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练习
一、《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提各章概述:
第一章 探寻红中国 讲述作者对红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 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 长征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生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 红星在西北 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 同红军在一起 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红军在一起(续) 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讲述红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
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世界 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填空题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 美 国著名记者 埃德加. 斯 诺 的不朽 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3、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 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红星照耀中国》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6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打土豪要归公
7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周恩来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 ,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八一南昌起义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5.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窑工 徐海东 ;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 徐特立 ,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 ,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6、《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于1937年在 伦敦 首次出版,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7次,销售10万册以上。
7、《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意思重大。首先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其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最后,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最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 头带羊角帽的半身像。
8、《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人物的真实性(真实人的种种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
叙事结构的真实性(全书是按作者行程见闻,以时间为序)、对比手法的运用、整体环状结构(白区-红区保安-红军前线-再回保安-回到白区(西安))。
9、《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家红军 长征 经过,并重记叙了强渡大渡河 、 过大草原 等艰苦英勇的事迹。
二、选择题
1. 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 、51周年B 、61周年C 、71周年 D 、81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
A 、五四运动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
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
“这场军事”是指(B)
A 、八一三事变B 、西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D 、七七事变
10.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B )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11. 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D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2.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D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三、简答题
1、 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2、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渡过24 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 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 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周恩来是斯诺 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答:1937年10月,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5、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