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书法艺术
如何练好书法艺术
学习书法,最低目的是写得笔画端正,间架安稳,流利,漂亮,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提高效果质量,更进一步,则是通过书法来反映思想,表达感情,成为一种艺术品,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从何入手    先摹后临。
    何谓挪让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学书到能背临,是不是已算成功      学书到能够全部默写,而且写得跟帖字很相像,还只能算初步成功。因为这种成功并不巩固,如果就此搁笔不临,隔了些时,就会回生,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继续练习,到把帖里的每一个字都记得很牢,而帖里没有的字,也能用帖字的笔法写
得同帖字很仿佛,这才可告一段落。
    什么叫间架    间架是指字形的安排。
    间架有哪些要求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什么叫结构    结构是指点画的组织。
    结构有哪些要求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写字为什么要讲究结构、间架    结构好,点画就有气势;间架好,字形就安稳。
    何谓平正    “平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要注意,“横平竖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带斜势的平。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大致横画斜度应为5°-7°左右。超过这个角度,就是太斜;不及这角度,就是太平,都不好看。所谓竖直,就是每一个直画,不论中间、左右、上下,都要画得很直,不可歪斜倾侧(但“门”的左直,“亻”“彳”等的直画例外)。
    为什么要先摹后临    练习写字,必须先摹后临。这是因为初学写字,手不熟练,笔不稳定,必须先经一段时间的"摹"来打定基础。即使是已有一定书写基础的人,拿到一本新贴,对它的内容还完全陌生,只觉得贴里的字写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写,也必须通过"摹"写,掌握了帖字的笔法、间架、精神、面貌,然后再"临",方不致茫无头绪。
    何谓背临    “背临”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背临”一般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帖字全部临完,即临到熟透以后,从头至尾默写出来;另一种是随临随默,临熟多少字,就默写多少少字。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结合起来用,先局部默写,后全部默写。默写完毕,要与原帖比对,发现某些点画或间架跟帖里不一样,要改正重写。
    何谓大小    字形大的写得大些,字形小的写得小些;笔画多的写得大些,笔画少的写得小些,这就叫大小得宜。如"日"字和"国"字大小悬殊,不能写得一样大;"一"字"二"字笔画少,也不能写得和"仪""虑"等笔画多的字一样大。
    何谓斜正    "斜正"是指根据字形的斜正分别作不同安排,如"朋"字字形斜,"黨"字字形正,写起来就不可把斜的强扭成正的,正的反写成斜的,也要斜正得宜。
    何谓匀称    “匀称”,是指按照字形笔画,对每字、每笔作适当安排,而不是"均匀"的意思。因为字形有长短、大小的不同,笔画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稳地写成同样大小,每笔都写得一样长短,均匀是均匀了,可是看上去不顺眼。总的说,笔画多的,宜写得瘦些;笔画少的,宜写得肥些;每个字里,点画的安排要长短合宜。
    何谓宽窄    "宽窄"是指根据字形本身的肥瘦作适当安排。笔画多的字宜写得瘦些,笔画少的字宜写得肥些;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肥些,上下结构的字写得瘦些,使其宽窄得宜。
    什么叫临、什么叫摹    “摹”与“临”是传统的有效的练字必经程序。“摹”有“描红”“影格”两种,前者是用墨笔依着印有红字的描红本直接填写,后者是用薄纸蒙在字贴上隔纸描写,北方也叫作“榻”。“临”是在“摹”的基础上,对着贴照样写。练写程序要先摹后临。
    怎样摹    前面已经讲过,“摹”有两个步骤,即“描红”和“影格”。拿到一本帖,我们可以先从中挑选清楚完整的单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硫酸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帖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双钩的字作为描红本,第一步蘸红墨水填写,第二步蘸绿墨水或纯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填写,这样一本双钩可填写三遍,最后变成原帖的复制本,再就这复制本蒙上薄纸写“影格”。
    临摹的全部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临摹的全部过程所需时间因学书者的时间、条件不同而长短不同。一般说,能每天坚持临写六十字左右,空闲时又能经常“读帖”的,大致有一年时间,便可达到“背临”得比较熟练,能够掌握帖字的笔法、间架了。但如果练练停停,不能坚持,那么掌握帖字特征所需的时间自然要比上述情况长得多。
    “摹”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摹”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钩空心字要极细心,不要使之有丝毫失真,因为双钩线条如稍微偏里一点,钩出的字就会比帖字瘦;稍微偏外一点,钩出的字又会比帖字肥,必须刚好在帖字的边缘上,方不失真。二,写描红时,要注意不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三,写“影格”时,也必须注意跟着帖字走,帖字粗,也要跟着写得粗,帖字细,也要跟着写得细,不要只描个字形,不注意点画。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    要摹多久才可以临    一般说来,一本帖经过三遍“描红”(或不经描红)、几遍“影格”,大约三四个月,对帖字的笔法结构已渐熟悉,下笔也有了一定把握,这时就可以开始“临”了。
