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时间观念
作者:***
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0期
【摘要】: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对时间的理解也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因为时间观念不同而产生交际障碍,这主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本文主要是从东西方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时间观差异的原因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减少东西方文化交际障碍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时间观差异 文化 策略
一、引言
当人们谈到交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语言的交际。然而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语言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非语言交际。这其中包括眼神、手势、身姿、服饰打扮、与讲话人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对空间的利用等等。Malandro和Baker把非
语言交际界定为“个人发出的很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马兰德罗、巴克,1991:9)。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时间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对时间的理解也不同,对时间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时间的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预定在七点开始的活动,如果七点是“准时”的话,在英国和北美正式的约会必须准时到达,最多不能超过预定的5分钟,而在阿拉伯国家迟到15分钟仍属于正常范围。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人们对时间仍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时间观念就有所不同,北方人往往早起早睡,而南方人往往睡得比较晚。当然,除了地理环境的因素,还有个人习惯作息等因素。同样,乡村和城市的时间观也不同,乡村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而城市的上班族的时间观念很强。二十大开闭幕时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