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诗词歌曲《一饮尽千钟》
作者:高梦琪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5期
作者:高梦琪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古典诗词歌曲《一饮尽千钟》的音乐本体和演唱分析,显示古典诗词歌曲的在当下的活力,呼吁人们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古典诗词歌曲;《一饮尽千钟》;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古诗改编的歌曲14-0010-01
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当代作曲家以中国古代诗词为基础,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而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声乐体裁。古诗词艺术歌曲大多数都是由古诗词直接谱曲,旋律抒情委婉、抑扬顿挫,大多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使得作品更具民族韵味。古典诗词歌曲具备中国古诗词和音乐两重文化属性,必然拥有同其他声乐体裁不同的风格特点。古诗词歌曲可能不比传统民歌的地方风俗,不比美声艺术歌曲的高超技巧,也不比通俗歌曲的时代风貌,但是它不仅拥有这些歌曲体裁的艺术精髓,更拥有它们所没有的古典韵味和含蓄意境。所以,演唱古典诗词
歌曲不但要求演唱者具有高超的声乐技巧,还要求演唱者具备高深的艺术鉴赏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创作背景
《一饮尽千钟》词取自元代著名词人萨都剌所作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
2012 年年初,徐州在努力打造“舞动汉风”的文化品牌,着重推介为徐州城市推荐歌曲,作为反映汉代恢宏历史、民俗风情的大型音舞诗剧《汉风华章》的序曲。徐州城市推荐歌曲创作智囊团集体研究,选用元代词人萨都剌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作为城市推荐歌曲的词,并两次上京拜访谷建芬老师,谷建芬被徐州创作城市推荐歌曲的由来和意图以及选用古诗词为词的用意打动,于 2012年 6 月初专程来到徐州创作采风,参观了汉文化景区、珠山景区、市规划馆、戏马台、燕子楼、民俗博物馆、彭祖园、云龙湖、名人馆、胡琴艺术博物馆等地,亲身感受彭城的沧桑古韵和当地人的热情豪放。回京后,谷建芬激情难耐,很快就投入创作并完成谱曲工作,将她对所见所闻的感悟,和徐州历史文化所激发出的灵感,通过旋律的形式细腻的表达出来,并与古诗词完美地结合,不仅描绘了古徐州的文化底蕴,更是
将古诗词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