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青年必读书”事件中鲁迅对“国学”的态度透视
作者:尚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
作者:尚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鲁迅作品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510320011)。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摘 要:在鲁迅解读史上,“青年必读书”事实上成了所有试图解读鲁迅对待传统文化態度的研究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周作人在《古书可读否的问题》一文里提到的“通”为切入点,将“青年必读书”置于1925年的时代语境之中来进行解读,本文认为,鲁迅在文中所说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是综合考虑古书的痼疾、青年的不“通”以及现实情况的严峻三方面的结果。
关键词:青年必读书;鲁迅;周作人;“通”;国学
作者简介:尚洁(199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3
1925年1月4日,《京报副刊》刊出了由编辑孙伏园执笔的《一九二五新年本刊之二大征求 青年爱读书十部 青年必读书十部说明》,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青年必读书”共收到78份答卷,其中,鲁迅的回答引起了一系列论争。鲁迅“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1]的言论成了学者们研究鲁迅“国学”观的关键,数十年间众说纷纭,甚至对鲁迅本人产生了诸多误解。而本文以其兄弟周作人在《古书可读否的问题》一文里提到的“通”为切入点,从古书的痼疾、青年的不“通”以及现实情况的严峻三方面来解读鲁迅“国学”观产生的缘由。
一
众所周知,鲁迅虽然反对“整理国故”,但是自己一直致力于“国学”方面的整理和研究。鲁迅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浸润,国学功底极为深厚,但是在批判传统方面不遗余力,以致在“青年必读书”答卷中写出“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