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淮南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
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团结。
13. 对第③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B.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14.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团结”?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A
14.作者选择了皇帝、大臣、平头百姓、知识分子这几类人作为例证。这样写可以多层次、多侧面地阐明“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道理适用于一切人
15.(1)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样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创造和谐环境;有利于社会团结。(意思对即可)(2)示例:虽然人生不完满,但我们要不怨天尤人,正确面对;要积极进取,努力上进;要享受过程,把不完满变得相对完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
钟观光,中国教育会的主要成员,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17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
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南制造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他又专程赴沪学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茏,诱发了他对植物
学的浓厚兴趣。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从此,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
缘。
1915年,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并铺路修桥。1956年由他的儿子钟补求将"师藏楼"中所藏十几柜蜡叶标本、手稿和书籍全部无偿地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蔡元培就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钟观光因偶来北京,被聘为生物系教授,不任课程,筹建标本馆。这给了钟观光考察、采集和研究植物的良机,他感到非常兴奋,虽
已年近半百,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出誓言:"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不负
众望。"
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北起幽燕,南至滇粵,足迹遍及11个省区。他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1.6万多种,共15万号,海产、动物标本共500余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300余种。1924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我国著名
蕨类植物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难,后又被迫携带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标本南撤。在战乱中,他的许多重要书籍、著作、手稿、日记损失严重,在北平留
下的好几大箱书籍、资料后来又被国民党军队当作废物垫在碉堡里,使他的多年心血凝成的结晶毁于
一旦,令人痛心疾首。钟观光回到故乡后,继续孜孜不倦地对古籍记载的植物进行考证、疏释和续写《本草疏证》。但苦于资料缺乏,研究工作难有很大进展,许多疑义之处只能"臆为论断"。他不得不
叹惜:"非俟难平之后,不能为力也。"然而日本侵略者妄图尽快亡我中华,形势愈趋紧张,南京、杭州失守,宁波岌岌可危。钟观光心伤国难,万分痛苦。1940年7月,日寇首次在镇海登陆,同年9月30日,这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著名科学家,在忧伤中去世,享年73岁。
【相关链接】
钟观光是早期的一位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者,他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民教育入手不为功",因而
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
文化运动迅速发展。为此,1938年钟观光七十岁生日时,镇海县长张感尘送"乐育英才"木匾以褒奖他对地方教育事业的贡献。
(摘自陈梅龙《著名教育家钟观光先生传略》)
钟观光先生曾花费很多精力从事古书中植物学名的考证工作。他反复阅读《毛诗》《尔雅》《离骚》等古代名著并详为笺注,对146个科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把《诗经》
《易经》《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的植物,按国外植物学原著,进行分种、分属检索,还对文献引证、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逐一地考证、修改、补充和注释,整理分辑成册,写出约150多万字的毛笔手稿。
(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李丽云)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钟观光学习刻苦,他在私塾读书时,因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曾把自己的腿与桌腿绑在一起以苦读,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
B. 钟观光是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他矢志学习理化,后研究兴趣转移,但"以科学为
强国之根基"的理念始终未变。
C. 钟观光先生乐于奉献,应邀在岳麓讲学期间,于长沙筹建了"师藏楼",之后其子将该楼所藏无偿献
给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D. 历时四年,钟观光不负所托,采集并制成大量标本。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的第一个生物标本室,其中的标本就是由他采集而来。
5. 文章为什么要写钟观光早年接受旧学教育的经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怎样理解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B
杭州职业高中
5. ①钟观光早年已养成勤奋好学的品性,这使得他能在科学研究上呕心沥血,持之以恒。②受旧学影响,他17岁即精通诗、词、文、赋,这为他日后研究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早年接受旧学,目睹清朝腐败,深知恃旧学难以御侮,故转变思路,以科学为强国之根本。
6. “与民偕乐”,是一种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爱国情怀,突破一己之成就、幸福.而追求惠泽广大民众的奉献精神。体现:①清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钟观光深感痛心;日寇人侵,国土沦丧,他心伤国难。②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以科学之力强国强民。③兴办学校,请人讲学,倡导劝学.放足运
动,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以开启民智。④铺桥修路,以个人所有回馈社会。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 选项“他在私塾读书时,因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曾把自己的腿与桌腿绑在一起以苦读,被人们谑称
为‘缚足秀才’。”错误,根据原文“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可知,是在“钟观光考中了秀才”的时候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C选项“应邀在岳麓讲学期间,于长沙筹建了‘师藏楼’,”错误,根据原文“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并铺路修桥。”可知,是在“其间他曾返
回故乡”时筹建的,而不是“应邀在岳麓讲学期间”。D选项“其中的标本就是由他采集而来。”错误,由原文“,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可知,是“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所以不是“标本都是由他采集而来”。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分析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看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看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根据原文“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光阴,自缚
