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信息
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预防及矫正
袁冬梅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参与观察、集体调查及目的性抽样访谈的方法,探究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过程中出现的未按职业规范化妆、盘发、着装、站立等失范行为历程及隐藏在失范行为背后非量化的因素,归纳该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行为失范的成因,提出预防措施及矫正策略。
关于考试的作文关键词:乘务专业;制服日;行为失范;预防及矫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362-02
一、前言冰淇淋原料
仪式广泛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在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表演性的,以特殊场地、时间、环境和方式为载体的一种活动,[1]空中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是校园仪式的一种。文章中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化行为指,在校园场域内,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以符合乘务员职业礼仪规范的仪容、仪
表、仪态及语言等进行的,身着制服、手拖行礼箱上、下课等过程的特定展演行为。此类行为内可以修性,外可以修行,[2]有助于在体验仪式的过程中养成严格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行为习惯。而“制服日”仪式过程中存在未按职业规范化妆、盘发、着装、站立等不良适应的表现,即行为失范现象。笔者以一所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为例,从细察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成因,探求该仪式化行为失范的预防及矫正策略。
农村信用社借款二、“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成因
这是一所校企联合开展空中乘务专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参与“制服日”仪式的是空中乘务专业一年级学生,每周开展2次“制服日”仪式活动。笔者采用参与观察、集体开放式问卷调查及目的性抽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观察他们在“制服日”仪式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何做?哪些变量导致了学生失范行为?
(一)“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笔者每2周会前往该校观察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拍摄了4次“制服日”仪式过程视频。总结仪式化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妆容、发型、着装、仪态及仪式过程等方面,具体为:不化妆、化部分妆及妆面系不统一;盘发不喷发胶及发型不符合规范;着装不统一及不规范;站立行走过于随意;仪式进行过程互相交流、接打电话、手拿无关物品、动作不统一及队列不整齐。
(二)“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成因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对参与“制服日”仪式的其中一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另一个班进行了目的性抽样访谈。
1.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绊脚石的反义词(1)妆容方面,73%女生不会化妆(不专业),18%女生只会化基础妆;(2)发型方面,91%女生盘好头发后不想喷发胶(不好清洗);(3)着装方面,89%同学表示没有统一要求,7%同学表示根据个人习惯。(4)站姿方面,54%同学会保持一段时间标准站立姿态;(5)走姿方面,50%同学不能始终保护良好行走姿态,原因有队伍步伐不统一、队列速度不统一、高跟鞋不合脚等;(6)队列方面,64%的同学表示队列行进过程有过失范行为,主要是从众的心态;(7)行李箱方面,93%同学表示提箱子上下楼梯动作没有统一规定过;(8)“制服日”仪式意义方面,82%同学知道“制服日”仪式的意义(自己理解),18%同学不知道“制服日”仪式意义。(9)“制服日”仪式感受方面,57%同学不喜欢“制服日”仪式,25%同学喜欢“制服日”仪式。18%同学表示可以接受“制服日”仪式。
2.目的性抽样访谈统计结果
就参加“制服日”仪式的感受与班级中的同学进行了深入交
谈。张同学、宋同学、戴同学都说了一个字“烦”,“烦”早起,在路上被当成猴子一样的看;“烦”每天穿制服,衣服都没法洗;“烦”盘发,喷发胶与化妆。一个“烦”字看出同学内心对这个仪式的抵触情绪,因为“烦”大家就将这个仪式当成了任务来完成。当谈到刚开始走“制服日”是什么感受时,学生明显兴奋了许多,眼睛也亮了。陈同学说,第一次走“制服日”很开心、兴奋、激动,甚至骄傲,看到路上同学的眼光,感觉自己很美丽。王同学说刚开始特别重视,宿舍同学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收拾自己。说明他们有作为乘务专业学生的荣誉感及对“制服日”仪式的期待感。但为何走过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呢?朱同学说,仅仅是拖着箱子从食堂走到教学楼。杨同学说,除了让我早点起,没什么用处,有同学路上会讲话,就越来越随意了。当问到有没有让自己感到高兴的时候时,吴同学说,走路时看到老师的赞许,心理还是很高兴的。
综上,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成因主要有:
(1)“制服日”仪式缺乏设计感;
(2)“制服日”仪式规范的缺失;
(3)“制服日”仪式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预防措施
提前做好“制服日”仪式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的应对措施。
1.结合岗位实践进行仪式设计
要发挥仪式的教育作用,一定要将仪式感发挥到极致,即仪式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拥有美好体验并被赋予重要意义的。注重仪式教育的程式性、体验性及主体性,增加学生的存在感、参与感及获得感(梁家峰等2015)。需要对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进行精心设计,挖掘“制服日”仪式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职业规范形成的重要意义。
可参照空中乘务员航前准备过程,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个乘务组,并将“制服日”仪式过程做为乘务组航前准备过程的缩影与演练。程序为下达航班任务——整理仪容仪表——召开航前准备会(检查仪容仪表等)——集体前往教学点。
2.依据职业规范制定仪式标准
在对“制服日”仪式进行精心设计后,依据乘务员职业规范制定“制服日”仪式标准细则,细化妆容、发型、着装、配饰、站姿、走姿、坐姿等标准,在体验仪式的过程中养成严格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行为习惯,提升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
3.注重启动仪式与培训
举行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中宣贯“制服日”仪式内涵与标准,运用“首应效应”确保良好的开端[3]。并需要参照“制服日”仪式标准对学生进行培训,使标准与行动统一,提升“制服日”仪式的演示性与可观赏性。
四、“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矫正策略
1.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文化视野
制定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考核评价标准,借助视频图像工具,记录学生“制服日”每一次仪式过程,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制服日”仪式评价,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自己在“制服日”仪式中的表现,同时开展各乘务组之间的评比,将之纳入乘务专业日常教育管理中,作为考核评优的参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规范惯习。
2.发挥教学实践载体功能
将“制服日”仪式作为民航服务礼仪课的实践载体,民航企业文化与课程标准对接[4],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技能的同时促进职业规范的内化[5];也便于在“制服日”仪式过程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时,采取阶段性、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的,并有针对性的礼仪教学策略。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工具
