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精选推荐
青海藏族
⼤通回族⼟族⾃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西宁市辖县。地理位置在北纬36°43’—37°23’,东经100°51’—
101°56’。东邻互助⼟族⾃治县,西接海晏县、湟中县,南与西宁市接壤,北与祁连县和门源回族⾃治县相依。全县总⾯积463.5万亩(3090平⽅公⾥),占全省⼟地总⾯积的0.43%。东西长约95公⾥,南北宽约85公⾥。⾃治县成⽴于1986年7⽉10⽇,现辖22个乡、6个镇。⾃治县所在地为桥头镇,距省会西宁35公⾥。⼤通常住⼈⼝41.47万⼈,其中农业⼈1129.87万⼈,⾮农业⼈⼝11.6万⼈。⼈⼝出⽣率14.62%。死亡率5.06%,⼈⼝⾃然增长率9.56%。⼤通有汉、回、⼟、藏、蒙等2 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的43%。各民族之间⾃古以来相濡以沫,团结和睦。⼤通⾃古以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先后⽣活过和正在⽣活的世居民族有羌⼈、匈奴、鲜卑、汉、藏、回、⼟、蒙古等,现在的民族成分有23个⼤通地处青海东北部,三⾯环⼭,中部⾕地,平坦开阔。地势西北⾼,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西北窄,东南宽,形似桑叶。境内海拔2280⼀4622⽶。最低处是紧靠西宁的后⼦河双庙村,最⾼处是与祁连交界的开甫托⼭顶。境内河流密布,沟壑纵横,⼭地河⾕相互交错,蜿蜒起伏。⽓势雄伟,景⾊壮丽。⼤通基本上属于⾼原⼭区,全县共有⼤⼩⼭脉30余座。最⼤的⼤坂⼭,系祁连⼭⽀脉之⼀。平均海拔4235⽶,最⾼处达4600⽶以上。⼭势巍峨起伏,峰峭岭险,⼭⾼⾕深,铁⽯峥嵘。⼭上森林茂密,泉溪涌流,岭有⼗⼆盘,始达其顶。宁张公路纵贯全境穿⼤坂⼭⽽过,是西宁通往海北及河西⾛廊的要道。娘
娘⼭起于⿊林⼝,⽌于景阳川。海拔4010⽶,马鞍⼭为⼤坂⼭东部⽀脉,横⽴⼤通县与互助⼟族⾃治县之间,绵延百余公⾥,形如帷屏。海拔最⾼为4043⽶。⽼爷⼭耸⽴在县境中部,位于桥头镇,海拔最⾼2928⽶。另有硖门⼝、画屏⼭等分布境内。⼭川风貌,留连忘返。由于⼭岭纵横,蜿蜒起伏,将县境分列为许多峡⾕,较⼤的有东峡、⽠垃峡、宝库峡。平川地主要有景阳川,分布在长宁⾄岗冲地区,长13公⾥,平均宽1.2公⾥;外北川,分布于桥头以南,与西宁城北区衔接,长25公⾥,平均宽4公⾥;⾥北川,分布于桥头以北⾄⿊林地区,长34公⾥,平均宽3公⾥。⼤通⽔源充⾜,县境河流属湟⽔⽀流北川⽔系,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古称苏⽊莲河)、宝库河、⿊林河、东峡河等,发源于娘娘⼭、⼤坂⼭。北川河纵贯全境,在县境内长约42公⾥。⼤通地处青藏⾼原和黄⼟⾼原的过渡地带,深处内陆,为⼤陆性⾼原⽓候。海拔⾼,⽇照时间长,县境年平均⽇照数2605⼩时,太阳辐射强。年内⽆霜期在100⾄120天左右,最长可达150天。绝对⽆霜期80天。年降⽔量为450⾄820毫⽶,所谓“春已暮⽽草始⽣,秋未深⽽霜已降”,是对⼤通⽓候很好的写照。“迎喜”是⼤通东峡川藏族的⼀项独特的、属于赛马式的活动。它显⽰着藏族年轻⼈善骑的本领,但也不局限在⼀个民族的范围内,凡愿参加者都可以从中发挥马背上的机智勇敢和骑术技巧。“迎喜”结束后,众骑⼿以头家、⼆家、三家……以此类推,虽只得个名次,不设奖项,但它意味着以飞旋的马蹄去踏碎村落的⼀切邪恶,迎来⼤吉⼤利的⼀年。⼤年初⼀天刚发⽩,所有骑⼿先将经过挑选的膘肥体壮且跑得快的马,全⾝刷过⽑后,⼜⽤过年的四个“烙馍馍”喂过,⽤长⼆尺宽⼆⼨的新红布条结实地拴绾在马鬃上(意为给马挂红),然后牵⾄“迎喜”场地(均不备鞍)。场地上摆⼋仙桌⼀张,上⾯供有⾹蜡明灯。骑⼿们到齐后,整齐地横排成⼀⾄两⾏,由领头⼈先点⾹化表、
煨桑磕头祭奠神灵祖先。这时,全村的⼈都跪在众骑⼿的后边,念着“唵嘛呢叭咪吽”,共祝风调⾬顺、五⾕丰登、平安吉祥后,众骑⼿勒缰上马。当领头⼈点燃的⼤红炮仗清脆爆响的⼀刹那,众骑⼿与他们的坐骑像离了弦的箭⼀样奔驰⽽出,矫健的⼩伙⼦们在马背上表演着出⾊⽽惊险的动作:有站着的、倒⽴着的、仰天躺着的,有双⼿抱住马脖⼦,全⾝横直地紧贴在马的⼀侧的,有⼀⼿紧握马鬃、俯下⾝以⼿反复着地的,还有从马背跳下,随马跑⼀阵后,⼜快速上马的,他们的动作⼲净利索,令⽬睹者赞谈不⽌。在表演着各种精彩动作时,骑⼿们都⾮常细⼼,尽量避免发⽣意外,因为此时此地的顺利者在即将来临的⼀年中是万事如意的,若不慎掉下马来,则有祸
