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7期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分析
郭朝义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从技术工具论的角度看,从人主体论到技术主体论,人与技术的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和重新编辑的状态。人工智能是建立在技术逐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基础上,通过高科技重塑人的主导地位。在人工智能时代,高科技产出被视为社会的表征,人类的主体被概念化、编码化,最终演化为技术复制的神话。人工技术只是服务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附属品。技术并不威胁人的主体性,但正是技术的存在使人成为主体。相反,技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本文将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就业是机遇还是绝对的影响,人类的主导地位将面临哪些挑战。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关键词:人工智能;就业;挑战与机遇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和开发模拟、扩展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换句话说,它可以分为两部分:“人工”和“智能”。“人工”很容易理解,争议较少。有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能做什么,制造什么,或者人类的智力是否高到足以创造人工智能,等
等。但一般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工系统。然而,“智力”还涉及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思维)等问题。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智能以及什么样的智能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认识有限,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到对人类智能本身的研究。[1]也就是说,对技术的人的本体论、人与智能技术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也就是说,当我们用智能技术生活或工作时,我们能否给人工智能真正的智能;当我们给他们真正的智慧时,人类的本体论是否会受到冲击。人工智能能导致大规模失业吗?人工智能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人工智能与就业形式
当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时,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真的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特别是技术革命的冲击。是严峻的考验,还是就业大好的机遇?从单个产业革命的影响来看,产业革命既有“替代效应”,也有“创新效应”。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出现,会带来以下影响:一是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必然是某一领域的重大生产变革,这将导致巨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到一些行业或就业岗位,造成大量的失业;二是,“创新效应”将创造新的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这些就业机会与被淘汰人员无法很好匹配,造成大量结构性失业;四是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会提高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和供过于求,并导致一部分劳动者因劳动力过剩而周期性失业。不可否认的是,当人类社会面临人工智能的干预,当越来越多的“自然人”被“机器人”取代时,旧产业将被重塑,失业将被触发。“人工智能+”改革将是劳动密集型向传统型转变。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人工智
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引发“机器人置换”热潮,导致大量工人和服务人员失业。就工业而言,用机器人代替传统工人是大势所趋。[2]目前,机器人只是代替人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替代效率将大大提高。
因此,从逻辑上讲,科学技术水平越高,机器和自动化越普及,人工成本就越低。然而,现在科技水平已经比较成熟,为什么对劳动者的资本开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呢?众所周知,“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是由科学技术带来的。在赞扬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科学技术真的改善了我们吗?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机器本身缩短了工作时间,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了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少了劳动,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增加了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对自然力的胜利,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成为奴隶因为机器本身增加了生产者的财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了需要救济的穷人。机器的应用只会从生产层面造成失业的可能性。失业要成为现实,必须依靠机器等生产工具所适应的生产关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选择人工智能代替自然人进行生产,但人类不可能选择机器人代替自己的消费。主要问题是生产活动中的自然人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力资源也逐渐被自然力所取代,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机器人代替人最终还是停留在生产之上,人类不可能选择机器人代替自己消费。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已经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象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机器人”取代“自然人”,以“自然力”取代“人力”已成为大势所趋。人类就这样进入了智慧时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产、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都将面临深刻的变化,因此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
引导经济结构大调整
人工智能的影响将极其深远。它不仅将整合和调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甚至可能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提高。第四产业的“人工智能+”新模式将出现。[3]届时,数字和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第四产业的标志,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区块链将成为第四产业的标志,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生产和思维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在国家层面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社会资本将继续对其进行投资。相信影响深远的人工智能将进入爆发期。
重塑产业结构,造成大量失业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重塑社会生产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对于生产工具而言,机器人的介入将是摆在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面前的严峻挑战。当机器人能够代替自然人进行生产时,生产者会考虑生产成本,通过稀释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益,生产效率高,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和传统工人的失业将是一大趋势。以富士康为例,它已经部署了4万多台自主研发的“福克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根据规划,到20
20年自动化率将达到30%以上。马云也曾说过:“新制造业很快将给中国制造业乃至世界制造业带来席卷全球的威胁和机遇。在未来10到15年,所有制造业将面临比你想象的更多的痛苦。[4]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各方面的准备。”2017年,李彦宏的无人驾驶北京五环展示了无人机技术的进步。
—371—
创新观察
电子起搏器、人工器官、人工皮肤、脑管、盲背心、仿生眼以及各种人体植入芯片实现了与人类的共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类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全力扩张。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许多传统产业。虽然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作用有限,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将对传统产业进行戏剧性的颠覆,并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
