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本章的内容对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考虑到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且大多为会计学的初学者,因此,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与会计核算相关的理论问题,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构成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
1、明确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任务
2、理解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本章的内容对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考虑到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且大多为会计学的初学者,因此,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与会计核算相关的理论问题,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构成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
1、明确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任务
2、理解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
本章的教学形式:
1、讲授:5小时
2、课堂讨论:1小时
三、讲授的主要内容
1、讲授:5小时
2、课堂讨论:1小时
三、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管理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是辨证的统一。
会计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管理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是辨证的统一。
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等表现为一定数量物质资源的资产,企业为取得资产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使用资产而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和二者比较的结果。因此,会计的对象可以被归纳为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我国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通常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会计衡等式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的任一时点,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业务活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等表现为一定数量物质资源的资产,企业为取得资产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使用资产而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和二者比较的结果。因此,会计的对象可以被归纳为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我国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通常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会计衡等式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的任一时点,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业务活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会计学专业课程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我国会计界公认的会计核算前提有4个,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13项。我们可对其按以下标准作进一步划分: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2、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包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财产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3、修订性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我国会计界公认的会计核算前提有4个,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13项。我们可对其按以下标准作进一步划分: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2、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包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财产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3、修订性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四节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
一、会计确认与计量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可分为初次会计确认和再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是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可分为初次会计确认和再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是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而确认、计量的结果需要通过必要的载体来反映,因此会计确认、计量都包括在会计记录之中。
二、会计记账
此处的会计记账就是我们一般称谓的会计核算方法,亦即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反映所采用的手段。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就其会计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有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三个环节。
四、思考题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会计的本质是什么?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会计六要素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会计记账
此处的会计记账就是我们一般称谓的会计核算方法,亦即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反映所采用的手段。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就其会计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有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三个环节。
四、思考题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会计的本质是什么?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会计六要素的定义及其特征。
5、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哪些情况下会对会计平衡公式产生影响?
6、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
7、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8、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有关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9、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的修订性原则。
10、什么是会计的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会计记账的步骤有哪些?
五、参考书目
1、《会计学》(第一章)阎达五、于玉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出版;
2、《初级会计学》(第一章)(修订版)朱小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出版。
6、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
7、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8、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有关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9、简要说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的修订性原则。
10、什么是会计的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会计记账的步骤有哪些?
五、参考书目
1、《会计学》(第一章)阎达五、于玉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出版;
2、《初级会计学》(第一章)(修订版)朱小平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出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