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就业方向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衍生出很多针对政府、企业的碳相关服务业务,例如碳捕集,碳转化产品,除了CCUS以外的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包括CCER碳汇项目的开发、海洋碳汇开发、农业他会、林业碳汇等,将会涌现出大批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碳中和技术领域及装备制造领域,必将诞生出大批的百亿级、千亿级的大企业。
如果想在碳领域就业或者创业,现在随便切入一个碳相关的领域,都会有很多的机会。比如企业碳盘查、碳核查、碳交易等,例如碳咨询和碳管理领域的软件开发和智能物联网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他还包括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节能改造工程、燃煤清洁改造、废热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碳标签制作等等。
一、产业领域
1.电力行业
(1)电网和发电企业:国家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为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些企业正在
大力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以及清洁电力的生产,有一定相应的新岗位。
(2)新能源企业:光伏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斯特、协鑫集成、东方日升、晶科能源等;风能的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氢能源的美锦能源、厚普股份、全柴动力、亿华通等;电化学储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这些企业在近三年处在风口之上,规模和利润均出现了大涨,这一领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处于增长状态,人才需求高,整体薪资可观。
2.工业
(1)钢铁、建材:这两个仅次于电力的高碳排行业亟需研发节能减碳技术以及解决碳资产管理的问题。龙头企业包括上海宝钢集团、中国中冶、海螺水泥、中泰化学、森特股份、东方雨虹等,正大力招收具有碳中和经验与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企业最新进展有宝武集团八一钢铁厂正在试点富氧高炉和熔融还原炉,并且也在探索高炉“超高富氧”鼓风技术和氢能炼钢技术的应用。
(2)石化: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壳牌、以及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制
定了零碳战略,正在着手内部改革,新设了较多低碳转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岗位,急需大量相关人才。
3.交通运输
(1)公路:新能源汽车是热门赛道,有大量的汽车相关类企业。造车新势力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甚至最近的华为、小米也拼入了这片红海;传统车企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等。日系、德系和美系传统著名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企业最新进展有蔚来宣布与中石化达成合作,充分利用中石化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推广蔚来换电站;比亚迪早期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致力于将中国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解决
(2)铁路:高铁让我国的客运铁路实现了电气化,主要的高铁生产企业有:青岛四方(CRH2),唐山机车(CRH3),青岛BSP(CRH1),长春轨道客车 (CRH5)等;以及铁路电气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龙头企业高铁电器。
4.房地产建筑业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
(1)绿建筑工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科院、上海建科院等,以及国际的艾奕康(AECOM),凯谛思(Arcadis)、嘉科(Jacobs)、杜邦(DuPont)均有绿建筑相关技术研发与管理咨询工作。
(2)房地产行业:国内绿领域领先的地产,包括朗诗地产,中国金茂、万科集团、远洋集团、万达集团等,在绿建筑投资、开发、采购、运营等方面有大量工作岗位,这些具有绿环保、纵向一体化专业能力的国际性开发服务商,正在转型升级为致力于为用户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绿生活体系的绿生活引领者。外资房地产企业包括“五大行”:仲量联行(DTZ)、戴德梁行(JLL)、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世邦魏理仕(CBRE)、高力国际(Colliers),均有绿建筑咨询以及绿建项目管理等岗位。
5.环保工程
主要有伊尔姆(ERM)、威立雅(Veolia)、苏伊士(Suez Environnement)等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为工业领域服务的国际化集团,主要业务范围是提供环境设备及服务,负责饮用水生产与输配、污水回收与处理,以及废物处理与回用,为用户提供崭新的管理方案。
6.林业
各省市的林业局、大量林业资源的企业,如吉林森工、永安林业、景谷林业等,在利用森林与林业碳汇开发CCER或VCS等碳资产业务方面具有较大前景。
碳中和产业领域汇总
二、金融领域
1.投行、资管和私募
专注于一级市场投资(PE/VC),投资碳中和相关初创企业,致力于使碳中和领域创业者的最初的优秀想法通过各轮股权及风险投资逐步孵化成IPO上市的大型企业。国际国内著名的资管/私募公司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先锋领航(Vanguard)、红杉资本、蔚来资本、IDG、高瓴资本等。顶级外资投行主要有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美银(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花旗(Citigroup),瑞士联合银行(UBS)等。由于国内的投行一般设立在证券公司内部,在此不进行列举。
2.券商和基金
主要负责二级市场的股票债券的投资。发挥自身金融优势,从碳价格发现、交易做市、风险管理、产品创新、资金资源配置方面支持碳市场的建设,在绿投融资做的比较好的有兴业证券以及“三中一华”(中金、中信、中信建投、华泰)等。实际操作中,像兴业证券联合政府部门及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开发期权、掉期、期货、指数产品、资产抵押证券等碳相关金融衍生产品。
3.银行
(1)普通银行业:绿金融产品比较领先的包括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业除了开发以碳抵押/质押贷款、绿债券、碳资产回购等传统金融产品外,还推出了与可持续表现挂钩债券及贷款、转型债券、蓝债券、社会债券、绿ABS、绿基础设施REITs等金融产品。另外,在个人领域推出了绿购车贷款、绿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绿信用卡借记卡等。
(2)政策性银行:包括亚投行以及国开行等。开展全球以及全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风光电基础设施建设、电气化货运铁路、智能化电网、新能源充换电站、氢能源运输、储存设备和加氢站建设。近期,国开行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绿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0亿元,发
行利率3.07%,发行期限3年,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
4.保险
绿保险业务较为领先的包括瑞士再保险、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等。在保险方面,陆续推出了绿交通保险、绿建筑保险、森林等生态碳汇保险、碳排放交易保险等,这些产品用于规避减排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为项目提供咨询和审查,帮助企业减少碳中和项目的投资风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