进行达成整体性目标的教学整体设计,合理运用达成某种目的及激发学生训练动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将获取的仪容、仪表、仪态及语言等礼仪知识与技能转化为一种信念。
喝什么饮料健康文章从乘务专业学生“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成因,提出了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预防与矫正策略,但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化行为失范的成因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价值观念、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都会影响着学生在“制服日”仪式过程中的情感感受与行为。需要进一步开展乘务专业“制服日”仪式的预防与矫正策略的实证研究,以提升“制服日”仪式的仪式感,使学生获得更美好的体验,并在体验仪式的过程中养成严格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静洋.校园仪式活动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448-451.
[2]张志坤.仪式教育的新发现——仪式的教育价值探求与实践创新[J].中国德育,2018(8):46-51.
[3]熊燕红.高职生课堂失范行为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J].湘潮,2015(25):68-69.
[4]孙媛媛.民航企业文化融入空中乘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J].文教资料,2018(25):62-63.
[5]江浩,何智明.高职学生失范行为的自身原因与矫正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2):5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乘务专业学生仪式化行为失范预防及矫正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1809。
资源的发挥,通过与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提升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熟练掌握操作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促使我国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另外,针对现阶段劳动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适当延长核心技术工人的退休年限,充分发挥其在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地位,并鼓励年轻员工向其学习,进而推动企业员工技术水平长期内的提升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J].自动化博览, 2018,35(12):7.
[2]兰筱琳,黄茂兴.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条件与发展策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47-59.
[3]苏向坤.“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7(11):78-83.
[4]周祥.基于工业4.0的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8(10):25-2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2005。
作者简介:于乐乐(1990-),女,汉族,江苏宿迁人,现工作于宿迁学院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施发展规划的协作,以减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重叠和浪费,根据国内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中短期规划,各级政府应有相应地增加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带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投资冷链物流设施,以加快形成完善冷链物流设施体系。冷链物流规划应被视为物流业总体规划、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要有效借助国内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和综合实力。大中城市应规划部分大型冷链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国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向集团化、规模经济发展,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是一项涉及道路交通、电信、仓储设备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社会合作的发展环境,冷链物流业必将难以取得长远发展,因此,政府特别有必要针对整个地区或城市相关的冷链产业标准和交通网络布局进行强有力的规划和协调。
3.及时更新和调整物流业的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被称为工业发展的“指南针”,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借助高校合理的综合发展规划,指导物流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日本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典范。针对物流发展不同时期的情况,日本政府将综合物流政策实施纲要作为日本物流业大纲发展计划的四次修订。这四项修订有助于日本根据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进行纠正,并重新规划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
实现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在1997年,日本物流业规划发展大纲出台,该提纲提出打造亚洲最高效的物流服务;打造有竞争力的、搞层次的物流服务和能源效率;打造符合环保和交通安全的安全物流。2009年,纲要推荐了用于系统集成的计算机管理模型。减少对物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确保安全和准确性的三个目标。借助规划“综合物流政策纲要”和物流业其他相关发展计划,把日本已经将物流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与此同时,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日本还在不断调整其物流业发展计划。手机为什么不能下载软件
在2014年,我国也出台了物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这预示着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主导物流业发展规划对物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所起到的有力作用。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有系统性、协调一致等特,适合现阶段物流产业的发展。该计划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施,物流业的相关主体能够积极遵守并从中受益,体现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力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物流业快速发展,适时调整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规划应该与不同阶段的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随着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进行及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秦玉鸣.中央一号文件是这样规划物流的[J].中国储运,2019(4): 54-55.
[2]金永健,王英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生鲜电商冷链仓储规划思路研究[J].商讯,2019(3):9-10.
上接(第328页) 上接(第329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