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制作》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修读学期 | 第3学期 | 制订时间 | |
课程代码 | 课程学时 | 36 | 课程学分 | 2 | |
课程类型 | B类 | 课程性质 | 选修课 | 课程类别 |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
合作开发企业 | 无 | ||||
执笔人 | 合作者 | 审核人 | |||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一门餐饮方向选修课程。该门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采取项目化课程方法,培养学生规范、卫生、安全的职业素养,咖啡基础的操作技能。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意式咖啡机操作技巧,基础咖啡饮品制作技巧以及基础手冲咖啡冲煮手法,为后续持续性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及行业人才发展需要,结合行业、院校大赛咖啡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以咖啡饮品的主要类别(意式咖啡、手冲咖啡)进行课程模块划分,根据使用的广泛度、操作的难易度以及覆盖面的广度,课程侧重于意式咖啡的学习与制作,手冲咖啡个性化较强,变量复杂,不利于操作的统一性,故手冲咖啡模块定位为进阶阶段。不做过多技术要求。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小组竞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在咖啡实训室中深入学习并掌握咖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规范、卫生、安全的职业素养,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
三、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具备意式咖啡、手冲咖啡制作的基本能力、咖啡品鉴的基础能力,为后续可持续性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1.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职业视野;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职业礼仪;
●培养搜集获取信息,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逻辑及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良好的规范意识;
●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
●培养良好的卫生、安全意识;
●开展团队合作,进行任务分工,培养合作意识。
2. 知识目标
●了解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掌握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品种及特点;
●掌握咖啡果实结构及常见初处理方法;
●理解咖啡豆烘焙、研磨及萃取过程;
●掌握影响咖啡萃取的因素;
●掌握意式咖啡机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清洗及保养方法;
●掌握奶泡打发的四阶段及技能要点;
●掌握Espresso的萃取过程。
●掌握常见意式咖啡饮品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掌握手冲咖啡的基础冲煮手法。
3.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理解咖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能够正确区分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
●能够正确区分新豆、老豆、生豆及羊皮纸咖啡豆;
●能够正确区分日晒法、水洗法、蜜处理及湿刨法;
●能够正确使用意式咖啡机及配套器具;
●能够正确清洗和保养意式咖啡机;
●能够正确进行奶泡打发;
●能够正确萃取Espresso;
●能够正确制作意式咖啡饮品及手冲咖啡饮品。
四、课程典型工作任务
1. 咖啡基础知识:了解咖啡起源及发展历史;了解咖啡豆主要产地、品种及特点;掌握咖啡豆常见的初处理方法;掌握咖啡豆烘焙、研磨、萃取过程。
2. 意式咖啡制作:熟练使用意式咖啡机进行Espresso的萃取及奶泡打发;规范进行意式咖啡饮品Espresso Con Panna、C酒店管理专业怎么样offee Latte、Cappuccino的制作
3. 手冲咖啡制作:认知手冲器具;了解虹吸壶的使用方法;掌握法压壶、爱乐压的使用方法;掌握三段式注水方法。
五、课程整体设计
本课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餐饮人才为导向,在课程整体设计中,侧重于使用广泛、操作性强的意式咖啡,从基本操作技能点出发,连贯成咖啡饮品的制作流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课程整体设计表
序号 | 学习单元 | 学习任务或项目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咖啡基础 知识 | 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咖啡豆产地、品种、初处理方法 咖啡豆的烘焙、研磨、萃取 | 6 | 0 |
2 | 意式咖啡 | 意式咖啡机基础认识 奶泡打发 Espresso的萃取 意式咖啡饮品制作 | 0 | 26 |
3 | 手冲咖啡 | 有压式手冲器具的认识及使用 无压式手冲器具的认识及使用 | 0 | 4 |
课程学习总学时 | 6 | 30 | ||
六、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学习单元名称:咖啡基础知识
目标与任务 | 1.目标:了解咖啡起源与发展;掌握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品种及特点;掌握常见的咖啡豆初处理方法;掌握咖啡豆的烘焙、研磨、萃取过程。 2.具体任务:能够区分咖啡豆不同的处理方法; 能够说出影响咖啡萃取的要素,及影响方式。 | ||||
学习方法 | 课堂教学中采用教授法、案例分析法及小组学习法等方法,并综合利用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混合式学习法。 | ||||
学习重点 | 学习重点:咖啡豆的初处理方法。 学习重点突出办法:借助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处理法的流程;根据咖啡豆的果实结构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讲解;归纳总结不同处理法的异同。 | ||||
学习难点 | 学习难点:咖啡萃取的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突破方法:讲解萃取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萃取的因素;与日常事物产生关联,形成变量联想;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 ||||
组织实施流程 | 1.教师结合教学视频、图片讲解咖啡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 2.教师结合教学视频、图片、实物讲解咖啡豆产地、品种及初处理法; 3.教师结合教学视频,图片、实物讲解咖啡豆的烘焙、研磨及萃取过程; | ||||
学习场地与设施 | 教室与咖啡实训室配合进行授课。 | ||||
学生知识与技能准备 | 对咖啡文化的基础认知;对咖啡类别的基础认知。 | ||||
学习资源准备 | 教师准备相关教案、视频辅助材料及实物。 | ||||
学习考核与评价 | 书面作业考核,教师评价 | ||||
学习任务或项目 | 素质目标 | 知识内容 | 能力目标 | 理论 学时 | 实践学时 |
1.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 1.了解咖啡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2.用可持续眼光去看待咖啡的发展。 | 1.了解咖啡的起源地; 2.了解咖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 1.能够理解咖啡的发展路径; 2.能够理解咖啡与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 2 | 0 |
2.咖啡豆产地、品种、初处理方法 | 1.逐步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逐步培养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 1.掌握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品种; 2.掌握咖啡果实结构及初处理方法。 | 1.能够正确区分不同品种和类别的咖啡豆; 2.能够正确区分日晒法、水洗法、蜜处理及湿刨法。 | 2 | 0 |
3.咖啡豆的烘焙、研磨、萃取 | 1.理解咖啡豆烘焙的过程; 2.掌握咖啡豆研磨的过程; 3.掌握咖啡萃取的过程。 | 1.能够区分烘焙过程中的八阶段; 2.能够正确描述磨豆机的基本结构; 3.能够说明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方式 | 1 | 0 | |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 6 | 0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