灾、疾病临头的可能,或有其他不祥的说法和讲究。整个⼤路上尘⼟弥漫,站在路两旁观看的男⼥⽼幼和骑⼿们爆发出的狂野的吼声、⼝哨声、喝彩⿎掌声和哒哒敲地的马蹄声交加在⼀起,天崩地裂般地覆盖着整个村庄,其场⾯壮观⽽欢快。【向化藏族乡】藏乡简介:青海省⼤通回族⼟族⾃治县辖乡,是全县⽜⽺育肥基地之⼀。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3公⾥。⼈⼝0.9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总⼈⼝的46.6%。⾯积172平⽅公⾥。辖上滩、下滩、三⾓城、将军沟、达隆、驿卡、⿇庄、流⽔⼝、⽴树尔 9个村委会。民国⼆⼗六年(1937年)设向化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四乡,1952年改为向化乡,1956年设向化藏族乡,1958年合并为东风公社,后易名向化公社,1984年复设向化藏族乡。【朔北藏族乡】
藏乡简介:朔北藏族乡⼤通回族⼟族⾃治县辖乡,是本县主要产粮区。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5公⾥。⼈⼝1.1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40%。⾯积43.7平⽅公⾥。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朔北乡,19
51年改第四区第⼆乡,1952年复改朔北
乡,1958年改为红光公社,次年⼜更名朔北公社,1984年改为朔北藏族乡。俗话说“百⾥不同风、千⾥不同俗”。由于历史、经济⽣活和地域等因素,青海藏族的风俗习惯在某些⽅⾯有别于其他藏族地区,但在总体上还是⼤同⼩异,分居在⼤通县朔北、东峡、向化、桦林、鸯沟⼀带藏族的风俗也是如此,它反映出藏民族传统⽂化的⼀个重要⽅⾯。⼀、“阿扣尼⽇娃”的选择与其权限“阿扣尼⽇娃”相当于汉族的“⼤东”、总管。在整个藏族婚事中⾃始⾄终,全靠他的全权指挥。能负此重任的⼀般是整个村上德⾼望重、⽽且具备滑稽幽默、⼝材流利、见机⽣情、逗⼈常乐,料理事务安排有⽅、懂得⼈情、熟习整个婚事节章、指挥得当、⾯⾯具到的男性中年或⽼年⼈尤其是男⽅家为选择合适妥当的“阿扣尼⽇娃”⼀事常常出现烦愁或争论不息之事。有的从订婚之⽇起,就请选择好的“阿扣尼⽇娃”参与喜事活动,⼤多数都是在婚礼前⼏个⽉就邀请中意的“阿扣尼⽇娃”,直⾄整个婚礼筹办完毕。婚事期间,他根据主⼈家的经济、⽣活及其它各⽅⾯的条件,作全⾯细致的计划安排,同时在婚事中所有参与⼈员,都得⽆条件地服从他的指挥。所以,“阿扣尼⽇娃”在藏族婚事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物,同时也是⼀句集⼼才⼝才为⼀起的民间组办婚事艺⼈。⼆、提亲中“麦⼦”与“⾖⼉”的作⽤“成了麦了、不成了⾖⼉”,是⼈们在闲谈中常说的⼀名俗语。这句俗话⽤于藏族婚事中却代表婚姻成败的标志。媒⼈(藏语⼀般称其为“玩⽇玛”)初次到⼥⽅家提亲时,除了拿茶,哈达等东西外,两瓶青棵酒是必不可少的,称为“开⼝瓶”。瓶⼝各塞⼀红枣,瓶颈各拴⼀撮洁⽩的⽺⽑,相连在⼀起,中间绾⼀结实的疙瘩,意味着纯洁的姻缘⽩头到⽼。媒⼈
将所拿的礼物放在⼤房中间的⼤红柜上时,⼥⽅家便知道其来意了。于是,主⼈家把媒⼈恭敬地让到炕上,并邀请来⼀位“尖过”,(有威望精通礼节的⽼⼈),便招呼“加⿇”,(即请来的厨师)端上滚烫的“俄
加”(即奶茶)和“叶果⽇”(即油炸饼)招待。⽽后,媒⼈向主⼈借出酒具,取“开⼝瓶”,先向天、地、神各祭三杯。再将酒盘⾼⾼举起,向⼥⽅家邀来的“尖过阿麦”敬上三杯酒,然后将男⽅家(⼥婿娃家)的“⼀切情况作以详细介绍,但双⽅却不提婚事成与不成的话题,最后,⼥⽅家炒菜下“长饭”(即⼿⼯排成配有菜肴的长⾯条俗称长躁⾯),饭后打发⾛媒⼈此后,⼥⽅家经
