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评介
普通话的来历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评介
作者:耿佳
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10期
    [摘 要] 《汉语音韵学常识》是唐作藩先生一本普及音韵学常识的著作。这本书虽然只有86页,但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音韵学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了音韵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普通话语音系统来源等等。此书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而且还在日本出版了日文译本。可见,在普及音韵学常识方面这本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书有显著的四个特点值得关注,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特点对《汉语音韵学常识》作一个简要的评介。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常识; 特点; 评介
    [中图分类号]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0-0091-02
    《汉语音韵学常识》初版于1958年由上海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一年后,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后又经上海教育出版社多次再版。1978年由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出翻印版。1962年、1979年日本先后出版池田武雄和本桥春光两种日本译本。从此书不断再版和在他国流行的事实可以看出,此书不仅在中国大陆,乃至香港地
区和海外都有不小的影响。由此可见,《汉语音韵学常识》在普及音韵学基础知识方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成果显著,音韵学方面的普及性著作更是多如牛毛,这本书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被这么多的人喜爱和接受呢? 我认为这与这本书的特点有关,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内容编排合理,既全面丰富又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对音韵学略微有一些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音韵学例来被称为“绝学”。我想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语音确与古代语音有较大的差别,学习时往往感觉到有很大困难。且现代语音描写的方法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描写语音有音素、音节等概念,还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做参考,但因过去没有这么先进的描写方法,音韵学中又滋生出如反切、韵图、等韵学等难于理解的概念,令人望而却步。二是音韵学本身确实有一些难于学习的方面,比如古韵的分部、三十六字母、等韵图等等,往往学习起来让人感觉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汉语音韵学常识》就是为普及音韵学基础知识、破除对音韵学是“绝学”这种误解所作的一本音韵学小册子。所以书中开篇绪论第一节就说道:“……旧的讲音韵学的书往往讲得很玄妙,使初学的人越弄越糊涂。‘五四’以后,我国学者利用了现代语言科学的原理,对音韵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并且大大地超越前人。但是在他们写的一些阐明音韵学的著作中,有的还嫌专门一些,有的文字比较深奥,所以初学者还是看不大懂,往往望洋兴叹,甚至一提起音韵学就有点害怕……本书就是试探用比较浅近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一些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引导初学者步入音韵学的大门。”
    这本书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首先在内容的编排上作者是下了很大工夫的。摘要中我们说过,这本小册子正文只有86页,这在音韵学的著作中算是十分精简的了。音韵学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众多,要在如此繁杂、庞大的资料库中选择出音韵学必须要明确和了解的基本问题,是十分不易的。唐作藩将全书分为了绪论、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以及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来源六大部分,基本上涵盖了音韵学研究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十分全面。而在阐述具体问题的时候,又显得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对于相关的一些不作基础知识重点谈的问题,只做简要提及,不作长篇大论。比如绪论第二节阐述音韵学作用时,最后一段提到音韵学对于研究古典文学、字义考证都有帮助,与历史学、文学也有密切关系,但没有详谈。再如第二章第七节谈到反切时,对反切之前的注音方法,如直音法、“读如”“读若”法只做了简要提及,重点还是放在了反切上。由此可以看出在内容的编排上,《汉语音韵学常识》既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又兼顾了内容全面丰富,十分合理。
    二、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唐作藩先生在绪论中说“本书就是试探用比较浅近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一些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其实,音韵学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不好把握和理解,因此唐作藩在编写音韵学著作时一直致力于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相对复杂的音韵学概念和问题讲清楚。这一点我们从学习《音韵学教程》一书中也能略知一二。唐作藩对于一些概念并不纠结于文字解释,往往举最简单的例子让读者一目了然。比如第二章第一节解释音素时,举了“拉”la这个音至多只能拆分成l和a两个,不能再分,因此l和a就是两个音素;再如