创造一大批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就业”报告的研究判断,到2025年,机器人的工作量有望超过人类,未来5年将新增58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是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创新效应”。人工智能不仅取代了大量的传统工业岗位,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科技将在淘汰部分就业岗位的同时,带来新一轮的就业机会。根据历史发展规律,从前三次工业革命来看,每次技术进步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效应”远
远大于“替代效应”。根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减少180万个就业机会,但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将达到230万个。人工智能创造的就业机会显然比人工智能取代的就业机会多得多。由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他们将在新的领域从事新技术的研发。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代的要求,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将应运而生,如人工智能工程师、人工智能维护工程师、人工智能培训师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其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只要人工智能有基础技术支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然而,在所有技术的背后,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5]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将消除交通、工业、物流等方面的一些传统就业机会,也会产生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检测、维修等工作需求。根据2019年就业指导蓝皮书显示,近两年十大人才吸引指数分别为:数据架构师、搜索计算、推荐计算、架构师、算法研究员、IOS工程师、深度学习、法律经理和机器学习。除法务经理外,其余9项均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可见,新一轮产业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科技,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将消除交通、工业、物流等方面的一些传统就业机会,也会产生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检测、维修等工作需求。根据2019年就业指导蓝皮书显示,近两年十大人才吸引指数分别为:数据架构师、搜索计算、推荐计算、架构师、算法研究员、IOS工程师、深度学习、法律经理和机器学习。除法务经理外,其余9项均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6]可见,新一轮产业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科技,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挑战就业公平
作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对市场结构和供求关系的调整将产生一系列地区、行业和体之间的不公平,这将导致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巨大差异,进而导致“人工智能鸿沟”。
一是就业地区不平等进一步加剧。首先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例如,在中国,大多数现有的AI企业位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香港和澳门。相对而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对缓慢。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升级,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产业布局、就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将更加不公平,欠发达地区可能无法享受到技术革命带来的正效益。虽然人工智能将带来新一轮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技能书的差异,预计贫困地区的失业人数可能无法从中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其次,城乡就业不平等。由于城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平衡,技术革命可能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当城市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时,农村地区仍然遵循传统的生产模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将更加突出。随着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丰厚的劳动报酬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这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的空心化。
二是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在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下,有利于促进技术向物质财富的转化。[7]但对于非高科技产业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处于
试验阶段,生产力向物质财富的转化还比较滞后。同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形成,进而可能形成垄断,促进企业兼并。最后,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虽然人工智能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大量行业和劳动者将面临再就业的挑战。如果他们不能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他们可能面临失业。
三是就业体之间的不公平。在人工智能时代,只有少数人能主宰市场。社会体之间的就业机会、能力和收入越来越不平等。社会的财富更多掌握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少数人手中。对于知识水平低、能力差的体来说,如果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转化和重塑,其工资水平将进一步降低,甚至面临失业。使高收入体与低收入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生产效率,还会进一步造成贫富差距。其次,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女性的影响更为严重。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从事自动化生产的女性较多,对女性收入和就业前景的影响远高于男性,这将进一步加剧性别失衡。
后记
人工智能带来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不仅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还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而由人工智能引起的就业不平等存在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每个周期,也是人工智能对社会就业问题的综合影响。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就业的影响有限。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服务业和社会生产中的连锁反应,发展速度快于预期,将对就业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苗德化。人工智能发展对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研究[A]。武
汉志诚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20创新经济与管理前沿国际会议论文集(FIEM 2020)[C]。武汉志诚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 莫妮卡·卡奇马雷克-利文斯卡。人工智能发展时代的组织沟通。
机会和威胁。2019, 5(2):62-68.
[3] 杜晓飞。基于网络的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对机器人的影
响研究[A]。管理科学与工业研究所工程.程序第三届机电一体化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术会议(SCMC 2019)[C].管理科学与工业工程研究所(国际计算机科学与电子技术学会),2019:5。[4] 特丽·科尔斯。微软通过工具的进步扩大了人工智能开发的范围。
2018,
[5]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发展。1987年,PER-7(2):15-16。
[6] 加里·沙利文,肯尼思·福代斯。人工智能开发辅助工具(AIDA)。
1985,:106-113.
[7] 埃尔玛莉·克朗杰。合规报告:一个信息库,一个结果-技能发
展、就业公平和B-BEE报告。2017, 2(12):40-42.
作者简介:
姓名:郭朝义(1994-)男,籍贯: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37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