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可知,钟观光早年已养
成勤奋好学的品性,这使得他能在科学研究上呕心沥血,持之以恒。由原文“17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 ‘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可知,受旧学影响,他17岁
即精通诗、词、文、赋,这为他日后研究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原文“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
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 ‘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 ’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
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可知,他早年接受旧学,目睹清朝腐败,深知恃旧学难以御侮,故转变思路,以科学为强国之根本。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重要词语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其次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还可以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等理解词语的含义。由原文“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可知,“与民偕乐”,是一种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富足
的爱国情怀,突破一己之成就、幸福.而追求惠泽广大民众的奉献精神。由原文“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可
知,清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钟观光深感痛心;日寇人侵,国土沦丧,他心伤国难,这些体现了他的
追求。由原文“1931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可知钟观光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以科学之力强国强民。由原文“因而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可知,钟观光兴办学校,请人讲学,倡导劝学.放足运动,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以开启民智。由原
文“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并铺路修桥。”可知,钟观光铺桥修路,以个人所有回馈社会。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所做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勾陈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
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士大夫的文学传统;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姚华《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马里扬对其研究有非常自觉的反省,《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的出版为宋词研究另辟蹊径。
C. 虽说研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作者自谓《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并不直接探索它。
D.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除了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外,也是一种批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篇书评,本文揭示了《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出版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学术价值等。
B. 文章通过深入比较“外缘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概念的异同,以此阐明“镶边”的内涵。
C. 文章以农民耕种为喻,说明了马里扬整理文献的耐心细致,显得尤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 文章从考证功力和揭示、阐明文学本质问题两个维度,对马里扬学术探索作了高度评价。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不仅表现在学术界关注以往无人关注的领域,而且表现在少数研究者作出了新的尝试。
B. 外部研究与外缘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且其研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C. 说马里扬“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因为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考据工作占据《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的主体,最能体现其研究功力。
D. 研究宋词,做到“词外求词”,关注士大夫的文学传统和诗乐的文化传统,就能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也是一种批评”将或然变为必然。原文为“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故选D。【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文章通过深入比较“外缘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概念的异同”说法错误,文章只是比较了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没有比较相同之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到
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项,“这不仅表现在学术界关注以往无人关注的领域”说法绝对,原文说“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B项“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张冠李戴,原文说“外缘研究┄其意图在于┄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D项,“做到“词外求词”,关注士大夫的文学传统和诗乐的文化传统,就能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说法绝对,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故选C。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参考答案:
3、A(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莫能名:没有人能够说明白)
4、B
5、B(主要表达作者对求思的理解,而非钦慕和自责)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23.补充画横线的句子。,(1分)
24.分别概括景春和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结合文段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分,写对两句得1分,写对一句不给分)
24.景春认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就是男子汉大丈夫。(1分)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胸怀天下,不畏强暴,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答到其中一点就给1分)
赞同孟子的说法。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品格,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2分)(共4分)赞同景春说法的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