多⽅打听了解,经商议后作出决定,婚事成,在媒⼈送来的原“开⼝瓶”中装满麦⼦,若不成在瓶内装满⾖⼉后送⾄媒⼈家。于是,媒⼈就知道他去提亲的结果了。三、要⽺禄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情⼈要少年,⼀辈⼦能够长相伴”,⽽且能较早地和异性交往,是⼀个聪明、灵巧和有才⼲的表现。因此藏族青年婚前很早就开始异性交往,⽽且这种交往有充分的⾃由。所以,在藏族婚事中,凡不满⼗⼋岁的姑娘要出嫁时,娘家有“要⽺禄”,婆家有“送⽺禄”的统⼀⽽严格的规矩。“俄⽑”(即姑娘)被许婆家后,在年龄还达不到⼗⼋岁,但婆家因某种特殊情况⾮娶不可者,由“阿扣尼⽇娃”选择吉⽇,打发媒⼈及“⽊华”(即⼥婿)拿上茶和酒前去⼥⽅家进⾏商议,⼥⽅家答应后向媒⼈提出“要⽺禄”,媒⼈当场答应“送⽺禄”。娶亲这天,男⽅家将⼀只从⽺⾥挑选的年幼(不
得超过两岁)健壮⽽体重的活母⽺,头颈部拴上⼤红布条,放⼊娶新娘的轿车内,送⾄⼥⽅家第⼆天新娘⾛后,家中主事⼈在此⽺的两⽿朵尖部各穿⼀孔,将早就准备好的红缨或红丝线做成的穗⼦拴在两⽿孔作为记号,⽽后放⼊⾃家的⽺中。此⽺不能换、卖,更不能宰杀,只是让它⽣育传代。它享有与其他⽺不同的优质饲料或饲养的待遇,直到⽼死为⽌。四、出嫁婚礼⼀般选在藏历年或春节期间举⾏。佳期临近,待嫁的“俄⽑”开始每天⽤掺有⽜奶的⽔洗脸,同时开始减⾷,直到结婚前两三天以⼏个⼤枣充饥,⼏乎达到绝⾷的地步。他(她)们认为这是为了使“俄⽑”在结婚之⽇不去厕所,以⽰庄重。因为婚礼上的新娘不仅盛装打扮不便⾛动,⽽且在习惯上也是不许随意⾛动的。藏族有句谚语“⼥⼈出嫁虽为喜事要哭,男⼈出征虽为愁事要笑”。“俄⽑”出嫁这天早上,⼥眷们⼀边为她梳妆,⼀边朗诵着吉祥的祝词:⾹烟缭绕升天,婚姻⼥神下凡。待嫁的姑娘哟,请听圣⾔。太阳和⽉亮在天空结伴,雌⿅和雄⿅在深⼭⾥结伴。欢天喜地的出嫁吧,这是婚姻⼥神的指点当盛装的“俄⽑”在辫套上系起⼀条洁⽩的哈达时,就被拥上⽩骏马拉着的迎亲轿车,这时的她⽤长长的袖⼦捂着脸哭起来,她在哭声中⼀直到婆家。
五、抓嘟呼“抓嘟呼”不仅是新娘被娶来的当天清晨迎接⼥⽅家“席客”的第⼀个隆重礼节,⽽且明显地现⽰了藏族青年善骑的特⾊。嫁、娶双⽅以此形式来发挥骑技的本领相争夺⽺以取输赢,其场⾯热闹⽽欢快。男⽅家婚礼这天,天刚蒙蒙亮,新娘与新郎的婚礼举⾏完毕后,由“阿扣尼⽇娃”决定,将早已精选的两名已婚“⽊⼣华”(即新郎的两名已婚的哥哥或叔伯堂兄)带领迎⼥⽅家“席客”的骑队,在村外选择⼀宽敞地,由“阿扣尼⽇娃”主持,摆起供有⾹蜡明灯、酒具的⼋仙桌迎接“席客”。当多则⼗⼏⼈,少则⼋⼈
的“席客”摧马扬尘来到桌前时(藏族席客均为男性),双⽅下马,相互敬献哈达,问安道喜后,“阿扣尼⽇娃”给⼥⽅家“尖过”与各“席客”们⽤⼩银碗敬升“典⽊者⽣巴酒”(即三杯喜庆酒)。在敬升完最后⼀名“席客”的⼀刹时,男⽅家两位“⽊华”以极快的速度飞⾝上马往回跑,早有准备的对⽅“席客”们也⼏乎是在同⼀时间内上马追赶。在超⼆“⽊华”数倍的“席客”们的围堵下,他俩轻易难逃,于是翻梁越岭、跳沟过河,尽全⼒不让对⽅抓住顿时,⼭坡上、沟洼⾥、⼤路间尘⼟弥漫,全村看热闹的姑娘们、⼩伙⼦们,连同“席客”们的吼声、喊捉声、⼝哨声不断响起,此情景不仅给整个婚礼增添了热闹⽓氛,⽽且也给远来近到、不同民族的亲朋好友们留下了惊险⽽喜悦的⼀幕场⾯。最终因寡不敌众,⼆“⽊华”被众“席客”们抓住,抹下狐⽪帽,脱掉⽪袄,作为暂时的抵押物,要他俩当众答应⽤⼏坛或⼏⽃青棵熬成的酒供婚礼间所有宾客们喝。否则,所抵押的⾐帽不予归还,叫他俩受冻,“席客”们也不到男⽅家⼊席最后,⼆“⽊华”只得答应条件,并当众认服后,对⽅才还⾐帽,双⽅上马回男⽅家畅饮“嘟呼酒”。
六、拦门盅在众“席客”追捉⼆“⽊华”之时,“阿扣尼⽇娃”却悄悄逃离现场回男⽅家巧妙地安排各“夏⽆居娃”(即汉族俗称为“跑全”)们拦门盅的事宜。俗语说“种⼦怕烂地怕哄,作亲就怕拦门盅”。当“席客”们来⾄男⽅家门⼝时,事先在⼤门⼝摆⼀张⼋仙桌,上铺⼀条崭新的红单⼦,然后供放四碟馍馍,“夏⽆居娃”们将早就在茶壶⾥炖得滚烫的酒提⾄门⼝的同时,在接桌两旁与前后层层包围,堵了个⽔泄不通,先是对客⼈们以笑容问安,⽽后便举杯以“典者⽣巴”、“四红四喜”、“六连逢喜”,对年长者则以“⼋福长寿”、“全家福禄寿”劝饮对来客少饮或不饮者,“夏⽆居娃”们以“你没喜欢”为由,便以⼩碗代杯,强拉死缠
地让席客⾮饮不可,善饮者先让进门。即是滴酒不尝者,在此场⾯上难以拒饮,在百般求绕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以七份酒幸⽽过关。使不善饮酒的客⼈还没⼊正席,却在拦门盅这道关⼝中已酩酊⼤醉。其中,体现了藏族的热情好客和豪放的特有性格七、谢媒男⽅家婚礼当天,众客席毕后,院内摆⼀条板凳,铺上⼀条红毡或红单,将媒⼈邀来坐在上⾯,此时,所有来客与旁观的庄员已挤满院落,专听“阿扣尼⽇娃”的谢媒词。风趣的“阿扣尼⽇娃”对媒⼈以⾼度夸张抬举,超于现实的奉捧开始,以微薄礼物的答谢⽽告结同时,“⽊华”
