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桂林旅游景点翻译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桂林旅游景点翻译
桂林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桂林因“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因此,国内外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促使旅游业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在入境旅游接待中,外国游客占到63%(《桂林日报》2008年1月18日第005版)。那么旅游材料的英译该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景点介绍和吸引游客的目的?笔者试图运用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ie),分析该理论在桂林旅游景点的英译中的指导作用。桂林必去的景点
功能目的论简述
功能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塔琳娜·莱思、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卡塔琳娜·莱思是该学派的创始人。她于1971年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她首先提出了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张沉香,2007:13)。她的学生汉斯·费米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创立了目的论,为功能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活动,是一种目的性的行为活动,是一种
建立在原语文本上的翻译行为(马艳,宋乃康,2008:247)。
功能目的论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卖性法则。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此处目的可以有三种理解:译者翻译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依靠某种特殊翻译策略要达到的目的(Nord,2001:27-28)。连贯性法则指泽文需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有文化以及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译文将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势则有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必须服从目的法则。
此后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诺德还提出了“功能加忠诚”观点,阐述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的忠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