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作后必读的⼀本书
离开学校开始⼯作后,以前的缺点瞬间被放⼤了⽆数倍。如果说,在学校还有年龄⼩,不懂事,单纯等字眼当我的遮羞布,那么现在便是扯下了这块布。
我第⼀份实习⼯作是编辑,⼀本书要经历的三审三较,想要⼀本书出版,不仅需要耐⼼,还需要细⼼。这份⼯作把我的耐⼼磨出来了,但是粗⼼的⽑病却没改变多少。
第⼆份实习⼯作是内容运营,会⽤Excel处理⼀些数据,⽽我总是会出错。粗⼼的⽑病⼜被放⼤了⽆数倍。
对,我之前⼀直觉得是我粗⼼和没耐⼼导致我的⼯作做得不好,直到我最近读了《⼯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深⼊挖掘⾃⾝,才发现原来最⼤的问题是我没有到问题的本质,所以我的⼯作才会⼀⽽再,再⽽三出错。
做内容运营的时候,我觉得我是数据处理的门外汉,我就应该⽼⽼实实听别⼈的话,也不去思考其他的⽅法。但⽅法都是⼈想出来的,别⼈的⽅法并不⼀定适⽤于⾃⼰。
后来我男朋友看到我发牢骚,就很耐⼼地给我说,其实⼯作就是要结果,⾄于过程你可以⾃⼰想⼀下,⽤简单的⽅法做也可以,只要结果对了,就⾏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也没有深⼊思考这⾥⾯的道理,直到看了《⼯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才懂了我男朋友的话,⼯作的时候,也应该到我接到的任务的⽬标,朝着⽬标出发,才能让过程更简单⼀点。不然,我就是⼀直在⾛弯路,⼀直做不好⾃⼰的⼯作。
以前我⼀直觉得⾃⼰的缺点是粗⼼,没耐⼼,还有⼀点笨,但现在知道了,我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
幸好,在《⼯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中介绍了发现问题的⽅法。
这本书是由曾经担任麦肯锡管理顾问的斋藤嘉则所写,因为作者是⽇本⼈,所以在介绍⽅法的时候,举了⼤量⽇本⼤公司的例⼦。也许这些例⼦,会让⼈感觉这本书是⾼管看的,书⾥讲的内容和⾃⼰的⽣活毫⽆相关,遥不可及。
但是这本书绝不只是对管理者有⽤,对普通⼈同样也有很⼤的启发。这本书的核⼼是介绍发现问题的⽅法,只要学会这些⽅法,对我们的⽣活会有很⼤的帮助。
在书中讲到发现问题的4P,“4P”是⽬的(purpose)、⽴场(position)、空间(perspective)、时间(period)。从这四个维度思考问题,那么便能发现问题的本质,进⽽⽤合适的⼿段解决问题。
书中介绍的⽬的轴,简单来说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如在做编辑的时候,我虽然知道我的任务是校对,但是我对出版⼀本书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我⼼⾥想的只是这本⼩说的剧情和校对。
但其实编辑的⽬的是将⼀本书,呈现给读者,⾥⾯的⽂字也能让读者能够轻松看懂,⾥⾯的图⽚也需要配合⽂字出现,除了校对⽂字,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我喜欢看书,成为了我的阻碍,因为我只想快点把书看完,这样的情况,⾃然会忽视其他的细节,出错成为了常态。
第⼆是⽴场轴则是我们所占的⽴场会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式,想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超越我们现在的⽴场,学着站在更多的⽴场去思考。
⽐如在做编辑的时候,会为读者写⼀些关于书籍的导读的稿件,如果按照我⾃⼰的思维去写,那么⼤概只能写出⼀些我⾃⼰能看懂的稿件,别⼈根本不知道我说的什么。肯定会因为没有读过这本书,导致看到这篇⽂章也是⼀脸茫然。
这个时候,我需要站在读者的⾓度考虑,怎么才能让读者看懂我的⽂章,并对我提到的这本书产⽣兴趣。
什么书中毛病最多除此之外,我还需要站在公司的⾓度考虑,我得这篇稿⼦需要为公司带来收益,也就是说,读者看了这篇稿⼦后,不仅会想读这本书,还会想去购买这本书。
从多个⾓度思考,这篇稿⼦在成形之后,才不⾄于被淘汰。
第三是空间轴是看待问题的全局观,站在更⾼处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整体,才能更好的到问题。
在做编辑时,校对⼯作,总是乏味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仅仅只是把⾓度放在校对上,那么便会失去许多乐趣。
于是校对的同时,我就会去⼀些版本不⼀样的书,在上下班乘坐地铁的时候看,我也是当兴趣去看书的。
后来我就慢慢发现我们公司出版的书,删减了⼀些章节,并且有时候还会改故事的结局。
⼀开始不明⽩为什么,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我们的书⾯对的读者是⼩学⽣,很多暴⼒⾎腥的⽂字不适合,很多结局很悲惨也不适合,所以才会改。
如果公司仅仅只是翻译书籍,没有⾃⼰的改动,那么对于读者来说,买我们的书便没有任何的意义。⽽且公司也很可能会因为这本书⾥有这些不合适的⽂字,⽽放弃这本好书的出版。
⽽我,仅仅只是完成校对的话,肯定也会失去很多学习进步的机会。
第四是时间轴,在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只站在当时的时间考虑,失去了看待问题的长远眼光,那么问题的解决也只是解决燃眉之急,之后依旧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果⼀本书,我只看到我校对的问题,不能想到这本书在出版后,这本书会⾯临的问题,那么我肯定也不会成为⼀个好编辑。
之前的实习⽼师告诉我,她希望我经⼿的书,即便不能做到完美,没有⼀个错误,但⼀定要将错误降低到最少。因为⼀旦这本书离开编辑部门,那么即便发现了问题,也⽆法再改正了。
书中提出的这四个发现问题的维度,虽然简单有效,但是执⾏却很难,所以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执⾏书中的理论,如果想要了解的话,可以⾃⼰看⼀下这本书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