(即新⼥婿)将放有⼀包茶和两元“跑路的盘⼦⾼⾼举向媒⼈⾯前,“阿扣尼⽇娃叹说:“早你别嫌少了拿上去“俄加”(即奶茶)个滚。然后,对⼿下“夏⽆居娃”们使个⿁脸后说:“呀——早给秉公⼤⼈也恭个喜”。话⾳没落,早有准备的⼩伙⼦们⽤锅底灰和青油拌成的混合物把媒⼈的脸抹得油⿊油⿊,媒⼈也从⾃⼰脸上⽤⼿抹下后反抹对⽅,如此互相追抹,其场⾯热闹⽽欢快,最后由“阿扣尼⽇娃宣告停⽌,⽅才罢休⼋、谢“阿央”谢“阿央”(即新娘舅⽗)是较为隆重⽽关键的⼀项程序,此程序中给外家⼈奉抬上厚礼⽽达到满意。尤其是男⽅家境因贫寒⽽当时奉抬不出应抬的礼品时,更需要发挥“阿扣尼⽇娃”善说的本领,使外家⼈即没接受到应接的礼品,⼜⽆法提出或表现出不满的理由和情绪,在远来近到的客⼈⾯前,同时赢得庄员听众的赞称。在“阿央”家席间,由“阿扣尼⽇娃”论辈升酒后道:给“阿央”们端上的只是“措嘛”,(即:饭菜)热⼀碗的冷⼀碗规程礼⾏上不到,还望阿央们⽓虽在⼼上,众客⼈⾯前笑要常挂在脸上,⼈前头别说个坏,多多⼉赞谈之后,给众“阿央”们端上应抬的礼品,⼜升酒为⽌九、谢“加⿇”“加⿇”是在伙房内烧⽕挑⽔、洗菜抹碗的所有⼈员都可称“加⿇”,但在这⾥专指做席的“厨师”
谢“加⿇”形式⼤致与谢媒相似,院内摆⼀条长⽊板凳,铺上红毡或红单⼦,“阿扣尼⽇娃”亲⾃将“加⿇”从伙房邀⾄板凳上后,先升酒后便道:呀——,早给尊贵的“阿卡加⿇”升了个酒,也没升起。主⼈家把垒成⼭的⾁和⼗⼋⽯菜籽的青油放⼼地交给你“阿卡加⿇”的⼿⾥这条⽑⼱唡擦个⿐⼦。同时将盘中的⽑⼱像哈达⼀样,双⼿敬献给加⿇,再次升酒后结束此程序⼗、转箪索上述⼏项程序进⾏完毕后,时⾄黄昏,由于藏族席客均为男性,晚上特有留宿的规矩。“转箪索”程序就在婚礼当天晚上进⾏。此程序不是婚事男⽅家或其亲属家,却在“阿扣尼⽇娃”和各“夏⽆居娃”家承担进⾏。“转箪索”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事先由“阿扣尼⽇娃”根据各“夏⽆居娃”家房屋、炕道的宽窄情况统⼀安排,若各“夏⽆居娃”家都较宽敞时,便将客⼈集中轮流,逐家都请。若是各“夏⽆居娃”家集中不便者,按炕道情况,⼈额不定,请⼀⼈也⾏,三、五个⼈也可,将客⼈分散请⾛先从“阿扣尼⽇娃”家起,客⼈被请到⾃⼰家⾥,由“全盘下酒”开始,然后炒菜,再以猜拳敬酒为主,早就喝得差不多了的客⼈们有的在唱酒曲,有的下坑跳舞,顾不得穿鞋⽽光着脚板跳起“赞巴拉夜”、“新阿锣拉⽑”,还有的坐在坑上⽤筷⼦敲击着碟、碗的,⼀边饮酒,⼀边跳舞。热情好客的“夏⽆居娃”们认为,客⼈醉倒的越多,越说明对婚礼主⼈家尽到了诚意,同时也感到⾃⼰的拳好⽽⾃豪。等候已久的“夏⽆居娃"将客⼈你拉我扯,争先请到⾃⼰家中,哪怕不吃⼀⼝饭菜,但每家的酒要⾮喝不可。如此诸家轮流,直⾄第⼆天早,由“阿扣尼⽇娃”宣布“转箪索”就此结束。将客⼈⼜请到主⼈家进⾏最后⼀项程序⼗⼀、谢“却⽊仓“谢“却⽊
仓”(即娘家⼈),它与汉族的谢娘恩相似,汉族有称“谢⽩奶”,也有称“抬奶母”的。是男⽅家最后⼀项
⽽且更为隆重的程序。此程序不仅给“俄尼个却⽊仓”(即:新娘的娘家⼈)⽤⾐物、⾁⽅、茶等礼品来作为酬谢,⽽且全要“阿扣尼⽇娃”灵活多谋的头脑与⼝才,若给他们应抬奉的礼物当众抬不出时,会使整个场⾯尴尬⽆味⽽毫⽆欢乐⽓氛,甚⾄会出现双⽅发⽣争吵的局⾯。从⽽两⽅亲戚以此留下不和的根苗或⽭盾。所以“阿扣尼⽇娃”对此项程序较为重视。早上,将⼥⽅家席客从各“夏⽆居娃”家请到“⽊华”家炕上,有“⽊华”将放有⾐物、⾁⽅、茶、哈达的⼤⽊盘⾼⾼掌起,端直⽽恭敬地站在下⾸,然后由“阿扣尼⽇娃”敬酒道谢:
答谢完毕,便端上热⽓扑⿐的⼿抓⾁。期间,⼜由“阿扣尼⽇娃”指挥,全体“夏⽆居娃"们满上⼀疙瘩给客⼈诸个敬酒,直⾄所有客⼈都有七份醉意,甚⾄⼤部分被全醉,最后下臊⼦⾯送客。在⼤门⼝,“夏⽆居娃”们以⼩银碗替杯,给每个客⼈以“上马三杯酒”为由,他们层层拦堵在门⼝,要客⼈⾮喝不可,否则,就不予出门。在实为⽆奈的情况下客⼈们只得饮酒出门。此时,有的客⼈已东倒西歪,热情的“夏⽆居娃”们将他们扶上马,互相打招呼告辞。整个婚礼⾃始⾄终历经⼀天半,全部程序基本结束。
在青海,⼈们把⽣活在青海省湟中、湟源、⼤通等地从事农业⽣产,使⽤汉语、⽣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的藏族众称呼为"家西番"。认为"家西番"是"住家耕⽥"的藏族,"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区别于游牧的藏族,这是⼈们望⽂⽣义的结果,笔者认为"家西番"是⼀个藏汉合璧的称谓,"家"即藏语汉族的⾳译,"西番"⼜是汉族对藏族的叫法,"家西番"义为"像汉族的藏族",类似的叫法在藏族内部也有,安多藏区牧民就把农
