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洪兵,陈强,陈立万,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82-86.
[2]安健,任东胜,桂小林,等.物联网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0):15-18.
[3]李波,潘科峰,王海.基于物联网专业的创新思维课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73-76.
[4]安健,桂小林,杨麦顺.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的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10):246-248.
[5]陈峥嵘,柴建伟.我国物联网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35-237.
[6]张金山,孙晓放,赵容.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55-56.
[7]顾晓燕.校企协同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研究,2016(29):20-23.
[8]吴迪,朱金秀,徐宁,等.借鉴TRIZ理论构建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95-199.
[9]郑一力,张军国,韩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科技创新训练”课程实验改革[J].中国林业研究,2014(4):76-78.
[10]陈耀华,古鹏,胡晓.物联网专业实践课程体现建设研究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5-219.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afety
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medical”
Xu Jinyu
(Sheyang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 Sheyang  224300,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s using its unique advantages to achieve effici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medical ”, this article uses different types
of information from hospitals. Based on the exchange method and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hospital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medical ”, and realizes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terative optimiza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hospital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third-level protection of hospital level protectio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medical ” is guaranteed.
Key words:
“Internet + medical ”; hospital information security; level protection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杜永洪,白晋,等.“互联网+医疗”的热实践与冷思考[J].医学争鸣,2019(4):71-74.[2]王俊.基于等级保护的医院网络区域边界安全研究[J].中国数字医院,2013(3):93-96.[3]胡新龙,李怀成.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下的医院网络安全防护[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4):462-466.
4    结语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对于医院信息安全防护提出了更严的要求。通过严格的信息防护,不仅可以使医院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移动互联诊疗服务,使患者享受到“互联网+”时
代、“健康中国”带来的福利,而且为将来AI 、智能穿戴、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in Internet of Things
Zhang Le, Yang Qiang, Fang Ningsheng, Hui Jing
(Key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Jiangsu Internet of Things, Wuxi Taihu University, Wuxi 21406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Wuxi as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ar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as the core, and
focuses on innovating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actively construct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alents training and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resource construction (上接第21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