    临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看看反而退步了,怎么办    这是临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因为写字是手眼并用的,手只管执笔写字,写得像不像,进步不进步,要靠眼睛去观察评比,而自然规律则是眼比手快,往往眼睛能看出帖字的特征而手还达不到,或者眼睛能看出自己
写的字的毛病,而手又一时改不了,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学书到了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眼睛因为看得多,眼光高了,而手却不够熟练,所以自己越看好像越退步。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只要坚持练下去,自会苦尽甘来,不断进步。有时,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那也不妨暂时把笔砚搁起来,停止十天半个月,然后再继续临写,到时自会出现新的境界。这样每经一次,就会把你的眼法手法向前推进一步。
    怎样临    临帖也有两个步骤,即一是“对临”,二是“背临”。应该先“对临”一段时间,待帖字的间架结构都深深地印在脑中时,然后再“背临”。
    对临要注意什么    对临一定要注意看一字写一字,不可看一笔写一笔。因此必须先经“格临”,熟悉了帖字的间架结构,然后才可“对临”。
    何谓抄帖    “抄帖”是练字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虽然对着帖,但只抄字,不顾间架、点画,自作主张,任意为之。这种毛病,最要不得,必须注意避免。
    什么时候才可换帖    要能“背临”到十分熟练后才可换帖,但如这一家的帖不止一种,那就应仍换这一家的其它帖,等到把这个书派的几种帖都临遍,才可再换别家法帖。
    何谓读帖    “读”帖就是指多看,多与帖里的字打交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帖字特征,加深印象,避免回生。
    怎样读    可把原帖拆开钉在墙上或压在玻璃板下,空闲的时候就对着它看,细细体会每个字的笔法、间架,隔十天半月换一页,这样周而复始,自能加班费深记忆,巩固临写的成效。在“读”帖的同时,还可以把自己临写的字课放在原帖旁边,加以比较,分析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不像的原因在哪里,在临写时的再注意改正。
    何谓连贯    “连贯”是指点画之间的气势相连,互相呼应,笔道之间有有机联系,而不是每一笔都单摆浮搁、互不相干。注意了笔道之间的连贯呼应,就能使整个字显得有气势而生动。
    何谓长短    “长短”是指根据字形本身的长短不一,而安排不同的结体。字形长的,写得长些;字形短的,写得短些。如“东、自、目、耳、茸”等字,字形比较长,“西、白、曰、臼、四”等字,字形比较短,就不能作同一安排。
    何谓变化    “变化”是指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相同笔画的,要变化形状,避免雷同。
    何谓对临    “对临”,简单地说,就是对着帖临写。也可以分成两步走,先“格临”,然后撤掉格子临写。“格临”的办法是:取云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净的废胶卷,照帖字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然后在印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临写的时候,看清帖字哪一笔在哪个部分,照着它也写在该部位里。这样经过几遍以后,再撤掉格子,直接对帖临写。临写时,最好将帖用特制的帖架架起,放在桌子前方,对着它写。如无帖架,用几本书摞起来代替,或用其它东西代替也可。
    工具不全怎么办    纸可以用旧报纸或有光纸代替,不过要用毛的一面。墨可用墨水汁或墨水。
    怎样磨墨    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磨毕要把墨装进匣子,以免干裂。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最好能练会左手磨。
    开始就写    如写字已有一定的基础,手比较熟练,笔掌握稳定,那也可以跳过“描红”,直接写“影格”。
    我国书法有哪些书体    我国书体种类很多,概括地讲,有篆、隶、正(楷)、行、草以及行楷、行草等等。
    可供初学的有哪些帖    下面开列一些适于初学的帖目,供选择参考:
北魏张猛龙碑    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    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    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    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    元赵孟頫书福神观记
    练习书法宜用软笔还是硬笔    选用什么笔,要看字的大小而定。要大楷、隶书宜用软笔;写小楷、行、草书宜用硬笔。
    初学以哪种书体为宜    根据实用需要,初学以正楷为宜。在掌握了正楷书的基础上,写得流动些,就是行书;行书再草些,就是草书。正楷学好了,再学行、草书,就比较容易了。隶书在今天主要用于装饰艺术,日常用途并不很多,在学好楷书的基础上再学也非难事。至于篆书。实用价值不大,就不一定要去学了。
    为急于应用,光学行书行不行    也可以。但光学行书,没有楷书的基础,往往抓不住行书的笔法特点,不如稍费些时间先练习一段楷书,打好基础再练习行书。
    什么叫行款    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一字的末笔与第二字的起笔,第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贯通,看上去一气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个单字硬凑成文。这就叫“行款”。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要讲究行款,这样,一篇字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是勉强凑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