业区的藏族叫作"家绒娃"、"家绒",义为"像汉族的农民",嘉绒藏族的族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家西番”:藏族汉⽂化的深度涵
化“据《新青海·乡⼟志》2卷11期记载:“申中⼗三族中,除加族及贾尔藏、琐尔加有部分未的藏民外,全部融化为汉民”。申中⼗三族是塔尔寺六部落。这些所谓融化为汉民的藏民,即是家西番。⽐之卓仓藏族,家西番程度更深。家西番历史上是宗喀藏族,元末明初,他们基本属游牧民族,“其畜牧,逐⽔草,⽆常所”。明中叶以后,实⾏“移民实边”政策,⼤批汉⼈移居河湟,或戍守或屯种,与当地番夷错居。其⽣产⽅式逐渐转变,据《西宁府新志》:申中族、西纳族“有城池郭庐室,⽥畜为业”。经过数百年的⽂化交融,⾄清朝中期,其⽣产⽅式实现了由游牧向农耕的转轨,农业⽣产已经成为其主要的⽣产⽅式。汉族的⼤规模迁⼊,不仅带来了农耕⽣产,还使这⼀地区的⽂化体系发⽣了结构性的转换,汉⽂化最终成了⼀⼤部分宗喀藏⼈世俗⽂化的主流。他们最后被称为家西番,在饮⾷、建筑、服饰等族边界的外显特征⽅⾯基本上已经了,在语⾔上,则已完全丧失了⾃⼰的母语藏语⽂,汉语⽂既是家庭⽤语,⼜是社交⽤语,取名也基本上为汉名;在婚姻上,族内婚的边界已经松动,允许与外族通婚。这也许就是塔尔寺周围的原⽣态藏族变成家西番的根本原因。卓仓和家西番⼈的情况说明了“民族内婚和族际通婚是维持族籍稳定和导致族籍变化的重要变量。”④但其族籍认同为藏族,仍然信奉藏传佛教,只是其藏族的意识和信仰的程度不那么强烈。改⾰开放的近三⼗年⾥,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家西番⼈出现了某种“返祖”现象。2006年七⼋⽉间,课题组成员在对塔尔寺周围拦隆⼝镇⽩崖村和上新庄镇上
、下村的调查中发现,除了少数年⽼者,这⼏个村的绝⼤多数藏族村民已经不会说藏语,但都有藏语名字。同时,那些标志藏族特点的婚俗、服装、语⾔、姓名、建筑等外部的⽂化特征,以及其⾐、⾷、住、⾏等风俗习惯都开始向藏⽂化回归。他们开始穿藏族服装,过藏族节⽇,逢年过节到藏传佛教寺院烧⾹拜佛等{如⽺⽑村}。很多社区恢复了消失多年的跳藏族舞蹈的习惯。如近年来相继在上新庄镇、共和镇、丹⿇乡琐尔加村,等建⽴了五个舞蹈队,逢年过节,他们穿着藏装、唱着藏族现代歌曲,为各个社区的众跳舞。共和镇近⼏年来还恢复了骑马⽐赛。这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化的语境下,家西番⼈的“⽂化⾃觉”意识。我们还在塔尔寺六部落中程度最⾼的拦隆⼝镇考察时发现,⼈们在通常的语境中仍然会出现“某⼈为藏族”,“某⼈为汉族”的求同与辨异现象。这说明在⾃我与他者的关系上已确⽴了稳定的族边界与族⾝份。在族籍认同上,宗教具有重要作⽤。这⾥存在⼀个由塔尔寺⼀西纳寺⼀村庄寺庙这些宗教祭祀场所组成的佛、苯杂糅的信仰体系①,居住在这⾥的藏族对其虔信有加,认真实践着系统复杂的传统宗教礼仪。显然,家西番⼈之所以坚守⾃⼰的民族边界,与塔尔寺直接相关。塔尔寺及其所属寺院体系的存在,使家西番藏⼈族在汉族⽂化的汪洋⼤海中融⽽不化,保持了⾃⼰民族的⽂化焦点。
“煨桑”是信仰喇嘛教的敬佛仪式和习惯,它体现着藏族历代⽂明历史上对善与恶、丑与美的区别与衡度,对“煨桑”⼈来说,是发⾃内⼼的、是对善与美的追求。同时,“煨桑”⼈不但⾃⼰从善,⽽且严格要求所有家⼈都不得⼝出恶⾔,不参予杀⼈放⽕及打架⽃殴,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处处以善⽽⾏煨桑”必须⽤
“桑赞”,⽽制作“桑赞”的主要原料是“坎巴”。“坎巴”是长在⽓温较低、⾼⼭坡上的⼀种野⽣植物,它于农历六⽉开花,分⽩、黄、蓝、紫四⾊,⽩黄两种,⾼约⼀市尺,花似蘑菇形,蓝紫两种稍⾼,花似喇叭状。它⾃开花⽇起,发出⼀种越来越浓的清⾹味,⼈若离它所⽣长地百步远即可闻到⾹味。每逢农历七⽉七这天,分居在⼤通东峡川的藏族⽼⼈们带着⼀天的⼝粮和⿇袋绳⼦,⼀早上⼭采集“坎巴”,他们将整捆的“坎巴”背回家,铡成⼨节晒⼲后,掺⼊30%的柏⾹,⽤青稞炒⾯、⽩⾯和少量⽩⿊糖拌匀,然后装压在筐内待“煨桑”⽤,此时称它为“桑赞”“煨桑”基本分两种,其⼀是选⽇“煨桑”,除每⽉初⼀、初⼋、⼗五的敬佛⽇外,在著名黄教创始⼈宗喀巴的诞⾠九⽉⼆⼗⼆⽇和他的圆寂⽇⼗⽉⼆⼗五⽇都要进⾏“煨桑”,其⽅式较为简单,早晨起床,先将屋院打扫⼲净后,洗脸整⾐、秃头,在“桑炉”内⽣上⽕,⼜将“桑赞”抓放在⽕上,冒起浓浓⾹烟,再点燃三柱⾹,插⼊“⾹炉”内,念“嘛尼”三磕头⽽完成。