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邓拓)《谈读...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字词,了解文常知识。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辞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张扬个性。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读书观点,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不求甚解”的含义解读。比较阅读。“驳论”的理解。
教学方法:质疑探究体验,比较阅读。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读《谈读书》。
一、导入: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现在,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曾经获得过一些什么样的感悟?
生:我比较喜欢读书。小时候,爸爸就给我买很多书,其中最多的是童话和寓言。读了这些书以后,我学会了想像。
师:书给了你想像的翅膀!
生: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学会了坚强。
师:书是你生活的导师。
生: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也读过一些书。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最喜欢读书,那时候,书就是我的朋友。
师: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热爱读书的孩子就是优秀的。知识能改变一切。
生:我读过《西游记》,很有趣。读的时候我会跟他们一起着急,一起高兴。
师:太好了,你是在用“心”读书。
师:读书究竟有些什么好处?书到底应该怎么去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家怎么说。
(板书:谈读书  培根)
二、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问题。
小黑板显示: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谈一谈。(2)你在阅读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大胆地说出来.
(学生自主阅读,圈点勾画)
师: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一起交流一下初读的感受。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对读书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有一句话我反复读都没读懂: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师:你可以向教室里除你以外的任何人请教。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1:请×××同学帮忙指点一下。
2:我是这样理解的:读书速度太慢容易养成拖沓、懒惰的习惯。
师:接下来继续我们的交流。
生: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就是不同。“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
师:我们不但要做“有知音”,而且应该是一个“明智之士”。
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不同的书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读法。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这句话我不懂。
3: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的思维、才能发展受阻,都可以通过读书得到疏通,就好像人体的各种疾病都可以通过运动得到一样。
4: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我始终没有到它的论点。
5:我觉得文章主要谈论的是读书的益处,所以,它的议点就应该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师:这篇文章是培根的一篇随笔,跟一般议论文相比较,它重在发表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述,
形式上显得有些散,但这些看似零散的语言都是围绕某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就如这篇文章一样,全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的方法等问题。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是他将随笔这种文学体裁引处英国。他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因为,培根的随笔语言有诗歌的韵味,有格言的深刻。
三、现在,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为我们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可以作读书名言的句子标记出来。
(一人读,其他同学标记读书名言)
师:文章中,作者妙语连珠,格言迭出,堪称为一本读书名言集锦。这些句子不仅透露出了作者对问题冷静而透彻的观察,而且具有种种特殊的美感。所以,我想和大家一起为这篇文章编“读书名言精评。我们首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
(提示:编写“读书名言精评”:每人从课文中选取2~句读书名言作为精彩点评。点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分析句式,赏析修辞,也可以涉及遣词造句。
范例: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
(学生小组合作编写“读书名言精评”。教师巡回参与)
师:现在,我们一起口头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发言时请采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即:先朗读你所点评的读书名言,然后诵读你的点评。
生: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作者运用比喻巧妙而形象地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师:这种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
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方法。
2: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分别举例论证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边的论述加以概括。
师:你这里所说的先列举个别现象,再由此归纳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做归纳论证。列举充分、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举例论证。
师:看:课文中还有这类例子吗?
生:我很赞同“讨论使人机智”的说法。有人说过:“你和对方每人一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手里还是一只苹果,但是,你和对方每人一种思想,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师:是啊!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才以产生世间最灿烂的火花!
师:鲁宾斯坦这样评价培根的作品:“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智慧,理解了它可以改造世界。”
现在,请运用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感受文中喷涌而出的足以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力量。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读书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请你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为论点说一段话。(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学生独立思考、发言)
师: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1、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小结:朱熹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四、作业:
请各位同学课后把你搜集到的读书名言同读书名言精评写进资料本,让她更完美,也让我们自己更加完美!
板书:             
                                   
读书目的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谈读书    读书方法        归纳论证
                              排比论证
读书作用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读《不求甚解》,比较阅读。
一、导入:
师:读书,有千般乐趣,有万种读法。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
(板书:不求甚解)
师:对这种读书方法,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有,尽管说出来。
生:“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
师:对别的同学提出的疑问,如果你就能解答,你随时可以站起来回答。
1:我觉得它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求深入理解,我不懂的是不深入理解,又谈何读书呢!
2:我想知道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请带上疑问速读《不求甚解》。
(学生速读)〕
师:读完本文,请大家结合课文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
生: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师:有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吗?
生: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不认真,而是说读书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师:如果没有这两段的论述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如果没有这几段论述会让人误以为“不求甚解”就是读书可以不认真,不需要读懂。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起阐述一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理解。
(师生一起口头阐述)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然,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可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其结果仍然要读懂才行。
三、比较阅读,了解驳论。
师:《谈读书》和《不求甚解》同是针对读书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下面请大家采用小组全作学习的形式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请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进行比较阅读,师针对疑惑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不求甚解》一文边驳边立,师可继续问树立的观点是什么等等。)
师:大家愿意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与别人交换吗?
生:(齐)愿意!
师:那就开始吧。后面发言的同学不再重复前面已经陈述的观点,只要对其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特别提醒:学会倾听,学会做笔记!
生:这两篇文章有这样几点相同:(1)都是谈论跟读书相关的问题;(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例如:《谈读书》中“读史使人明智”以读史给人的好处为例论证了读书的好处。《不求
甚解》以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为例论证了读书要前后贯通,要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它们的不同点有……
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听得出来,你们这小组的理解比较透彻。可以给其也同学留点儿机会吗?
生: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有这样几点不同:
1)《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不求甚解》主要谈论学习方法。(2)《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不求甚解》中没有。另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