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案大班(通用12篇)
地震教案大班(通用12篇)
地震教案大班 第1篇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核心经验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准备
    1、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2、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PPT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二、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三、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四、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五、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
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玉树地震时间
    活动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我们记忆深刻。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地震教案大班 第2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