其⼆是天天“煨桑”,其⽅式较为繁杂,除上述程序外,还要在黎明时接来泉⽔,斟满供桌上摆放的七个铜制⼩碗,此做法称“献净⽔”。后⽤⼀根⼀头缠有洁⽩⽺⽑的细⽊棍蘸上泉⽔,轻掸三下,让泉⽔撒落在“桑赞”上,此做法⼜称“打洽”。然后点铜灯三盏,⼿指拨动念珠磕短头⼀百零⼋个,此程序在院内进⾏。但每逢⽉初⼀、初⼋、⼗五和九⽉⼆⼗⼆、⼗⽉⼆⼗五⽇时,“煨桑”地点不但转移到屋顶上⾯向⼴惠寺,还要添上⼤量松树枝加⼤烟雾,磕长头⼀百零⼋个完成放“⿅马”⿅马”,藏语叫“隆什达”。它是边长⼆⼨的正⽅形⽊板雕刻图案。图案正中刻有⼀匹昂⾸飞奔于空的马。左上⾓刻有“什达”的藏⽂(即“虎字”),右上⾓刻有“桑格”的藏⽂(即“狮”字),左下⾓刻有“琼”的藏⽂(即“鹤”字),右下⾓刻
有“⾈”的藏⽂(即“龙”字)。“隆什达”即⿅马印板,其含意是:在⾼空的⼤风中飞奔的马。每逢农历九⽉九,居住在⼤通东峡川的藏族众从头天晚上就背着⼲柴、松枝和桑赞,备⾜献⾷和酒肴,⼿提灯笼或⼿电筒扶⽼携幼,结伙做伴爬上⽼爷⼭顶去撒放“⿅马”。放“⿅马”的⽅式⼤致有两种,其⼀是事先⽤“新红”或墨汁将“隆什达”印在黄表上,然后裁下,次⽇凌晨在⼭顶上架起⼲柴,当浓烟滚滚升起的同时,将印有“隆什达”的“⿅马”纸⽚撒放在烟头之上,以烟的冲⼒让其飘向⾼空。其⼆是事前不印,
⽤“隆什达”在烟头拍打,⼀般为⼀百零⼋下为⽌。此地藏民登⼭放“⿅马”的历史已很悠久。据说放“⿅马”可解厄运⽽扶兴运,除病灾。特别是久病不愈的患者,更把登⼭放“⿅马”视为祈求吉利、恢复健康的希望。放罢“⿅马”后,整个⼭项上⼈们三步⼀堆五步⼀圈,借熊熊⽕光围坐夜餐。猜拳饮酒、喧闹欢笑声、临风歌舞声响成⼀⽚,直⾄东⽅发⽩时,才各⾃收拾下⼭。放“⿅马”活动就此结束滚莽加”与“放布施”滚莽加”与“放布施”是藏族的传统习惯。当家中死了⼈、特别是⽼⼈,除在丧事的三⽇内请来喇嘛念经外,在“尽七”(即⼈去世后的第四⼗九天)或百天、周年上去寺院“滚莽加”、“放布施”后⼈们根据⾃⼰的经济条件,拿上糌粑、酥油、青油、奶⼦、茶和现⾦等,到寺院后给主管事务的喇嘛说明来意,经他⼀番安排,于是,全寺院喇嘛汇集在⼤经堂中,给亡⼈念“⽑兰”经。同时,将拿去的酥油在佛前点起⼤铜灯,在寺院的⼤锅⾥滚上“俄布加”(即奶茶。藏族⼜称在寺院滚成的奶茶称为“莽加”),与糌粑⼀同供寺院所有⼤⼩喇嘛吃喝.将近念完经时,⼜在⼤锅内下进拿去的⼤⽶和青油,做成似搅团⼀样的粥,然后再放进些糖(此饭藏族称它为“椎⾊”),即可⾷⽤.最后,将拿去的现⾦平均分给寺院所有喇嘛,此作
法称之为“放布施”.尤其是对⽣前⽣活艰苦的,后⼈们把“滚莽加”与“放布施”视为⼀件⼤事,他们以此作法表达对死者的⼀⽚诚意。同时以念“⽑兰”经祈求诸佛保佑,莫让亡魂成为阴曹的罪魂,让其重新投⼊⼈胎,下辈⼦转为⼈⾝,来世享受⼈间美好时光。
玩⽼虎与跳冒⽕每到正⽉⼗五,居住在⼤通县⽼爷⼭脚下的朔北藏族乡马⼚村的村民,有边玩⽼虎边跳冒⽕的习俗。“玩⽼虎”不仅在⼤通县、甚⾄在青海民间也为罕见的⼀种活动。这个村的藏族众把⽼虎视
为他们的保护神,以此来驱除灾难与病魔,祈求平安吉利和⼈寿年丰.据传在明代,这个村只住着五六户藏族⼈玩⽼虎与跳冒⽕家,这年正⽉⼗五晚下了⼀场雪,第⼆天清晨⼈们发现每家⼤门⼝都有虎⽖印,但连村⾥的⼀只鸡都没伤害,于是⼈们跟踪到⽼爷⼭的⽼虎洞,但见只有进洞之踪,却⽆再出之迹,再查看洞内,绝⽆⽼虎的⼀根毫⽑。全村⼈认为此是神虎显灵,特来护卫和保佑⼭下百姓的⼈们为祭奠神虎护卫之恩并祈求诸年平安吉利,每逢正⽉⼗五下午六时左右,这个村的所有⼈家就在院内摆起⾹案,献上美酒哈达、糖果菜肴、点燃⾹蜡明灯。⾹案⼀旁⽀起⽕盆、铜壶⾥炖上滚烫的浓⾹奶茶,⼈们跪在⼀旁,合掌念诵着“⿇尼”接待神虎.在⼀⽚锣⿎声中,先由⼀位⽩须⽩发⽩袍、⼿摇⽑掸的⽼者(即假扮的本⽅“⼟地”)进院坐⾄⾹案前,道颂着:⼈寿年丰、六畜兴旺,四季平安等吉祥话。紧接着⼜⼀阵震⽿的锣⿎声中见⽼虎在两个⼤头罗汉(虎与罗汉都是假扮的)的保驾下雄猛地跃⼊院内、在“⼟地”⽑掸的指导下跑四门、踩四⾓、⾛太极,此举动意在踏煞除邪,驱灾祛魔.特别是家中若有久病不愈
