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话的来历和语言特
武汉话的来历和语言特
武汉方言,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常年生活在武汉的人可察觉出这些细微的差别:最正宗的武汉话为汉口方言;最不标准的武汉话为青山话;最"弯管子"的武汉话为武汉/广州军区普通话;最混杂的武汉话为大专院校内使用的南腔北调的类似普通话的武汉话。
【典型词汇举例】
你黑我
意即你吓我。此处黑读核之2声。"黑"同"吓"。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歇后语:非洲伢的爸爸—黑(吓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黑(吓hé)老子一跳
挑土
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
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音同“冒”)戳出么名堂";
擂肥
"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
"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为威胁。
"擂肥集团"意思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肥"。
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
武汉话是么回事
“武汉人不讲武汉话讲么事咧?”武汉人说武汉话天经地义,很少有人会去追问武汉话的起源。其实,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武
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武汉是一个移民城市,,南来北往的人很多,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口语作为交流的标准,就这样,以武昌官话为基础,再在汉口与各种语言'杂交’,武汉方言就产生了。”著名评书艺术家何祚欢道出武汉话的来历。
何祚欢说,武汉话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汉口和北京、佛山、苏州四个地方成为全国四大物资集散地;二是近代以来,张之洞督鄂的18年间,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商业的流通带来了文化的吐纳,南北文化在此融合,不仅锻造出心直口快、热情细腻的武汉人,也逐渐历练出一套极富个性的汉派方言,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1949年前,汉正街、花楼街一带是武汉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武汉话最正宗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南来北往的人最多,他们在这里求生计,当然要学说武汉话,同时他们也影响了武汉话的发展。”汉正街和花楼街正是武汉最市井的地方,难怪武汉话少了几分咬文嚼字的绉绉之感,多了几分直率的铿锵烟火气。
“地道的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表达的是地域特点和地方性格。武汉话特别能显示武汉人的热心快肠和急性子。”何祚欢如是说。
汉腔汉调
有人说武汉方言差一点被法定成普通话,有人用汉腔来编排电视剧,有人在挖掘汉调曲艺,其心在于与时下流行的津腔川调一争高低,捍卫本土的方言文化。
可惜使用武汉方言的人越来越少,用汉腔演绎的电视剧时不时让人产生哭笑不得的感觉。
说到语言腔调,应该追索到人类产生语言的蛮荒时代,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不同的生产交流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语音特点。
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不会有语言障碍。
武汉当年是湖区,多数人必定靠湖而生,采摘莲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回来奇楼(吃肉)……”,率直响亮。
所以在汉腔里,形成了三大方言特: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即便是武汉的近邻荆门等地区,卷舌音都相当厚重。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武汉语音中可以清楚分出五个声调,可是没有轻声。而是在三声调旁边加了一个调,比如“污、物、武、吴、误”这五个字的字音,武汉话区分的非常清楚,在北方话里,“武吴”分不开。音阶多可以使得音丰富,可是没有轻声调,又使得语音过硬,。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只是从语音上看武汉话,不敢有太多的恭维,更不谈过多的“个班马”“个**”等不雅的口头禅。
也许,汉腔汉调真的不值得发扬光大。
按中国的方言划分系统来说,武汉方言还是属于北方方言的。北方方言是指除了:赣方言(分布于赣南),客家话(闽西,赣南,粤北),粤语(广东),吴语(皖南,浙江,上海),湘方言(湖南)闽方言(福建,台湾)的方言。
武汉话绝对值得武汉人为之自豪。
说起武汉话,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金黄焦脆的面窝油条、泽光鲜诱人的豆皮、洁白晶莹馅多皮薄的烧麦、清甜解暑的绿豆汤和武汉人百吃不厌的热干面,还有肆无忌惮的扯嗓子骂街与酷暑热浪中打着赤膊捏着酒瓶在大排档里旁若无人地咵天的碘肚大汉。。。。。。也许武汉话的粗粝、豪爽、不拘小节很难与高大上联系起来。但是,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最寻常不过的很多习语、短语,却有着不小的来头、高端的起源,把他们汇编缀连起来,就是一部荆楚大地的民俗史、文化史。
在此,我与大家分享我在市图书馆奋战一下午的成果,浅谈一些常用武汉话的由来与趣事。
从地理上说,武汉,位于中部地区,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人都要经过这个水陆交通便利的重镇,无论是战乱年代的北伐南下、难民逃荒还是和平岁月的贩夫走卒、商行天下、走南闯北,都在这座城市里留下过永不磨灭的影子和深深嵌入泥土的脚印。倘若我们静下心来,就能听到拍案涛声中祖先的呼唤,岁月的回响。
普通话的来历
首先,有的武汉方言来自于在普通话里已经不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文言词汇及用法。
比如,1.令大家又爱又恨的心里知道听了烦的“滴沰”(唠叨),其实di-duo这个词的来头还真不小,《说文》:“滴,水注也;俗称一滴曰一涿,音如堵(du)即此字也,又作沰。”而这个词的古代含义是拟声,形容雨下得声音:《汉语同源字丛考》:“谓雨声滴沰也。”武汉人用雨落下的滴滴答答的声音形容不停重复地没完没了的让人心烦的唠叨,于是就有了“滴沰”这个用法。
2.还有“尖板眼”,意思是奇巧的、新鲜、难得一见的事物,板眼原是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合称“板眼”。明杨慎《丹铅总录·物用·鼓刀中音》:“庄子谈庖丁解牛处云:‘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者,鼓刀之音节合拍也。刀声亦合乐府之板眼。” 明王骥德《曲律·论板眼》:“古拍板无谱,唐明皇命黄幡绰始造为之。牛僧孺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