第二章第二节解释“双声”“叠韵”时,用“仿佛”“蜘蛛”等词语解释什么是“双声”,用“葫芦”“泛滥”等词语解释什么是“叠韵”。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解释方法使得那些之前对音韵学完全没有了解的人,读来也能了解大概。我想这一点是《汉语音韵学常识》能流传如此之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贯通古今,立足现代
    唐作藩在介绍音韵学常识时,并不局限于传统音韵学,而是与现代语音学相结合来阐述音韵学常识。阐述概念时,往往从现代入手,然后再说传统音韵学的不同之处。如第二章第三节说到发音部位时,先阐述了我们现代普通话辅音按照发音部位不同所分的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然后再说传统音韵学多出的两类(舌叶音和喉音)。再如第二章第六节说到声调时,先说现代汉语声调的分类(高平、高升、低升、全降),之后说到了调值调类,最后又说到音韵学上的“四声”(平、上、去、入)。而且唐作藩在比较过去和现代不同之处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把二者割裂开来。比如在第二章第三节阐述传统音韵学“七音”的概念时,将它们与现代普通话发音部位的对应关系一一呈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二者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一点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来源)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一章介绍了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来源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对比了现代普通话与《广韵》、《中原音韵》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的不同。《汉语音韵学常识》在介绍传统音韵学常识的同时,又兼顾了现代语音学知识的普及,不能不说是贯通了古今。
    但在古代和现代的偏重上,唐作藩又主张重点着眼于现代去研究音韵学。他认为学习音韵学除了对学习以前的知识有用,更重要的是对于现代汉语有意义。他在绪论第二节中说:“今天我们学习音韵学,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欣赏古代的韵文,接受文化遗产之外,还有更重大的意义,那就是为了建立汉语的历史,寻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目前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文字改革及方言调查的工作。”他在后来所著《音韵学教程》的绪论第二节中也说道:“我们学习音韵学的目的总的来说是古为今用……”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过去已然过去,如果研究一门学问不立足现代、不从现代出发,把重点仅仅放在它对古代如古代文学、古典文献等的作用上,那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四、在阐述名家代表性观点的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音韵学中的很多问题,例来都有争议。对于这些分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学者倾向于只把问题提出来,让读者自己思考,并不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有的学者则在各名家观点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述原因。前一种处理方法如陈复华主编的《汉语音韵学基础》。在谈到《广韵》音系的性质时,他说:“比如《广韵》的性质问题,也就是说《广韵》系统是不是真正能够代表汉语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呢? 这个问题在音韵学上向来就有过不少争论……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准备在这里作详细介绍。”这种处理方法可能是基于在汉语音韵学普及性著作中提出各家和自己的看法,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危险,这对于刚刚迈入音韵学大门的初学者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但唐作藩先生倾向后一种处理方法,比如还是在《广韵》音系的性质问题上,唐作藩先是把前人的两种观点摆出来:一是认为这个系统确实代表
一种方言,就是隋唐时期首都长安的实际语音;另一种认为当时一个方言里不可能那样复杂,有那么多个韵,这个系统是《切韵》作者陆法言等根据古音和各地方音制订下来的一个空架子。唐作藩首先认为“后者的意见是比较对的,因为《切韵》的制作本是前有所承的”。但是他同时认为,“如果一部韵书一编定出来就完全脱离实际语音,那就毫无指导作用可言。所以把《广韵》理解为完全由主观决定的一个脱离实际语音的空架子那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广韵》这个系统大体上根据某一个具体语音系统(比方洛阳方言,可能它就是当时共同语的基础)再参照古音和方音制订下来的……显而易见,这个系统并不能代表当时洛阳(或长安)的实际语音,它只是一种书面的语音系统,适合于当时的各地方言”。难能可贵的是,唐作藩先生提出自己观点的时候,能突破前人已有观点的桎梏有所创新,但又有理有据、简单明了,让人易于接受,不至让人觉得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从而产生不能理解之感。
    综上,《汉语音韵学常识》因为内容编排合理全面,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语言平实,深入浅出;贯通古今,立足现代;在阐述名家代表性观点的同时又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四个显著的特点,让《汉语音韵学常识》屹立于音韵学普及性著作之林,直至21世纪还在再版和传播。它对于想要学习音韵学或是刚刚了解音韵学的人起到了很好的知识普及作用,十分值得一读。相信在当今国家重视古籍、重视国学的大背景之下,《汉语音韵学常识》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音韵学。
    【参考文献】
    [1]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M].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2.
    [2]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复华.汉语音韵学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