的患者时,“⼟地”⽤⽑掸往病房内⼀指,⽼虎便跳⼊房内,前⽖踩上病⼈床头,张⽛舞⽖,虎头在病⼈⾝上轮转三下后⼀齐出门再去别家。送出⽼虎、⼟地罗汉后,⼈们把早就放在⼤门外的⼀堆堆草点着,开始跳冒⽕。⽼虎将整个村庄的⼀百多户⼈家诸个转跳完时,天发亮,跳冒⽕随着玩⽼虎也就此结束。藏族的敬“崩康”与⼼理祈求崩康”是信仰喇嘛教的藏、蒙、⼟族居住区中的⼀种建筑物,它的建筑材料、⾼度和占地⾯积等各地不太统⼀,各地根据当地众的经济⽣活条件、⽣产能源情况所建。所统⼀的是:它必须设在村落中⼼崩康敬“崩康”不但是藏族的⼀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习惯,⽽且体现着藏族历代⽂明史上对善与恶、美与丑的区别,同时也是丈量⼀个⼈的⾏为、道德是否够格或越界的量⼼尺。“崩”藏语为:⼗万
个,“康”藏语为:住宅地或家的意思。“崩康”分上下两层,下层正⽅形,四周有墙,中间空。上层似塔形,⾥⾯放有⼤⼩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泥佛,⼈们称它为“察察”“察察”是从⾼⼭挖来红胶泥,⽤⽊棒再三砸精,挤压进专制的铜模⼦内倒出的,⽽铜模⼦基本有四种,分⼀百零⼋个的、五⼗个的、三⼗个的、最⼩是⼀个佛像的。崩康每逢四⽉⼗五⽇(藏族称四⽉为善⽉),从寺院请来喇嘛,诵经三⽇,同时⽤青裸⾯调合⾚红颜⾊贴上酥油花,掐成“朵玛”,然后点燃起三⽇不让熄灭的⼀百零⼋盏铜灯和“净⽔”⼀同供献在“崩康”前,于是⽼⼈们“煨桑”磕头。其间,将倒出的“察察”经喇嘛“经赞”(即⼀边念经、⼀边⽤⼝吹⽓)后供放到“崩康”上层内。从喇嘛念完经的第⼆天起,选出⼀名“煨桑”的和⼀名吹“什冬”(即海螺)的⼈。吹“什冬”与“煨桑”同时进⾏,早晚各⼀次、七⽇为⽌。早吹其意为:⽤它的声⾳去呼唤诸佛,使其觉
醒,驱除⼀切不利⼈类的灾难,祈求给⼈类造福,并予以平安吉祥的⽇⼦。晚吹意为:提醒世间⼈以善从事,不许去⼲杀⼈放⽕、搅索事⾮、丧尽⼼肝的坏事。否则,将会得到良⼼的谴责与报应。藏族众的⽣活习俗⼀般以⼿抓、奶茶、酥油为主⾷。⽣活在牧业区的藏族众,多居帐篷,以炒⾯为主⾷,乐饮奶茶,喜⾷酸奶、⽜⽺⾁等;农业区的藏族众,多居庐室,以⾯⾷为主。藏族众性格豪放,善于歌舞,每年⽣产之余举⾏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和“六⽉歌会”等⽂艺活动,每当夏秋季节,在草原上⽔美草丰、牲畜膘肥体壮的时候,他们都要举⾏各种欢乐的草原盛会。届时,⼈们选择地势平坦、⽔草茂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作为会场,然后合家⽼少带上帐篷,赶上⽜⽺、骑上骏马,从四⾯⼋⽅汇聚到⼀起,参加各种活动。同时,藏族是⼏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对藏族各种习俗有着⼴泛⽽深远的影响,各种⽣活习俗及活动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印记。史学资料记载,藏族是由历史上的吐蕃直接发展来的,藏族与吐蕃是同⼀个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两个名称。吐蕃是在青藏⾼原上⼟⽣⼟长起来的⼀个民族,七世纪初,吐蕃王朝建⽴,标志着吐蕃民族的正式形成。在以后的发展中,吐蕃⼜先后融合和同化了许多部落和民族,壮⼤了⾃⼰的民族成分。隋唐时期,吐蕃兼并吐⾕浑国进⼊青海。
此后,⼤量的羌⼈、吐⾕浑⼈和唐⼈等融合到吐蕃族中,形成了青海吐蕃⼈,随后形成了青海藏族。元代以后,⼜有许多西藏⼈定居青海,壮⼤了青海藏族的势⼒。⾄明代,青海藏族完全形成,定居在青海⼴⼤地区。“吐蕃”作为民族名称,在历史上⼀直沿⽤,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统⼀命名为藏族。解放前,
青海藏族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有⽟树25族、同仁12族、化隆上10族、环海8族、果洛30族、湟中的申中6族、⼤通的⼴慧寺5族、门源的仙⽶寺6族等。新中国成⽴后,这些原始部落制和封建的千百户制度即被消除。青海藏族居住的地⽅,⼤都在海拔3000⽶⾄6000⽶的⾼寒地区,所以被⼈们称为“⾼原上的强者”。藏族的居住因地⽽宜,各不相同,以游牧为主的藏族⼀般都住⽤⽜⽑织成的⿊⾊的藏帐中,个别地⽅也住⽤毡做的毡房⾥。帐房结构简单,轻巧⽅便,中间⽤⼀根长⽽细的⽊梁,两头⽀上⼋根短⽽硬的⽊杆,四周再架⼏根⼩柱,然后将⽜⽑帐搭在上⾯,周围⽤⽊桩钉在地上即可。这种帐房⾬⽔不渗,风雪不侵,冬暖夏凉,宜于搬迁,是游牧民族的理想住所。帐房内中央是泥巴垒成的锅灶,两侧是住宿的地⽅,⼀般是男右、⼥左,正中供奉佛像及经典,陈以铜、银制成的净⽔碗和酥油灯。待客时,男客⼀般坐右上侧,⼥客坐左上侧,主⼈坐左、右下侧,便于招待客⼈。以农业为主的藏族同汉、回、⼟族等民族⼀样,⼀般以⾃然村为单位聚居在⼀起,住居同汉族的庄廓相同,只是内部装饰、摆设略有不同。在⽟树、果洛、黄南等⼀些峡⾕地带的⼩块农业区,也有⼀种称之为“碉房”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内外墙全部⽤⽚⽯和泥巴垒砌⽽成,房屋多系两层平顶建筑,下层为⽜、马、⽺等牲畜圈和杂⽤房,上层则为⼈的住室。房屋的椽檐、窗户及⼤门,施以重彩,颜⾊鲜艳,平时窗户外挂有⽩底⿊边的帘⼦,极富民族⾊彩。藏族的丧葬是神奇的。藏族⼈家死了⼈以后,要在家中停放3—5天,请活佛或喇嘛诵经超度。安葬⽅式有天葬、⽕葬等,以天葬为主。天葬,⼜叫鸟葬。⼈咽⽓后,将其盘腿打座,双⼿合⼗,成
佛门弟⼦坐化的架势,并⽤绳索捆扎停当,⽤牲畜或⼈抬到天葬场,负责天葬的⼈,将死者⼫体迅速⽤⼑、斧分解成⼋块,⼜将⾻头剁碎,让⽼鹰、秃鸳等来啄⾷,直到全部吃完为⽌。在藏族众眼中视⽼鹰为神鸟,⼫体被鸟吃了,死者算是升天了。有些地⽅对凶杀、刑死等罪过严重的⼈,则实⾏⼟葬,意味着让死者的灵魂永在地下受罪,不得再转⽣。家⼈在服丧期间,男⼈帽⼦翻戴,⼥⼈辫上系⽩⽺⽑,在49⽇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朔北藏族乡(Shuo Bei Zang Zu Xiang)】位于青海省⼤通回族⼟族⾃治县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5千⽶。⼈⼝1.1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40%。⾯积43.7平⽅千⽶。辖阿家堡、永丰、菜⼦⼝、药匠台、⼩龙院、马场、代同庄、下吉哇、李家堡9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朔北乡,1951年改第四区第⼆乡,1952年复改朔北乡,1958年改为红光公社,次年⼜更名朔北公社,1984年改为朔北藏族乡。2006年8⽉,撤销窎沟乡,并⼊朔北藏族乡。
残阳渐逝,⾎红冲天。
半是⼣阳余光,半是狰狞⾎⾬。
是的,⾎,到处都是冷腥的鲜⾎。
整个皇宫之内,⾎流成河,⽩⽟理⽯全被洗涮成⿊红之⾊,到处是断壁残肢,⼫横⼀⽚,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为什么?”
百⾥冰左⼿紧捂着胸⼝,瞪⼤着眼睛看着对⾯⼗⽶敌对⽅处,挥⼿点兵之⼈。
那是她的未婚夫,她倾尽⼀⽣所爱之⼈。
亦是绝杀她百⾥⼀族,将她迫⼊绝境之⼈。
她不懂,为何倾尽所有的爱,换来的是百⾥⼀族的灭顶之灾。
青海 省会
台下之⼈仍是⼀⾝儒雅⽩⾐,清俊的脸上,就连平⽇⾥对她宠溺的笑容都没有变过。
冷逸⾠就这样含笑相对,却不肯多说只字⽚语。
权利?利益?
她虽是寒⽉帝国唯⼀的继承⼈,可是她早已与⾝为寒⽉帝国帝皇的外公达成协议,她与冷逸⾠成婚后,冷逸⾠为帝,她为后,她会做好他的贤内助,她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他为何要如此对她?
冷逸⾠仍是⽓定神闲的坐在不远处,⼿中的⽩⽻扇仍旧轻摇着,完全不惧百⾥冰眼中的怒意,只是仿佛没有听到她的问话般,仍⼀派温和之笑,却坚定的吐出⼀个字,“杀!”
百⾥冰怒上⼼头。
⼿中剑⽓如虹,眼看便要破势⽽出,却听到远处传来震天动地,撕⼼裂肺的愤然吼声,“冷逸⾠,我百⾥⼀族与你不死不休!”
“噗!”
百⾥冰同⼀时刻,⼀⼝鲜⾎狂喷⽽出,⼼脏之处传来剧痛。
她突的单腿倒下。
是皇帝外公的声⾳。百⾥冰痛苦的闭上眼睛。
果然,冷逸⾠在派⼈围杀她的同时,也对她的皇帝外公与其他族⼈动⼿了,看来百⾥⼀族今⽇恐怕难逃灭族之祸了。
她看着惜⽇对她呵护倍⾄的爱⼈,指甲恨得深⼊掌⼼,却感觉不到半丝痛意。
⾎阳残光,打在百⾥冰的脸上,映红了她的眼,也⾎洗了她的⼼。
“冷逸⾠,你借我⽣⾠之名,将我百⾥⼀族全部聚此,竟是为了灭我全族。
你可知欺我百⾥者,杀⽆赦。”明明落在下风,却仍是⽓度⾮凡,那轩昂之姿,百分不输男⼉。
百⾥冰冷⾯肃⽬,冷冷怒视着冷逸⾠。
天⾊瞬间黯然,⿊云密布,邪风四起,所有天地剑⽓从四⾯⼋⽅汇集于百⾥冰⾝上,她的剑⼒更胜之前。
冷逸⾠前密密⿇⿇的⾼⼿执剑相护,可他仍然感觉到了百⾥冰⾝上所散发的凛冽剑⽓。
他笑容未变,眼神却⼀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